更新时间:2024-03-28 11:16
朱合华,男,无党派人士,1962年10月30日出生,安徽巢湖人,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大学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土木工程学科隧道及地下建筑方向负责人。
1979年至1983年,朱合华本科就读于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化学矿开采专业。
1983年至1986年,硕士就读于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采矿工程专业。
1986年至1989年,博士就读于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地下结构方向)。
1989年10至1992年1月,朱合华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讲师。
1992年1月至1993年6月,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教授(破格)。
1993年7月至1995年8月,在日本大阪土质试验所、京都大学作博士后研究。
1995年8月至1997年7月,任同济大学副教授、教授(1996年1月破格)。
1997年8月至2000年2月,任同济大学教授,兼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系主任。
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任同济大学教授,兼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2004年4月)、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主任。
2006年4月至2010年9月,任同济大学教授,兼土木工程学院院长;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在美国Virginia Tech大学做访问教授。
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任同济大学教授。
2012年7月,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做访问教授。
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合华创建了基础设施全寿命数据采集-处理-表达-分析-服务的数字化范式,研发出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iS3);合作创建了岩体三维GZZ强度准则,被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所推荐;建立了盾构隧道设计分析模型和服役性能的TSI评价方法,被国家和行业标准所采纳。
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朱合华出版专著8本(含科学漫画1本),发表SCI/EI学术期刊论文380余篇;主参编技术标准5部。
主要学术论文(部分)
学术著作
据2022年7月同济大学网站显示,朱合华主持3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发同济曙光软件(GeoFBA)。
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朱合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和一级学会的科技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
据2022年7月同济大学官网显示,朱合华领衔的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导师团队,已培养博士10位,硕士27位。
求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学习总能让自己与时俱进。专业的选择重要也不重要,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够努力学好,掌握自己的学习之路。
治学:治学之道始于方向。“三结合”是选择研究方向的基石,即基础与应用研究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近期与远期研究的结合。要注重学科交叉,但一定要以本学科为主;既要关注眼前的问题,也要找准未来的着眼点。
朱合华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信息集成方法的国际开拓者之一。(国际同行评)
朱合华是地下空间研究“数字化”的引领者。(上海科技报评)
朱合华是中国在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DUSE)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和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研究方向的国际著名学者。(合肥工业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