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曙

更新时间:2024-05-08 16:43

朱天曙,江苏兴化人,文学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文研院邀访教授,日本苍文篆会海外荣誉顾问,《中国书法报》学术顾问,《中国书画》专业委员会委员。历任北京语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等,多次担任中国书协、西泠印社主办的重要展览和研讨会评审委员。曾获中国文联2018年全国文艺评论啄木鸟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以及中墨文化交流贡献奖等。出版作品集和著作多种。

生平

朱天曙教授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其《中国书法史》被列入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文化外译项目一部艺术类著作,翻译成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发行。编校整理的《周亮工全集》十八册曾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2009),并得到饶宗颐、傅璇琮、来新夏、陈智超、薛永年等著名学者的肯定和鼓励。论文获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一等奖(2011)、全国第五届、第七届书学研讨会学术论文奖(2000,2006)等。2010年获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文化交流贡献专家”称号,2011年获美国佐治亚大学“中国书法贡献奖”荣誉。

学术经历

1992年毕业于江苏省高邮师范学校,主修美术专业

1996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

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文学(美术学)硕士

200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文学(美术学)博士

2006-2008年,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

研究成果

艺术创作研究

1、《朱天曙作品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2、《<中国书画>杂志提名当代名家作品集——朱天曙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3、《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新作——朱天曙卷》(荣宝斋出版社,2011年版)

4、《祝竹篆刻选》(朱天曙编,荣宝斋出版社,2011年版)

5、《温文尔雅》古代诗文册页(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

6、《荣宝斋书谱——礼器碑》(荣宝斋出版社,2014年版)

7、《朱天曙画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

1、《周亮工全集》(十八册,编校整理,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2、《鲒埼亭集批注》(清代全祖望著,陈垣批注,朱天曙编校整理,收入陈智超主编《陈垣全集》第二十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项目)

3、《近现代名家论艺经典文库——沈尹默论艺》(选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

4、《近现代名家论艺经典文库——齐白石论艺》(选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版)

5、《印说》(明代周应愿著,朱天曙编校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中国书画篆刻史研究

1、《中国书法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中文版;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中华文化外译项目英文版)

2、《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书画金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吴让之年表》(合作,广陵书社,2010年版)

4、《宋克书法研究》(荣宝斋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出版集团学术著作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5、《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6、《中华文明探微——书为心画》(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研究课题

1、《中国书法艺术》(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中华文化外译项目)

2、《清代书学文献叙录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011年一般项目)

3、 《清代书画家传记系列——周亮工、程邃、石涛等》(国家清史工程文苑传项目)

4、《“诗书画印”一体创作传统研究之一 ——书画同源:石涛》(中国出版集团资助项目)

5、《周亮工年谱》(合作)(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画家年谱大系项目)

主讲课程

中外研究生:中国古代艺术文献专题;清代艺术研究专题;中国古代书画理论研究专题;诗书画印一体创作传统研究专题;书画篆刻创作研究

中外本科生:中国书法临摹与创作;中国篆刻临摹与创作;中国画临摹与创作;中国书画篆刻史;中国古代书画理论选读

成就

品展

朱天曙教授的书画创作强调“书画印一体”、“文心诗性,书象画意”,追求书卷气、金石气和篆籀气的有机融合。发表大量书画作品、学术著作和论文,书画篆刻作品多次应邀和入选全国重要书法展、篆刻展和学术提名展,先后在全国政协礼堂、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以及南京、上海、韩国首尔、日本大阪、墨西哥、美国南卡、亚特南大等地大学和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联展和讲座,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以及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美术馆和著名藏家收藏,2008年3月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七十年代书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院书家之首;2012年8月应邀为温总理《温文尔雅》一书创作书法篆刻作品,赠世界各国元首。

作品

朱天曙教授作品集有《朱天曙作品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中国书画>提名当代名家作品集——朱天曙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 《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新作——朱天曙》(荣宝斋出版社,2011)、《朱天曙画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等。主要著作有《中国书法史》(文化艺术出版社,中文版,英文版)、《宋克书法研究》(荣宝斋出版社,2011)《印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中国书法经典名家讲座——篆书十讲》(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书画金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书为心画》(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编校整理有《周亮工全集》(十八册,凤凰出版社,2008)、《鲒埼亭集批注》(《陈垣全集》第二十册,陈智超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近现代名家论艺经典文库——沈尹默论艺》、《齐白石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2011)等。

序文选录

蒋寅《中国当代名家新作——朱天曙》序

吾友兴化朱君天曙,生于板桥故里,自髫龄知慕先贤,课读之余,性喜搦管。由汉人碑版以迄晚近名家法帖书札,莫不遍临。篆隶师汉人、清人,行草法晋人、宋人,于碑得其气息,于帖得其笔致,略窥源流升降。已而执贽于乡里名宿,转益多师,咸受心印之传。日就月将,遂娴众体,碑有碑法,帖有帖意。既壮,负笈江南、燕北,博习文史,浸淫于书画、玺印之学,论撰《中国书法史》,而终以周栎园研究取博士学位。盖君之游于翰墨也,始藉文史之学以立其基,继治金石之学以博其趣,终以兼容博取而致其成。读其画则时见书意,观其书则有金石气,玩其篆印乃益觉书卷气流行于方寸间,诚可谓镕书画印于一炉者也。昔贤论书画有作家、有士气,天曙之书画印,得士气者也。

予与君交数载,习闻其论书之旨,乃欲以汉人之朴厚与行书之流美相融,力求笔画坚浑,体势奇稳,章法变贯,而复以书卷气为文,以金石气为质,俾文质相生、书印相通,而自成一家之体。伟乎哉,吾叹其立志之高,而所期之远大也已!予惟论艺至有清,而独重淹贯融会。板桥道人诗书画印,擅四绝之名,夐乎其冠冕也。晚近以来大家,若吴缶翁、赵撝叔,若齐白石、黄宾虹,若傅抱石、胡小石、林散之诸公,莫不博学多能,诗书画印兼擅。今天曙慕其乡板桥道人遗风,承刘融斋先生之学,才足以发其趣,学足以济其才,复得执教于上庠,日讲肄于古贤之道,洵可谓才与学与地兼备者矣。苟持之以恒,日进不已,益厚殖其本根,以发抒其灵性,则他日之所成就,亦何尝不可几于古人之境,而更辟古人未有之境哉!《诗》曰:“谁谓宋远,跂予望之。”吾于君书亦云然。

今春君辑所作,或书前人诗文,或自作题跋札记,为条幅,为长卷,至册页、便面不等,多信手挥洒,寄其兴之所至,而一种尚友昔贤之幽情、俯仰古今之怀思,盎盎注流于翰墨间,非龂龂于一笔一画之工者比也。顾予尤爱其小行书,以为结体不失古意,而神采斐然,殆于四时得春气者。似良苗之怀新,饶兰卉之韶妩,内有骨而外有韵,足见学富才美,气定神闲,其襟抱风期固已迥出时流之上已。

(作者为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傅刚《北京大学湖山朗境展》序

天曙教授,余友也,欢呼女史,天曙之妻也,然则皆我苏省同乡。天曙产兴化,板桥为其乡先贤;欢呼则古彭沛人,吕氏之后也。吾江苏地灵人杰,代不乏人,湛学深思之学者、才华横溢之艺术家,比比皆有,然若天曙、欢呼伉俪驰骋于书画艺坛且享时誉者稀。嘻!书画同源,书画一心,如此玉成,岂非天作之合!

天曙性既聪颖,而又能勤,其学书上追秦汉以来之金石碑版,乃及魏晋以下名家,皆所揣摩,自号“三山堂”、“石居士”,盖指《三公山》、《封龙山》、《华山》诸碑及《石门颂》、《莱子侯刻石》也。所用闲印“神游三代两汉六朝”,其师古用心、亦得于心,故能于学古之外,化成独得之境。故吾喜天曙之书,喜其朴茂、喜其近古,尤喜其情性溢于书中。其书不求万千姿态,而养成归真之性。噫!如此老成之书,竟出于丰华正茂才俊之手,故吾喜之。“南黄(风斋)北朱(南楼)”,相得益彰矣。

天曙书、画、印皆擅,然其主业却是学者,其今执教上庠,主持书法篆刻研究所,专研中国书画及清人艺术文献,多有发明,所编《周亮工全集》尤为学界所重,于是吾知天曙书、画、印之所以能大成之因矣!

天曙之画重文心诗境,清朗朴厚,与欢呼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观其伉俪书画,常能阅其互通声气处。欢呼擅山水与田园小景,取材尤着意于生活中有活泼之趣者,故画境古淡静雅,清净明秀,识者赏曰:“了无俗韵,入古出新” (冯其庸先生语)。

余端居问学,弗谙书画,然喜观之、读之,尝谓:书至后来,笔墨勾连点画,已为末事,书之高低,全在书人修养之高下。人雅则入古,人俗则竞今,故或张狂,或华奢,甚或险怪,无所不及。故人品高,则格高,人品俗,则无格。书与学、与诗、与画、与印同体,先贤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书画艺事亦是如此,为己之艺与为人之艺,岂可比观同论哉!然观今世皆竞为人之学、为人之书画,令人气沮,而天曙、欢呼之书画,能脱此流俗,妆此新韵,故吾于中国书画之学亦倍有信心。

天曙、欢呼今于燕园作“湖山朗境”展,正合未名湖、西山、朗润园之意,天工而清新也。余读其书画感受如上,是耶?非耶?质诸大雅君子,以博一粲。是为序。

(作者为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曹洋《回归无限:朱天曙的书法境象》

朱天曙教授的书法扎根于厚实的传统文化,以现代审美的视角演绎着经典。朱天曙的书法语言遵循着东方美学法则:道法自然,境由心生。他对书法经典的把握更深刻地加固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并由此产生强大的吸附力量,将我们引向那个深邃的神秘世界,在幽微的点画境象中,回归无限。

回归无限是对书法本我的肯定,书肇自然,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自我生命的尊崇。朱天曙以金石家的眼光创作的金文、隶书,多取法汉砖、碑额,他在大量砖文碑额题跋中对此心怀敬意:“古砖砚中篆文古拙有致,刻画相映成辉,暇时展玩,一乐也”(题《万岁》),“汉篆铭文多呈凝练迟涩之态,异于劲挺明快一路”(题《建宁四年》),“汉代碑额十分丰富,其他如郑固碑之潇洒,鲜于璜之劲拔,白石神君之沉厚,王舍人之清刚各具一格,余作篆取于汉碑额尤多”(题《张迁碑额》),“两汉此刻最为精彩,不作雕琢而见古崛。余作隶多取于此也。”(题《刻石文字选并跋》)。这种创作观照是对艺术原创的景仰,使朱天曙的篆隶绝无程式化——保持独特理念,具有无穷张力,既任情恣肆,又寓于法度之中;既有通神之理,又深得三味真趣。朱天曙的行书以二王一脉为宗,他对帖学有着深刻的理解,三十五岁前,他曾把王羲之、献之、颜真卿、米芾、苏东坡、王铎等名帖一一揣摩临习。此后,他又把碑学中篆隶书精华与帖学笔法融通,进而形成赋予个性色彩的艺术语言。

当书法成为文人的自觉行为,创作就不仅仅是一种书写,而是营造一种文化意象,是对自我心境的演绎和对文化的个性解释。朱天曙教授以金石气息丰富行草的意趣,以碑版苍茫古拙增加行草书的厚重,以温文尔雅的节律经营出雍容大度的气象。他的书法不刻意、不雕琢,似远方空谷传来的天籁之音,而又不乏人间的温情,似春江花月夜下徐徐拂来的微风,却又传递着大海深处涵蕴的激情。朱天曙在逸笔草草中有意无意的显露出个人情调,这是一种幽远的“书斋情结”,它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背景下叙述着千秋文心。更可贵的是,朱天曙不会为“技法”的表象所迷恋,也不因狭小的书斋而固步自封,相反,他的笔墨受到金石碑版的滋润而显得深沉,也因他长期浸淫在先贤典籍中而文气绵长,这也增加他书法审美的维度。

观赏朱天曙教授的书法,如遇逡巡于山阴道上的文化使者,时而俯仰宇宙之象,时而品察鸿濛之道,虽远在天涯却又如近在咫尺,虽不道一言半语,却能点破天机禅意。他自为自在的挥写,承接了子猷“乘兴而来,乘兴而返”的雅兴。他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暗示,让我们摆脱尘世的喧嚣,走向遥远的神圣,在通往圣殿的旅途中,我们生命虚空的角落一一被注满新生的期许。在经典影片《乱世佳人》中,老屋是一个文化隐喻,它是民族文化和生命的原点。朱天曙的书法创作始终没有离开“古典”这个原点,演绎和创造出新鲜的、个人的笔墨世界。他的笔墨把我们牵向故乡的那棵大树,牵向书香四溢的书斋,牵向那灯光如豆的夜晚。但他又总是以淡化的谦卑的方式书写,注意到欣赏者的情绪却又不被其左右,一如既往地用浅浅的微笑和文质彬彬的身段征服身外所有的喧哗,然后带领我们回归那个澄明怀远的境界。他在一次又一次的书法构建中,让文化原点不停留在别处,而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重释经典,回归无限,与古为新,这是朱天曙教授作为一个艺术家的选择,他徜徉的艺术经典,无疑增加了他创作的广度和深度;而作为艺术史学者的朱天曙教授,他对古典艺术精神的理解和传统文化的认识,无疑增加了他艺术的厚度和高度。

(作者为一级美术师,书法评论家)

观点选录

书画一体

朱天曙教授谈“书画一体”

关于“书画一体”的说法,最早源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的“书画异名而同体”,他认为,书画的共通处在“骨法”和“用笔”:“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立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凡形似及骨气,都归于“用笔”,张彦远称“凡不见笔踪者,不得称之为画。泼墨非画也,亦以其不见笔踪耳。”张彦远以“笔踪”为画中最基本的元素。

元代人对“书画一体”的认识已很普遍,用来论墨竹的特别多,推而至其他花卉。画竹笔画,不外乎撇、竖、横、勾,而此数种笔法,这些都是书法的用笔方法。元后期的杨维桢在《图绘宝鉴》序言也提出“书与画一耳”的看法:“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士大夫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然则画岂可以庸妄人得之乎?”

“书画一体”到明代人认识得更加清楚。晚明董其昌《画旨》中指出:“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法。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董其昌同乡好友陈继儒在《妮古录》中也说:“画者六书象形之一,故古人金石钟鼎隶篆,往往如画,而画家写水,写兰,写竹,写梅,写葡萄,多兼书法。正是禅家一合相也。”这些讨论以书法不同书体的用笔特征喻画,突出了“书画一体”的内在联系。

清代以来,由于学者对金石学的研究,碑版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碑学兴起后,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书法观念,以至形成帖学衰微、碑学兴盛的局面。明末清初书家在实践中通过吸收金石碑版意味打破纯正的帖学面貌,成为碑派书风的开始。碑派书风以其特有的用笔方法,对绘画产生了影响。这一时期以书入画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大、程邃和石涛。

八大的书法遗貌取神,取华存质,借古抒怀,晚年秃笔中锋的书法结字奇特,章法疏朗。他的绘画有强烈的塑造意识,常常能运用“留白”,讲究对比,把静态的“白处”运用到作品中,构成空灵、险绝而冷峻的艺术境地。程邃善隶书,奇崛古拙,追求苍茫、残破、支离的金石趣味,其画风和其书法篆刻有关,来源于他的金石修养。石涛在题画诗中多用隶书,用笔生动活泼,结体聚散有致,整体显不衫不履之态,和绘画上的逸兴率意相通。在《画语录》的《兼字章》中,他说:“字与画者,具其两端,其功一体。”字与画,具象不一,而“其功一体”,大有深意。字与画,源于“一画”,一画变而为字为画。

在清代前期浓郁的师碑氛围中,以金农、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不守成法,尤其注重对以书入画的个性发挥,开创了书画相通的新气象。金农的绘画题材丰富,但无不把他书法中的用笔方法融入画中,外拙而内秀,亦运用楷书、隶书和漆书中之“倒薤”撇法在画中题款,另辟蹊径。郑板桥以篆隶之体与行草相夹,既显古朴之趣,有能飘逸欹侧之势,他的竹石图、兰竹图等,不仅用书法的用笔方法,而且直接题有大量的诗和跋融入画中,使书法形式也成为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力,把诗书画真正结合到了一起,互相补充,互相生发。

晚清“书画一体”实践的代表为赵之谦和吴昌硕。赵之谦于北魏造像及篆隶用力最深,将篆、隶、北碑和帖中的楷、行、草合而为一,自立新面。篆书和隶书中有少见的仪态多变、飘逸飞扬之新气象,异于古朴生拙的趣味。于绘画上,赵之谦充分反映他的用笔特征,笔墨酣畅,色彩浓丽,开海派画风。吴昌硕篆书取法《石鼓》,用笔凝炼遒劲,气度雄沉,恣肆烂漫,苍古老辣,他的花卉,湿笔重墨,纵横潇洒,粗头乱服中不失清刚,于灵秀中增添了苍古之感,如其诗中所说 “画与篆法可合并”、“谓是篆籀非丹青”。

近现代书画家中,齐白石、黄宾虹师法汉碑和上古篆书,追求金石趣味,创造了新的书画风气。齐白石书法取法于《三公山碑》及秦权、秦诏版,结体疏密错纵,对比强烈,出以劲折之笔,简拔雄快,气度奇伟宽宏,有渴骡怒猊之势。齐白石的绘画创作和书法紧密结合,开创了书画结合的新路子。明清以来文人画家对笔墨本身审美品格的表现,到齐白石时得到充分的提炼和挖掘。黄宾虹的山水得益于他在书法篆刻上的修养。他好藏金石玺印,擅金文,他用笔墨表现金文的变化,沉着古朴中清健之致,又把这种用笔趣味运用到绘画中,虚实、浓淡、疏密、干湿等交错一起,十分丰富。他的花卉多从行书碑意中出,自然烂漫,信手拈来,在实践中体现了书画相通的理论。

“书画一体”的核心在用笔上。中国书画讲究笔墨韵采,气脉相连,正是张彦远所说的“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其中,中锋用笔是书画用笔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古人把它分为“折钗股”和“屋漏痕”,“折钗股”行笔较快,其线光润圆畅,挺秀刚健,秀媚匀净;“屋漏痕”行笔略慢,其线毛涩遒劲,顿挫郁拔,苍劲泼辣。这两种线都能表现书法的“骨力”,但实际运用中表现的侧重各有不同:“折钗股”重“劲”重“挺”,“屋漏痕”重“筋”重“绵”。“折钗股”在书法的行书草书中运用很多,“屋漏痕”在绘画中运用较为广泛。历代书画家多主张以中锋运笔为主,侧锋运笔为辅,即中即侧,复归于中。

“墨”也是书画一体的重要内容。清代的包世臣说:“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中国绘画的用笔、用墨均从书法中来,中国画沿用了墨线来造型,运用墨线的浓淡、粗细、用笔变化来塑造形象,通过笔墨的处理来表现物象形象的变化,同时又通过墨线的轻重、疏密变化来表现画面的韵律和节奏,逐渐形成以墨色为画面的基调。

在唐以前较长历史时期,中国画已经采用以墨色为基调的造型手段,十分强调墨分五色。古人所说的“墨分五色”,一般就是指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除了水墨变化的技巧外,蘸墨次数及蘸一次墨写的次数多寡所形成的由浓到枯的节奏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墨法技巧之一。如果一幅书画中同时出现枯湿浓淡的变化,可以增强作品的韵律美,这是技法纯熟的表现。不能为变化而变化,更不能硬性追求某种墨色效果,否则反而会显得做作俗气。

书画一体的内涵丰富,因笔墨具有一定的程式性,它能给我们创作带来很多启示,综合来看,我以为至少有五点。一、书画一体强调用笔上的联系。如何握笔、如何落笔,如何运笔,徐疾、转折的用笔、用墨的方法,在书画创作中都是一致的。用笔的中锋和侧锋根据表现对象的艺术效果而定,在中国画中可以得到灵活的运用。中国画中的技法,实际就是用笔、用墨的独特方法。用笔的方法是中国画的基本规矩,要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必须长期锻炼,不断实践,纯熟地掌握用笔和用墨的基本方法,才能达到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二、清代以来受碑学影响,碑派用笔被画家广泛运用,出现了许多书画兼擅的大家。清代以来的碑学发展,为中国画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以碑派方法入画,丰富了笔墨的趣味。如“扬州八怪”的实践,一方面在隶书、篆书上的积极探索,形成多样的风格,他们以篆隶法入行草书,使得行草书的笔法发生变化,并积极地在绘画作品中表现 “篆籀气”。他们在书画相通实践上的探索,丰富了中国文人画的内涵,真正把文人精神寄托在书画合一的作品中。三、墨法和笔法密不可分,成为“书画一体”的组成部分。用墨以用笔而定,产生不同的墨色效果。用墨掌握干、湿、浓、淡的变化,通过巧妙的用笔,使笔上的水份与墨相融合反映在纸上所得的视觉效果。墨色变化细微,充分表现笔墨情趣,要在书画创作上灵活运用。四、书画“本”一体而“形”多流,山水、花鸟、人物,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等等,有“本”还要有“形”,才能有丰富的艺术内容,有超越的艺术形态。五、“书画一体”还要延伸到“书画图章本一体”(石涛句),也就是说,“金石气”的追求,也要纳入“书画一体”中,才能使书画变得更加丰富,晚清和近现代的书画家的实践就说明了这一点。

——原载《中国书画》2013年第4期

特色文化传播

朱天曙教授谈中国书法的民族特色与国际传播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也是世界意义的东方艺术门类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富于创造力、想像力。书法在字形上象形与抽象的统一,笔法上丰富而灵活,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汉字象形与抽象的特征是中国书法创造力的源泉。在强化象形、突破象形、从象形到抽象的过程中,中国书法的艺术风格不断丰富。中国书法中象形与抽象的统一构成了中国书法语言的独特魅力,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字和艺术。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叙》指出“依类象形”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谓之“字”,文字形体构造多取材于象形。陈垣先生在《元西域人华化考》卷五中也说:“书法在中国为艺术之一,以其为象形文字,而又有篆、隶、楷、草各体之不同,数千年来,遂蔚为艺术史上一大观。然在拼音文字种族中,求能执笔为中国书,已极不易得,况云工乎!” 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书法各种兼有象形和抽象的丰富性,给书法家带来无限艺术空间。

由于汉字和毛笔的特殊性,产生了中国书法特有的艺术形式和笔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表现书家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意味。中国书法既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同时又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点画形态的丰富,把书法的技法引向一个鲜活的世界,使书法中的点画具有了一种生命的活力和情趣。这种点画从人的自然体态和一般情性出发,对技法所要创造的美规定了基本准则,以“法”入门,同时不拘于法,寓有法于无法之中。体现中国书法艺术核心的内容是“笔法”,这是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能够存在,千年不衰,并成为一种优秀的文化,又跟中国人运用汉字有关,其中的笔法很重要。中国书法的笔法早期是原始状态的,到了晋代以后形成一种规律。如行书的提按、中锋、侧锋,篆书的中锋用笔、隶书的波挑等,这需要我们在具体作品中进行解读,了解其来龙去脉。

从中国书法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到祖先对世界万物的观念,体味其中阴阳、刚柔等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可以领略儒、释、道思想对书法的渗透,也能体会到中华传统习俗在其中的延续和发展。中国书法中的黑白、大小、长短、粗细、刚柔、浓淡、枯润、向背、俯仰、正欹、直斜、纵横、疏密、巧拙等相反的、对立的因素,通过书法家巧妙处理.生动多变,和谐统一,气象万千。书法的字象有限而意味无穷,境界深远。画家的“目尽尺幅,神驰千里”,诗人的“言有尽而意无穷”,音乐家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等,在书法中都能体现。

中国书法还来源于自然,强调“天性”和“工夫”的和谐统一。汉代蔡邕在《九势》中所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中国书法充满了艺术的辨证法,呈现出丰富生动而又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欣赏书法的人多从直观其抽象性的形式构成着眼,进入节奏、韵律、情趣的感知,产生艺术美的心理感应,书法创造的艺术形象活跃与深化了欣赏者的联想、想像和思维。

唐代孙过庭《书谱》、清代刘熙载《书概》等书论中提出了书法中许多对立而统一的艺术思想,但不同书家都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体现个人的面貌。梁启超先生在《书法指导》中曾说:“美术一种要素,是在发挥个性;而发挥个性最真确的,莫如写字。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就是最高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书法家一方面要追求艺术的上乘境界,同时在书法中表现书家的个人品格。中国书法艺术对人品的强调,是中国特色的艺术思想财富,欣赏书法由感性的观赏深入到理性的思考,在道德层面上人受到熏陶,这些都构成了中国书法民族特色的内容。

中国书法不仅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伫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在国际文化传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日本和朝鲜两国作为中国的近邻,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十分频繁。从南北朝开始,中国文字和书法逐渐通过朝鲜半岛再传到日本。隋唐以来的各个时期,中国书法对两国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唐代,日本派“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专职配置善书的史生,其中橘逸势(?—842)在唐留居二年,偕空海交游唐儒、佛人士,回国以书法名世,与空海、嵯峨天皇并称“三笔”。而最澄(767-822)、空海(773-835)传播唐代书法贡献最大。最澄回国带去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褚遂良等书法名帖和名僧墨迹;空海在唐留心诗卷,大量收集名家墨迹;唐鉴真和尚东渡,为日本首次引进了王羲之、王献之法书。唐代书法名迹和拓本流传日本,大大促进了日本书法的发展,平安朝初期的日本书坛唐风弥漫。中国书法不仅深受日本民族的欣赏,而且还被师承。日本在汉字书法中楷书点画和草书偏旁的基础上,融入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审美情趣和创作手法,成就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片假名、平假名的书法艺术。日本还仿唐代抄写典籍,设立“籀篆”科目和“书师”、“装潢”等职位。明清之际,福建禅僧隐元、木庵等对日本书法产生巨大影响,开启日本隶书的兴盛。清代书家杨守敬、徐三庚、张裕钊、赵之谦、吴昌硕等对日本书家、书风产生了较大影响。

日本在引进、借鉴中国书法的历程中,又在形式、风格乃至技法上丰富了书法,发展出少字数书法、前卫书法、近代诗文书法、假名书法等多种流派。被日本人称为“新古典主义”或“表现主义”的“少字数”书法强烈的意象性的表现、假名书法的洗练与空灵以及脱离文字的前卫书法黑白块面的造型意味等都给人以创作参照。

中国书法在朝鲜半岛也有着广泛的传播。早在唐代,新罗著名书家崔致远(857-?)十二岁入唐,曾为高丽太祖王建作书,有《笔法》诗云:“也知外国人争学,惟恨无因乞手踪”,表达其对南朝书家萧子云的推重。元代书家赵孟頫书法影响高丽,从高丽末期到朝鲜时代中期达三百年。清代,朝鲜书家金正喜拜翁方纲、阮元为师,致力于中国和朝鲜古代碑刻的研究,出版了《金石过眼录》、《实事求是说》等著作。在创作上运用隶书进行变化,被朝鲜人尊为他们的“书圣”。吴昌硕与朝鲜书家闵泳翊(1860-1914)来往密切,为其创作的作品甚多。

在西方,书法是最后被人们认识和了解的中国艺术。除了对中国书法的象形、笔法和其他文化特征缺少深入了解外,最主要的是西方并没有相对应的艺术形式。书法在西方通常被看成是一种技艺,没有中国这样,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上个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对抽象艺术的接受和理解的深入,许多西方画家作品中接受了中国书法的影响,侨居西方的中国文人和收藏家不断介绍中国书法艺术,使得书法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特别是1971年,美国费城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中国书法艺术展,使得中国书法在西方的传播更加深入。同时,顾洛阜、艾略特、安思远、王方宇、翁万戈等著名收藏家都藏有中国古代许多重要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中,不少成为研究者研究的对象。收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主题,也让他们体会到中国书法的魅力,正如顾洛阜所说:“我相信,我先前接触到的西方绘画的各种要素及其在艺术中的运用,帮助我欣赏到中国书法无穷的精微之处。收藏中国绘画和书法这一姐妹艺术是很自然的,因为创作他们用的是同样的材料笔墨纸砚,描绘或书写他们同样完全依赖于独特的运笔方法。他们是这个世界最古老并仍在延续的中国文明的灵魂——因为他们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当代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越来越频繁,与日本、韩国、新加坡及其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中国书法成为中国文化最有特色、最为形象的标本,不仅被许多精通、热爱和收藏书法的外国人士所陶醉,还受到许多造型艺术家的青睐。特别是西方抽象主义画派的画家们对其线条及构成中的元素加以借鉴。美国学者福开森甚至认为:“中国的一切艺术,都是中国书法的延长。”类似这样的观念,使许多西方造型艺术家对中国书法发生极大兴趣。同时,有些当代中国书法家也从抽象主义绘画中的美学意味中得到启发,并把书法作为一种创作观念。梁启超先生1926年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就谈到中国书法是特别的美术,有“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表现个性的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书法问题的思考越来越多,书法的表现方式也越来越多,如现代书法打破汉字的构成,书法的笔画与结体的关系、书法中墨法在平面的运用,书法中的笔法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书法风格的延续与变革书法中的“装饰”现象等等都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在国际艺术交流中,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中国艺术和文化被借鉴和吸收。

北京语言大学作为国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为特色的大学,在中国书法的国际教育和艺术传播上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需要不断培养国际艺术交流的人才。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于2010年在北语成立,把中国书法国际教育和域外传播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北京语言大学本科有中国书画专业,开设了四年的中国书法专业必修课程,研究生有中国书法史、书法创作、碑帖研究等专题课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学习。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也增加了“中华才艺”课程,把书法作为重要内容来学习。今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孔子学院加强中国书法课程的学习,也成为中国书法国际教育与传播的重要途径。

中国书法的民族特征和艺术内涵具有国际性的审美意义,今后我们如何拓展书法的国际教育与交流的范围和方式呢?我认为,我们不仅要向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汉文化发达的国家开展国际书法教育和学术交流,使这些国家的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认识到,书法的根在中国,源头在中国,要理解书法,只有在中国文化氛围中才能真正领会。还要加强对欧洲等“非汉字”的国家加强书法的国际教育,使他们逐渐喜爱、欣赏中国汉字,进而学习中国书法艺术,领会书法的人文精神,充实书法国际教育与交流的内涵,扩大国际书法教育与交流的“有效性”。在交流方式上,不光是书法作品的展示,还可以组织书法家和热爱书法的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书法专业大学生、研究生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的对话和现场书写创作,沟通思想,直观书法的创作过程和器具使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要加强中国书法和相关基础知识如中国篆刻、中国画、题跋、收藏、诗词、装裱、博物馆等常识的修养,有利于中国书法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教育。

——原载《中国书画》2011年第3期

艺术集评

名家点评

文质相生,宁谧之境。

——— 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饶宗颐

朱天曙君的书法和篆刻都很擅长,气息特别好。书法中,我喜欢他带有隶意的行书,流美而有古意,比纯粹的隶书写得好;篆刻中白文有汉人的风格,平正而生动,很有特点。这些说很容易,做到很难,而年轻人更难。

——— 著名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冯其庸

朱君既治史,又工书印,兼有两种身份,故与余尤为契合。天曙治史求通,为艺求清。学书于秦汉碑版、晋宋法帖,多有汲取,融会已意。余观其作品,大抵篆隶质朴浑雄,行草以汉隶和晋行茂密溢出,放逸生动,皆发乎于心。其印得秦玉印、汉铸凿、封泥之古味,又具晚清印人之意韵,以隽永清雅胜。天曙他日当与吾乡先贤相比肩,解人当不以余言为私也。

——— 著名学者、南京大学教授 卞孝萱

天然苍秀,精进无已。

——— 著名书画篆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王镛

天曙书画,有孟浩然所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之境。

————著名作家 贾平凹

天曙学艺皆勤。勤者何?一曰眼勤,凡古代书印察于眼、记于心而发乎手;二曰手勤,读书听讲,善记录,善成文;三曰问勤,由疑生问,由问积学,终解惑释疑也。予曰:有此三勤,其必有大成矣。

——— 著名书法篆刻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黄惇

书法篆刻创作一般有三个阶段:学习滋养阶段、建立风格阶段和重复调整阶段。我以为,天曙先生的书法篆刻已开始建立个人静穆清雅的风格,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化和巩固。

——— 著名书法篆刻家 石开

镌刻铭印,虽游刃于方寸之间,若究其艺,实流长源远,博大精深,盖肇始于秦汉,盛于元明,至逊清而大被备。皖之朴茂,浙之清丽,非片言可陈覼缕。及至迩岁,虽名世者众,然流风所被,多追佻巧诡异,良可叹也。乃天曙仁兄独揆其正,取法秦汉,兼及明清各家之长,而自成面目,寓大巧于质拙之中,了无俗韵,纵放而不恣肆,谨饬而不拘滞,诚可谓深谙个中三昧者。所以者何?因学养有以致之谛。观是卷足证吾言不虚。

——著名书法家、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 章汝奭

学术论谈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书家群体是活跃在艺术界的一批生力军,在艺术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年近百岁的老书家瓦翁先生称他们为书法界的“青春之歌”。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多有学院教育的经历,对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都有着极大的热情,不少人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朱天曙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学院派书家。他以其创作和研究上的“双栖”成果,成为清华大学第一位专门研究中国书法的艺术学博士后。……潘天寿先生谈学习艺术时说,书、画、印、文都应该“全”,并努力做到“精”。朱天曙做到了,而且向更深处掘进,兼书法、篆刻、绘画之长,兼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之长,这在七十年代出生的书家群体中是十分突出的。

——《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3日文化版

朱天曙形成了自己对书法、篆刻、绘画、艺术研究的一个整体观念,一个互相促进的融通观。他平时画画,喜欢从古人的画面中寻求艺术的语言,对于众多的古代山水佳作,能够有选择性的吸收,不囿于一家。尤其喜欢元四家的黄公望、王蒙,特别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看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每次总能有新鲜的感受和体会,喜欢其中水墨淋漓,简淡清远而画面疏松的文人气,但是同时他对王蒙繁复的绘画技巧和苍茫的牛毛皴法也心向往之,米家云山也是他心仪并师法的对象,对于龚贤、清代四王,他都能有所吸收,至于近代的黄宾虹、傅抱石也曾给他以启示和灵感。

———— 《中国书画》2007年第11期 《朱天曙专题》

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书家群体是活跃在艺术界的一批生力军,朱天曙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院书家之一。他以其创作和研究上的“双栖”成果,成为清华大学首位研究中国书法的博士后。从历史学本科、书法创作硕士、中国书法篆刻史博士到艺术学博士后,系统地专业教育和文化积累使得他学艺前修而有独特的思考。在创作上,他书法、篆刻、绘画兼擅,以书入印,以印闳趣,书画融通,以浓厚的金石气和书卷气在经典和个人创作间穿行;在研究上,以明清书法篆刻史为主要方向,以扎实的艺术文献整理和细致的书家专题研究为特色,他的创作和研究已为艺术界和学术界所瞩目,国学大师饶宗颐对他也给予特别关注。他的艺术体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正脉,是新一代书家中最有潜质的力量所在。

———— 《中国书画》2010年第7期 《点击实力——朱天曙专题》

业界评述

朱天曙先生人雅致而思缜密,身上洋溢着极为悠远文化积淀出的特有的一种才气,石开先生用“静穆清雄”来表达,十分恰当。我认为天曙在书法篆刻上具备这样优秀的艺术品质,除勤奋好学之外,有两个方面是不可少的:一是他对书法趋之高雅的辨析力,二是在他的综合文化修养中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抽象和概括能力。天曙书法以行草与隶书见长,行草书典雅而用笔活脱,结字间不乏右军和玄宰气息,意趣皆取法乎上;隶书则融汉简劲健一路而彰逸质,不俗于通常。总之,他的书作不拘于古而自古,不求新而自新。天曙是一位书、印兼善的书家,其印风当属写意一路,但无论篆法、刀法皆能细致周到,颇能见其精心之处。线条重质感,于含蓄之处多有变化手段,体现出他在篆刻方面的灵感。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范正红

朱天曙写字、刻印、作文皆有特色,这么全面而又突出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了。他的隶书从《三公山》、《封龙山》、《华山》出,静穆中透出一股清气,行草流畅雅逸,追求千年的古典帖学精神,看他写字,从容自如,颇见儒雅之风。他刻印时胆子大,下刀速度快,质朴中显着些许灵动,佳构时出。他的作品和他的人品是一致的,在同龄人中,他的创作出类拔萃,许多人都去赶时髦了,而天曙晤对古人,所以走得深,走得远。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金丹

多年来,朱天曙教授一直充满着对艺术的赤诚热爱,把书画艺术的创作融入到对整个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之中,主张“文心诗性”和“书象画境”的融通,始终以一种开放、包容、乐观、进取的生存精神在学术与艺术创作上大踏步的前进。综观他的作品,发现他愈来愈对古代艺术创作的核心理念即艺术的本源意识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他自己的创作也是博采众长,以艺术本源意识为核心,创作了一系列意蕴古拙,天然苍秀的作品。显示出当代文人的超越品格。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郝文杰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出版图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