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相桂

更新时间:2021-12-11 16:28

朱相桂,男,1949年4月生,现任江苏森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2003年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环保形象大使”;200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优秀民营企业家”;2005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代表,江苏省创业辅导大师。

人物经历

朱相桂出身于江苏建湖一个农村家庭,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是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的。

在动乱年代辍学后,他先在村办小学代课,后又到县砖瓦厂当工人。

1977年,朱相桂辞职回家,在牛棚猪圈里办起一个皮鞋厂。

1985年底,小厂的利润达到200万元, 很多人产生了守摊子的想法。90年代初,事业扩大,朱相桂用了一大批外来人,镇南人感到位子被占,利益被沾,暗中滋生了排外情绪,对朱相桂心存怨言。选举中,故意不投朱相桂的票。其次是负债扩张带来的社会压力。 1986年到1992年,森达每年都要向银行贷款上百万元,以扩大生产规模。社会上一些人开始为森达担心,一些领导,也怀疑森达的经营状况。朱相桂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相信企业搞好了,谣言就会不攻自破。三是将有形资产转化为无形资产的风险。1995年请刘晓庆在中央电视台为森达做广告,一下子要投入600万元,很多人不理解。厂内人觉得600万元都是纯利润,用工人的血汗钱做广告不如分给职工实在。但朱相桂却深知借牌生产寄人篱下的滋味,而600万元又不是小数,得失成败非同小可。思前想后, 朱相桂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终于在广告协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1997年4月,国家工商局认定森达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消息传来, 朱相桂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同年10月,朱相桂当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接连的喜事并没有使朱相桂轻松,他更感到肩上的压力,朱相桂对全体职工说: “森达人要在国际舞台上占一席之地,要为振兴民族制鞋工业尽一份责任,我们所做的都是太少太少了。”

智如泉涌

朱相桂的智慧是一种大智慧,质朴无华却又深沉老到。要英明而不要太精明,这是朱相桂的智慧观。凡是能够实现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朱相桂都会全力以赴。1990年,森达准备同意大利制鞋企业合作,意方提出了很苛刻的合作条件,财务、管理、营销的老总一齐算账,都认为合作代价太大,不能搞。朱相桂默默地听着,末了发问道:“意大利的制鞋水平领先中国至少20年,一下子缩短20年的差距, 你们认为这个代价是大还是小?”众人一时语塞。接着朱相桂提出中意合作将是森达的一个长期战略。一个占地4平方公里的中意合作森达工业园区正在全面动工。

反常规思维是朱相桂一大特点,他的决策常常出人意料,但事情的发展又往往证明他的正确。 1986年,国家实行治理整顿,紧缩银根,若干项目下马。银行行长说:“贷款现在没人敢要。”朱相桂却底气十足地说:“我要,你给多少我要多少。 ”人弃我取,他用短短几年的时间把企业规模推上行业第一的位置。1993年首届鞋王评比,中国制鞋研究所质量检测人员要来森达检验皮鞋质量,有同志提出了周到的接待计划,并准备特制一批皮鞋待检。朱相桂却只摇头,吩咐上下,取消安排,让人家随便查。检验人员来了,森达敞开所有的大门,让他们在车间、仓库、销售点任意抽检,结果件件合格,使他们非常佩服。回到北京,这几个人高度评价森达,成为森达夺得首席鞋王的重要支持者。1996年到1997年,市场上各种鞋子遍地打折倾销,要求森达采取促销活动以适应市场的呼声很高。朱相桂却顶住压力“坚决不打折”,他说:“市场竞争必将超越价格竞争这一低级阶段, 我们要在产品和文化创新方面创造优势”。森达不断推出新品,创造了好人缘、法雷诺等系列品牌。结果,皮鞋市场价格大战,风起云涌,唯有森达“我自岿然不动。”打折风刮过,折价品牌销售量明显下降,而森达的销售却稳步上升,1997年在全国大型商场的市场份额达到31.9%。

德如春风

朱相桂在森达拥有很高的威望,这种威望却不是因为朱相桂拥有赏罚的权力,而是因为朱相桂善良、真诚的本性自然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

1999年,有一个叫贾留勇的孤儿给朱相桂写信,反映他考上大学没有钱读书,希望朱叔叔能在他绝望中拉他一把。朱相桂阅罢信,心里很难受,他亲自给这个孩子回信,鼓励他不要气馁,并把他接到家里,给他买来新衣服,送他去上学。小贾放假就回到朱相桂家里。此事过后,朱相桂在集团领导班子会议上谈起这件事,他说我们这些人也是从贫穷中过来的,应该多给贫困的孩子一点温暖。他倡议领导班子带头捐资。有好多人流了泪,当即认捐,多则上万,少则一两千。集团的中层干部后来闻听此事,深受感动,也主动要求捐资。1996年底,森达集团成立了助学基金会,当年募集资金100万元,近两年森达资助的在校学生每年有30多位。

朱相桂的宽厚还表现在善待曾经离他而去的人。1992年有几个干部带着一批工人借故离开森达,另起炉灶,办起了皮鞋厂,朱相桂心里很沉重,但他没有阻拦,甚至为他们设想出去以后怎么办。几年以后,这些人办厂亏损,负债较多,有的走投无路,还想回来。听说这个情况,朱相桂托人带信,真诚地表示欢迎。回来后,朱相桂安排他们工作,替他们还债,一样视他们为企业的财富。

森达集团现有10多位机关干部,组织上安排他们到森达锻炼,时间是1—2年,可是大多数人到期都留下了。他们在外面是这样评价朱相桂的: “朱相桂是一个魅力无法抗拒的人,我们不知不觉间心就被他收去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