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背啄花鸟

更新时间:2024-10-28 21:01

朱背啄花鸟(学名:Dicaeum cruentatum):体重6-8克,体长81-97毫米。是一种小型的黑色及红色啄花鸟。雄鸟顶冠、背及腰猩红色,两翼、头侧及尾黑,两胁灰,下体余部白色。雌鸟上体橄榄色,腰及尾上覆羽猩红,尾黑。亚成鸟清灰色,嘴橘黄,腰略沾暗橘黄色。虹膜褐色,嘴黑绿,脚黑绿。

形态特征

朱背啄花鸟雄鸟额、头顶、枕、后颈、背、腰、一直到尾上覆羽概为朱红色,其两侧包括眼先、眉纹、耳羽等头侧、颈侧、胸侧和两肩概为褐黑色;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亮蓝绿色,大覆羽黑褐色,羽缘亮蓝绿色,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亮蓝绿色;尾羽黑褐色,羽缘蓝辉色。颏、喉、胸、腹一直到尾下覆羽皮黄色,两胁沾蓝灰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

雌鸟额、头顶、枕、后颈一直到背橄榄绿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朱红色,尾羽黑褐色,暴露部分具蓝色金属光泽,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棕褐色,眼先,头侧、颈侧和胸侧浅灰褐色。颏、喉、胸至尾下覆羽皮黄色,两胁沾灰褐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或铅褐色,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6-8克,♀6-8克;体长♂81-94毫米,♀81-97毫米;嘴峰♂10.5-11.6毫米,♀9.4-11.5毫米;翅♂45-51毫米,♀44-48毫米;尾♂26-32毫米,♀26-30毫米;跗蹠♂12.3-13.6毫米,♀11.4-14毫米。(注:♂雄性;♀雌性)(华南亚种)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的阔叶林和次生林中、山脚和平原地带的稀疏乔木上,有时也见于林缘、地边、果园和村寨附近的小树林与灌丛中。

生活习性

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除繁殖期后成家族群外,其他时候很少成群。树栖性,尤其喜欢在开花的树上或寄生植物的树上活动和觅食,在树冠层上部,有时也到下部,甚至到林下灌木上活动和觅食。叫声为典型偏高的金属声tip…tip…tip;鸣声为重复尖细的tissit…tissit…声。

主要以昆虫及浆果、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花、花粉、花蜜和少量昆虫、蜘蛛等动物性食物。动植物比例几乎各占一半。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4-8月。营巢于常绿阔叶林中较为开阔的林间空地和林缘地带,有时也在农田地边和果园中营巢。巢呈椭圆形,主要由木棉花絮、种子毛、植物纤维、棉花、蛛丝等构成,巢口位于巢中部侧面,巢多悬挂在树的细侧枝上,而且常常位于细枝末端,距地高1.5-10米。巢外径8.7厘米×5.5厘米,出入口为5.1厘米×2.8厘米。每窝产卵2-3枚,偶尔也有没有枚的,卵白色,卵的大小为13.1-15.3毫米×11.1毫米。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物种发现

2024年10月,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初一年级学生陈钰琳在海珠湖观鸟时发现海珠湿地新成员——三有保护野生动物“朱背啄花鸟”(雌鸟),至此海珠湿地鸟类提升至201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