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8 00:50
《杀戮演绎》是由约书亚·奥本海默执导的一部纪录片,于2012年11月8日在丹麦上映。
1965年,印尼政府被军政府推翻,那些反对军事独裁的人都被认定为“共产党人”,并遭遇了血腥屠杀,一年之内,就有超过100万“共产党人”丧命,其中就包括农民还有一些当地的华人。本片的主角Anwar Congo和他的朋友们就参与了当年的屠杀活动,他如今是印尼最大的准军事组织Pemuda Pancasila的元老人物。Anwar和他的朋友接受导演的邀请,在镜头前重新演绎当年他们是如何处死那些“共产党人”的,他们通过拍摄电影的方式,重现了当年的场景,再次拿起了那些沾满鲜血用来勒死人的铁丝。
(以上资料来源)
(以上资料来源)
1965年,印尼发生“930政变”,它引发的针对印尼共产党的屠杀使50万-100万人死于非命。这场政治大屠杀在印尼人的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霾,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事件起因纷繁复杂、加之中印两国政府对此事一贯的“冷处理”态度,这一事件并不为大多数人熟知。2001年,纪录片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前往印尼拍摄一部关于印尼血汗工厂的纪录片《全球化的磁带》,在无意间听工人们聊起了1965年的屠杀。令奥本海默感到吃惊的是,所有的受害人家属在谈及此事时都小心翼翼吞吞吐吐,而当年的刽子手们却争相在他这个西方人面前炫耀自己当年的“功绩”。奥本海默完全被“吓”到了,开始为屠杀题材收集资料,他认为自己有种使命感去完成它。他开始大量采访印尼的村民、官员和军人,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在这个庞大题材中选择最恰当的切入角度。
该片的主角安瓦尔·冈戈,是印尼最大的准军事组织“五戒青年团”(PemudaPancasila)的元老人物。“五戒青年团”是1965年的一个民间组织,它在屠杀开始后组织了敢死队,这一组织在80年代发展为民兵组织,初始活动区域在苏门答腊岛北部,安瓦尔本人是当时屠杀时“五戒青年团”的领导人,他和他的朋友们就参与了当年的屠杀活动,仅他自己就亲手杀死了超过1000人。
”
安瓦尔邀请来了当年的同伙,行刑队长赫曼·科托参与拍摄,按照导演的“设计”进行情景再现。他们最初以为导演要拍摄一部为他们当年的“事迹”树碑立传的电影作品,幻想自己真的在拍摄电影,甚至扬名天下。因此,他们面对镜头吹嘘自己当年的杀人行为时,丝毫不觉得愧疚,反而津津乐道。赫曼.科托甚至主动找来群众演员,配合他们进行场景再现。
奥本海默在拍摄期遭受过“五戒青年团”的阻挠,更多的受害者家属在面对镜头时噤若寒蝉;而愿意出演的“五戒青年团”成员,也不时流露出地痞流氓的本性,影片中低俗的举止不断出现,这些都被镜头记录下来。导演一方面意识到了这个帮派组织在当地强大的影响力,一方面他也将这些受害人的调查与缄默收集起来,成为了他另一部纪录片《沉默之像》的题材。
(以上资料来源)
《杀戮演绎》令人痛心,产生不真实感,它回顾了那些不思悔改的大规模屠杀(《纽约时报》评)。
《杀戮演绎》该片不像传统的纪录片,它是浑然天成般的“奇迹”,它的要点在于当年的杀人恶魔在纪录片里亲自扮演了行刑者和受刑者,尽管这位当年的行刑者并无忏悔,但编导巧妙地用简单的剧情,使之变成一个受虐和施虐的双重角色,他成了人类灾难中的一个道具或者扮演者。而超全景的拍摄,令观众的真实感再现,即观众看到的不是电影,而是他们在拍摄和讲述这么一个扭曲故事的全部场景。片中没有真实的血腥杀戮展示,断头等场面也是充分交代了道具和表演的实质,但整个故事却让人不寒而栗,甚至是在笑声中、自然恬静中让人看到了当年杀戮者的残忍,人们也看到了当年行刑者在半个世纪过后对暴力和杀戮不思改悔的景象,以及那种残酷杀戮的思想和行为其实离我们并非遥远的果断真相。这就是所谓不见血腥的真实杀戮(南都娱乐周刊评)。
《杀戮演绎》不可以被浅显地定义为展现那段屠共的历史,也不是在讲那段历史里那些十恶不赦的人,它是在讲人在遭遇到这样的一个历史情境之后,人性复杂的变化(纪录片导演范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