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稻

更新时间:2023-06-28 17:39

杂草稻指的是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又称野稻、杂稻、再生稻,农民称之为大青棵。其外部形态和水稻极为相似,但在田间具有更旺盛的生长能力,植株一般比较高大。

简介

杂草稻也叫“杂草型稻”或“稻的杂草种系”,是稻田中一种不种自生、没有经济价值的稻,国外学者称之为“伴生型杂草”。杂草稻一般表现为与野生稻相似的特性,如颖壳黑色,种皮红色,落粒自生等。各地对杂草稻的叫法也不同,有的地方叫“风粳子”、“落粒稻”,有的地方叫“视稻”、“橹稻”或“招稻”,也有的叫“稻”。总之不是经过人为耕种而自然产生的。近些年来北方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杂草稻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影响水稻产量,使水稻减产减收;二是增加种稻成本,浪费人力物力;三是影响稻米的商品价值。杂草稻种皮为红褐色,混有这种米的稻米影响内销和外贸,对水稻生产影响很大。

特点

杂草稻还很“聪明”,它的重要特性就是落粒性强,边成熟边落粒,为的就是躲过人类的收割,并在下一年继续生根发芽。而且其种子休眠时间最长可达10年,只要温度湿度适宜,它就会破土萌发生生不息。同时,它在进化过程中还不断模仿栽培稻的特征,如高度、颜色等,甚至将来某一天我们可能很难用肉眼分辨杂草稻与栽培稻。

来源

专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杂草稻的来源,但已知的有4个方面:一是由野生稻逐渐演化而来,二是野生稻与栽培稻自然杂交产生,三是地理亲缘关系较远的籼稻粳稻杂交导致性状分离,四是“返祖现象”促使人工栽培稻突然“找回”祖先野生稻的某些特性。

分布

我国早在1950-1960年就有关于杂草稻的报道,但由于充足的劳动力和精耕细作的传统,杂草稻没有造成危害。直到20世纪到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水稻免耕旱直播、水(湿润)直播等轻型栽培方式快速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水稻良种引种愈加频繁,导致杂草稻大面积发生与危害。杂草稻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辽宁、黑龙江、江苏、广东、宁夏和上海等。辽宁发生面积大约2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丹东;黑龙江在2000年的发生面积大约2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佳木斯、牡丹江等10多个地区(市)稻区。江苏发生面积2007年大约14万公顷,2008年大约20万公顷,分别占当地直播稻面积的27%和25%,主要分布在泰州和扬州等地区。广东雷州2007年杂草稻发生面积大约0.9万公顷,占当地水稻种植面积3万公顷的27%;2011年杂草稻发生面积扩大到1. 03万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4. 2%。宁夏2010年水稻种植面积10万公顷,70%为直播稻,杂草稻发生面积3. 64万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6. 4%。上海2009年调查结果显示,杂草稻发生频率在被调查的51个乡镇中占75%,在16 214块田中占22%,在3140.8公顷面积中占15%。上海杂草稻在直播田的发生频率高达100%。上海杂草稻不仅发生在直播稻田,而且也发生在机械插秧田,在机械插秧田杂草稻的发生频率占被调查44个乡镇的77%、在5 628块田中占23%、在857.5公顷面积中占23%。

危害原因

杂草稻古已有之,为何发生和危害愈演愈烈?专家分析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我国直播水稻面积越来越多,稻田没有经过深翻和灌水,导致杂草稻年复一年扩张蔓延。二是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后,稻田机械化耕作越来越普遍,田间管理也越来越粗放,未能在杂草稻生长初期清除。

发生及危害特点

杂草稻产量显著低。扬州市农科院对比试验认为,比常规粳稻减产12.3%~14.5%,加上易落粒,实收产量更低。产量结构表现为单株成穗数较多,千粒重明显低,仅20克左右,是常规粳稻的三分之二,每穗粒数仅65粒左右,为常规粳稻的二分之一,但结实率可达95%左右,比供试常规粳稻高4个以上百分点。

杂草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及食口性差。根据测定,精米率比武运粳7号低5~7个百分点,但蛋白质含量高达18.2%,比对照武运粳7号高1倍以上。

越冬杂草稻出苗早、单株分蘖性强,一旦稻田中混入,将出现常规稻苗被欺的现象,如没有及时清除,将直接影响大田水稻生长。杂草稻的落粒性强及在地表越冬自生出苗率高,但秋播时如翻埋到5厘米以下,出苗率明显下降,如翻埋到10厘米以下,杂草稻苗难出苗。

防除技术

尽管杂草稻让农民恨之入骨,但也无可奈何。有稻农说,杂草稻与栽培稻如同一对双胞胎,没有一双火眼金睛确实很难辨别,而稻种出苗后,又没有有效防除杂草稻的除草剂,最有效的防除方法是在分蘖期进行人工拔除,但很耗时,效率又低。

虽然现各国对杂草稻还没有完全根除的办法,但是专家认为,建立立体的科学防控体系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稻的发生和危害:一是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国家相关部委应高度重视杂草稻的危害,并研究其发生机理、防控策略;二是改进栽培方式,破坏杂草稻的生存条件,可以将直播水稻改为移栽种植,麦子和油菜免耕种植改为耕翻种植,或采用水旱轮作等方式;三是控制种源切断其传播途径、人工拔除、使用除草剂及深翻压埋。

研究成果

2022年,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杂草稻与栽培稻之间存在基因渗入,支持了杂草稻起源于栽培稻的去驯化观点,发掘了杂草稻中的抗旱相关基因PAPH1,并验证了其功能,为抗旱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与杂草稻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实验植物学杂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