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2 10:41
一、西土贤圣集、吴康僧会译的《旧杂譬喻经》两卷;
二、比丘道略集、秦罗什译的《杂譬喻经》又名《众经撰杂譬喻经》一卷;
三、失译的《杂譬喻经》两卷;
四、后汉支娄迦谶译的《杂譬喻经》一卷;
五、僧伽斯那集撰、求那毗地译的《百喻经》四卷(或作五卷)。
譬喻的形式由释迦牟尼,他在舍卫城为胜光王(波斯匿王)讲了佛教史上的第一个譬喻:
从前有一人获罪于王,畏罪潜逃,国王命令一只醉象[后世传诵或绘画时多以虎代象,称为无常虎。]追他,这个人惊慌之中,堕入枯井,身体在半空时他发现井底有凶恶的龙,吐出毒汁,旁边还有五条毒蛇。于是他抓住一把草不放,免于坠井。可偏巧此时有黑、白二只老鼠啃他手中的草,草就要被啃断;醉象在头上,时刻准备用鼻子袭击他。就在恐怖万状时,又有了新情况,他头顶上有一棵树,树上有蜂窝,蜂蜜滴滴答答落到这个人的口中,甘甜清爽,使他暂忘危险处境。
义理寓于故事,通过故事阐发佛法,避免了单纯说理的枯燥乏味。这个譬喻巧妙地以井喻生死,以醉象喻无常,以毒龙喻恶道,以五毒蛇比喻五阴,以腐草比喻命根,以黑白二鼠比喻黑月与白月[印度历法按照月之盈缺将每个月分为黑月、白月两部分:自满月之翌日至新月半月,称黑月;从新月至满月之后半月,称为白月。],以蜜滴比喻五欲之乐,以罪人得蜜滴而忘危险处境比喻众生得五欲之乐而不畏诸苦。佛教义理——生死、无常、欲、乐等——被赋予十分形象的阐释。读后或许仍然不理解佛教概念,但一定能理解这些概念所表达的精神实质。这就是譬喻神奇的功效。
(《譬喻经序》载《出三藏记》卷九)
佛教理论分为经、律、论三部分。佛所说为经,宗教仪式或僧侣行为规则为律,对经的阐释为论。佛灭后一百年中,小乘经增加了新的内容——譬喻经,被列为十二部经[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之第七类。当时有五大论师,世喻如日出,明导世间,故称日出者,又称譬喻师。譬喻师为经部之异师,鸠摩逻多造喻鬘论,广说譬喻,故称为最早的譬喻师。佛陀提婆(觉天)继承鸠摩逻多之说,亦被称为譬喻师。《百喻经》之后,很少再出现专门以譬喻结卷的经论,但许多经论中却包含譬喻,使佛经形成鲜明的风格。
《杂譬喻经》与《百喻经》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多是“如来随时方便四说之辞”。也就是说,多是根据佛的事迹或佛所说的话写成。释迦牟尼、大迦叶、阿难、目犍连、舍利佛、阿育王、四大天王等都经常出现经文中。《百喻经》,最早叫做《痴花鬘》,后有《百句譬喻经》《百句譬喻集经》《百譬经》《百喻集》等多种书名,收入《大藏经》第四册,为公元五世纪印度大乘法师僧伽斯那(梵文San%ghasena)所集,梵文本已经散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