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7 20:22
杆石桥街道办事处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北部,辖8个社区居委会,4个家委会。杆石桥街道办事处下设党工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社会事务科、经济发展科、政法科、城市管理科、计划生育科等7个科室,以及财政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司法所:杆石桥街道综治中心。
办事处下辖8个社区居委会,4个家委会,总户数1.99万户,总人口5.86万人。辖区内共有侨眷19户,76人;归侨4人;已办理侨眷身份证31人;新移民20人;侨界民营企业3户。
杆石桥街道办事处辖区有街巷30条(其中跨区、 办街巷11条) ,驻有省、市机关、企事业单位110个。 其中:机关团体8个;文教卫生单位12个,新闻出版单位8个,其他单位82个。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山东省体委、省出版总社、济南市税务局、省证券公司、济南海关、济南日报社等单位以及济南大厦、八一立交桥、八一大礼堂等著名建筑都在辖区。6条市内公共汽车线路和1条电车线路从辖区过往,沿路设26个站点。经十路、纬二路东西、南北主要交通干线在辖区交汇。纬一路、经七路、经八路两旁商店林立,绿树成荫。
辖区原是古历城西郊乡村田野。 1923年在乐山街一带首建4个窑厂,贫苦群众迁此定居形成街巷。1929年济南设市,辖区隶属城外三区。日伪时期(1937~1945年) 属城外西区。 国民党执政时期(1945~1948年)沿袭旧制,仍属城外西区。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 建立街政府,街下设闾。1952年撤销街政府,建立五区第九大居民委员会,1954年成立五区第九街道办事处,1956年改称杆石桥街道办事处,1959年2月改称市中人民公社杆石桥分社,1959年12月办事处划归槐荫区。1960年6月重新划归市中区,1969年改称先锋街道革命委员会,1977年复称杆石桥街道办事处,下辖16个居委会230个居民小组。
1982年7月辖区有住户8819户,30572人(男15220人,女15352人);1987年有居民10331户,31396人(男15532人,女15864人);1988年有居民10616户,32053人(男15892人,女16171人);1990年,有住户8343户,人口31261人。 民族状况解放前以汉、回族为主。1990年有汉族、回族、满族、朝鲜族、壮族等5个民族。 辖区居民早期多务农从耕,少数民族居民从事商贸。济南解放后,工业生产起步发展。1958年,办事处开始建立街居厂组,组织妇女和闲散人员,从事加工手套、垫肩、拆洗缝补衣被、砸石子、办托儿所。开始无工资,每月每人发给10~15元生活补助费。1959年底对街居生产服务组进行整顿,部分上交办事处管理并改名为厂,另一部分合并。文化大革命期间,街办工业受到干扰。1970年先后三次向济南市、区上交6个工厂。街办工厂有5个,成立商业公司1个,职工75人。 1978年以后, 街办工业发展较快。 1980年有7个厂转为县级以上大集体企业。1987年,办事处工业总产值401万元,年利润23.7万元;1988年有街办工厂4个,职工268人(含合同制、临时工),完成产值587.5万元。1990年底,有工厂企业5个。1990年办事处工业总产值627.8万元,销售收入308.22万元,完成利润41.87万元。
辖区街道服务业自济南解放后起步,开始建立自由街道合作社,1950年建立自由大街商店,1970年成立商业公司1个,1974年建三代店8处。1978年以后,商业网点迅速发展。1979年建立自由大街农贸市场,1986年在经八路建立商业一条街,自由大街农贸市场内建成地方名吃一条街,是年成立办事处商业办公室。 新市区居委会为方便居民生活,建立为民服务不出居服务网络。1988年有生产服务项目16个。即:4个饭店,3个百货商店,建筑队、家电修理、修车组、工艺美术组、 小五金加工厂、卫生站、幼儿园、综合服务站、馥馨香油房各1处。服务人员近300人,商品3000余种。并于9月份投资40万元,建起全市第一家居办酒楼——味美香酒楼。全居全年完成营业额297.97万元,实现利润22.78万元。 1985年办事处有商业网点19个,职工196人,营业收入289万元,利润26万元;1986年商业网点23个,职工291人,营业收入309万元,利润29万元;1987年商业网点28个,职工316人,营业收入615万元,利润31.8万元;1988年商业网点42个,服务人员324人, 营业收入684.1万元, 利润38.1万元;1989年商业网点22个,职工329人, 营业收入708.6万元,利润41.2万元;1990年商业网点22个,职工242人,营业收入448.9万元,利润33.8万元。 辖区在济南开埠前,多是农田畦土,荒冢累累。1904年开埠后,城区逐步展界。1930~1934年,杆石桥街路面用花岗石板铺成,1938年以后,辖区辟为日本侨民聚居地,开辟道路10条,住房多呈窑洞式圆顶平房和两层小洋楼。后因人口增加,工商交通日趋繁华。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城建步伐加快。1964年办事处响应济南市委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号召,采取专群结合、土洋结合的方法,进行旧城改造。1965年济南市城建局在杆石桥地区进行旧城改造试点,整修街巷。1967年辖区主要街巷全部铺成沥青路面, 总长6252米,面积39298平方米。1980年,纬二路开始拓宽。1982~1985年,办事处整修街巷91条,长3400米,面积9323平方米,铺沥青路面65条,长944米,面积2178平方米。
1971年杆石桥街道办事处维修加固民生大沟,1972年加固了经十路拱桥(民生大桥南头)。1974年砌拱桥护坡50米。1977年,建拱沟(民生大沟西广场西沟路南) 468米,排放经十路以南雨水。1985年将民生大沟的明沟改为混凝土暗沟,后逐步改建为民生大街。 解放前,辖区房屋建筑多陈旧简陋。解放后,由政府投资进行住宅建设,新建房屋634874.99平方米(其中楼房面积为443608.73平方米) ,为解放前的5.2倍。房屋结构由石木为主发展为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1987年7月开始, 旧城改造全面铺开,辖区街巷共拆除12条:经八路路北、纬一路段、经七纬二路东、庆祥街、乐山街、南上山街、上山庄、三彭里、彭城里、博爱里。搬迁居民2170户。1988年,乐山小区第一期工程竣工,建成居民楼15座,面积9万平方米, 迁入居民1000户。1989年,乐山小区第二期工程竣工,建成楼房29座,面积15万平方米,1500户居民迁入新居。 解放前辖区生活废弃物清除主要靠人工装卸和人力、畜力运输,清运不及时,环境卫生很差。 解放后环卫工作步入正轨。 1976年办事处设立综合治理办公室,1985年设民办保洁员,1988年有保洁员34人,保洁面积21万平方米。1989年建立了环卫工作档案,环卫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档案化管理。辖区新改建公厕6个,均为水冲式, 垃圾台7个,垃圾箱34个,垃圾装运实现机械化。1988~1989年连续被市、区评为基本无黑烟区。1990年实现了烟尘控制区目标。 解放前辖区有3所中学,1所小学,解放后,增设了2所中学,4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1990年,学校有:山东省实验中学、济南育英中学、济南铁路第一中学、济南回民中学、济南第四职业中专、济南胜利大街小学、济南南上山街小学、济南经七路第二小学、济南庆祥街小学、济南铁路第四小学、济南经九路小学。文物古迹有泰山行宫。 解放前济南红十字分会曾在辖区设有慈善机构。解放后,除了办事处设有爱国卫生委员会和专门卫生保健机构外, 还有综合性医院2所(省电力医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
1988年, 中共杆石桥街道委员会辖党支部九个,有党员104名。开展了以支部为单位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采取无记名投票方法,对党员进行了综合评价,全年,评出市级优秀党员1名(张福来) ,区级优秀党员3名,区级先进党支部1个(新市区居委会党支部)。 1988年, 办事处工会辖企业基层工会三个,会员170人。工会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调动了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四个街办工厂均建立“职工之家”,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 1988年7月29日,召开了办事处第三届妇女代表大会,选出了第三届妇联执委会,改选了16个居委会的妇代会。评出“五好家庭”2980户,其中:好婆婆303人,好媳妇268人,好丈夫302人,好家长814人,好小姑154人,五好院311个,有家托67户,为87名儿童解决了入托难问题。被区妇联评为先进单位。 计划生育率、 晚婚率、一孩领证率均达100%,出生率为14.2‰,死亡率为5.32‰, 自然增长率为8.88‰。由于成绩显著,被评为区级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88年在民事纠纷调解工作, 重点抓了调解和信息网络的组织健全,有信息员183名,全年发生纠纷27起,调解25起,调解成功率达到了95%。正月十五文化站组织了“花灯一条街”的活动,展花灯75盏。在自由大街建立了一处书亭,被区文化局评为先进文化站。1988年民政工作;在街居建立健全了以优抚对象为主的八大服务网络。使民政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被评为区级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全年向驻区井卫连赠送慰问品1143件,走访慰问军烈属368户。为6户“五保”老人发送救济款1992元。
1988年,杆石桥街道办事处辖区为主要街巷23条,保洁面积21万平方米,保洁员34人。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实行了分片、定人、定职、定责合同保洁承包制的管理办法,保证了环卫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受到了省、市、区领导的好评。全年开展群众性灭鼠四次,投放滴鼠纳盐毒饵1800余斤,速效药8000余包,多次检查验收,达到无鼠害地区。 辖区有排烟设施单位65个,排烟设施共259台,其中锅炉40台,茶水炉84台,集体炊事灶108个,年耗煤量12543吨。是全区排烟设施比较多,耗煤量大的地区。1988年根据市、区环保局下达的《关于开展争创基本无黑烟地区和无黑烟单位活动的意见》,配备了兼职环保员一名,建立居委会环保监督网16个,选配环保监督员28名,并拟定了环保工作方案和实施治理管理规划。与驻地65个单位签订了环保责任协议书。对部份排烟污染严重的单位,采取了限期治理和经济罚款相结合的方法,更新、改造、治理锅炉13台,整改炉灶6台,改造率达100%,建立了排烟设施详细档案资料,被评为市、区两级基本无黑烟地区。 1987年7月开始, 济南市房管局在经八路北、纬一路中段、经七纬二路东、庆祥街、东西中乐山街、南上山街、上山庄、三彭里、彭城里、博爱里一带兴建乐山居民小区,共搬迁居民2170余户,拆除街巷12条,小区总建设面积为194487平方米。1988年建成居民楼房15栋,面积9万平方米,1000户居民乔迁新居。
2021年9月28日,被评为“济南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