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8 14:44
杉木属(学名:Cunninghamia R. Br. ex A. Rich.),为柏科下级分类,产越南和中国秦岭以南,但主产长江以南各省区,为当地最主要用材之一,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耐腐力强,其用途之大,无一树种能与比拟,且因其萌芽力强,不畏斧斤,成林又速,故为我国长江以南最主要的造林树种。
杉木属的学名Cunninghamia由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命名。布朗后来回忆,法国植物学家阿希尔·里夏尔在撰写有关针叶树的专著时,他向里夏尔建议将此属命名为Cunninghamia,既用于纪念苏格兰外科医生、博物学家詹姆斯·坎宁安(James Cunningham, ?-1709),他在中国见到杉木之后,于1702年将它引栽到欧洲,又用于致敬英国植物学家、探险家艾伦·坎宁安(Allan Cunningham, 1791-1839)。
“杉木”一名中“杉”字的读音,有shān和shā两种主张。杉字原本只有shān一个读音,但普通话吸收了一些方言中失去韵尾的读音shā,遂使之成为有文白二读的多音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shā的读音仅出现在“杉篙”“杉木”二词中,其他情况下均应读shān。然而,《现代汉语词典》对“杉木”一词的解释是:杉(shān)树的木材,而杉树即Cunninghamia lanceolata,也即植物分类学上所称的“杉木”。由此可知,“杉木”实际上有两种意义,一是植物名称(别名“杉树”),二是指这种植物的木材。对于作为植物名称的“杉木”,在《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似无必要破读为shā,仍以读shān为宜,这样可以使植物中文名中所有的“杉”字统读为shān。另外,《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已经完全取消了shā的破读,但该规范目前尚未通过。
杉木属植物为常绿乔木,枝轮生或不规则轮生;冬芽圆卵形。叶螺旋状着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基部下延,边缘有细锯齿,上下两面均有气孔线,上面的气孔线较下面为少。
雌雄同株,雄球花多数簇生枝顶,雄蕊多数,螺旋状着生,花药3,下垂,纵裂,药隔伸展,鳞片状,边缘有细缺齿;雌球花单生或2-3个集生枝顶,球形或长圆球形,苞鳞与珠卜鳞的下部合生,螺旋状排列;苞鳞大,边缘有不规则细锯齿,先端长尖;珠鳞形小,先端三裂,腹面基部着生3枚胚珠。
球果近球形或卵圆形;苞鳞革质,扁平,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有硬尖头,边缘有不规则的细锯齿,基部心脏形,背面中肋两侧具明显稀疏的气孔线,熟后不脱落;种鳞很小,着生于苞鳞的腹面中下部与苞鳞合生,上部分离、三裂,裂片先端有不规则的细缺齿,发育种鳞的腹面着生3粒种子;种子扁平,两则边缘有窄翅;子叶2枚,发芽时出土。
可供建筑、桥梁、造船、枕木、电杆、板材、家具、用具及木纤维原料等用材;树皮可提栲胶。亦可以作为观赏植物。
杉木属有2种及2栽培变种,产于中国秦岭以南、长江以南温暖地区及台湾山区,系重要的用材树种。越南亦产。
较喜光。喜温暖湿润,多雾静风的气候环境,不耐严寒及湿热,怕风,怕旱。适应年平均温度15℃~23℃,极端最低温度-17℃,年降水量800~2000mm的气候条件。耐寒性大于它的耐旱能力,水湿条件的影响大于温度条件。怕盐碱,对土壤要求比一般树种要高,喜肥沃、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浅根性,没有明显的主根,侧根、须根发达,再生力强,但穿透力弱。
台湾杉木 Cunninghamia konishii Hayata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C. sinensis R. Br. ex Rich. )
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2.5-3米;幼树树冠尖塔形,大树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裂成长条片脱落,内皮淡红色;大枝平展,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常成二列状,幼枝绿色,光滑无毛;冬芽近圆形,有小型叶状的芽鳞,花芽圆球形、较大。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侧枝之叶基部扭转成二列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通常微弯、呈镰状,革质、竖硬,长2-6厘米,宽3-5毫米,边缘有细缺齿,先端渐尖,稀微钝,上面深绿色,有光泽,除先端及基部外两侧有窄气孔带,微具白粉或白粉不明显,下面淡绿色,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白粉气孔带;老树之叶通常较窄短、较厚,上面无气孔线。雄球花圆锥状,长0.5-1.5厘米,有短梗,通常40余个簇生枝顶;雌球花单生或2-3(-4)个集生,绿色,苞鳞横椭圆形,先端急尖,上部边缘膜质,有不规则的细齿,长宽几相等,约3.5-4毫米。球果卵圆形,长2.5-5厘米,径3-4厘米;熟时苞鳞革质,棕黄色,三角状卵形,长约1.7厘米,宽1.5厘米,先端有坚硬的刺状尖头,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向外反卷或不反卷,背面的中肋两侧有2条稀疏气孔带;种鳞很小,先端三裂,侧裂较大,裂片分离,先端有不规则细锯齿,腹面着生3粒种子;种子扁平,遮盖着种鳞,长卵形或矩圆形,暗褐色,有光泽,两侧边缘有窄翅,长7-8毫米,宽5毫米;子叶2枚,发芽时出土。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