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4 08:58
李传习教授,男,1963年生,湖南衡阳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交通青年科技英才,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桥梁安全与维护协会执委会委员,《桥梁》杂事理事,湖南省公路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会员,《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编委,湖南大学博士毕业。先后任长沙理工大学桥梁实验室主任、桥梁教研室副主任与主任、桥梁与结构工程系副主任(副院长)、土木与建筑学院副院长与院长、师资处处长等。
主讲过《桥梁工程》、《钢结构》、《桥梁电算》、《Autocad》、《高等桥梁结构理论》、《结构非线性分析》等课程10余门,指导毕业的硕士与博士百余人,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第6)。
主持了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20余项省部级、国家级课题研究,“973”主研人员;主持完成了斜拉桥(如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三塔PC主梁斜拉桥—岳阳洞庭湖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如当时世界跨度最大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南宁永和大桥)、悬索桥(如当时具有四个世界第一的自锚式悬索桥—佛山平胜大桥、具有世界上最大横向倾角的空间主缆悬索桥—杭州钱塘江九桥)、刚架拱桥系杆更换(世界上第一座系杆不能通过张拉拆除的柔性系杆更换拱桥—佛山佛陈大桥)、异型拱桥(长沙黄柏浏阳河大桥)、连续梁与连续刚构(如汝郴高速公路三店江特大桥)等各种桥型近40座特大型桥梁的施工控制和研究工作,以及港珠澳大桥CB04标钢箱梁吊具复算与虎门二桥坭州水道猫道施工控制。解决了这些特大桥的建设或者维护中许多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混凝土桥梁施工期与使用期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2、9)、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第1、1、3、7),出版了《现代悬索桥静力非线性理论与实践》等专著3本,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3个。正开展正交异性桥面板钢箱梁疲劳以及基于UHPC桥梁新技术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有:桥梁结构的力学行为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与架设技术。
“混凝土桥梁施工期与使用期安全控制关键技术”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佛陈大桥系杆更换工程技术研究”获2003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佛山平胜大桥施工控制计算理论与施工成套技术”获0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预应力混凝土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的仿真计与质量监控研究”获2001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获2007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七)、 “多塔斜拉桥新技术研究”获 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4),发表论文70余篇。
该同志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探索、钻研,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特色的关于大跨度桥梁结构的计算理论,经过认真、系统的总结,撰写出版了《大跨度桥梁结构计算理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