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28 16:59
李佩琳(1902年—1979年),字振声。男,回族,辽宁省海城县城西关人。1930年至1932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攻读研究生课程,并担任助教。1950年,他担任了中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为一级教授。李佩琳是中国民主同盟沈阳市委员会委员,还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沈阳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沈阳市政协副主席。
人物生平
李佩琳(1902年—1979年),字振声。男,回族,辽宁省海城县城西关人。李佩琳1927年毕业于奉天医科专门学校,留校任病理科助教。1930年至1932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攻读研究生课程,并担任助教。1932年7月至1937年6月,任湖南湘雅医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讲师。1937年至1939年于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进修,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并被接纳为爱尔兰和英格兰病理学会会员。他专门从事肝脏门静脉对内压增加的适应研究,先后发表《小肠璧间神经环肌内层的神经支配》《诞腺混合瘤起源的探讨》等论文。
为报效祖国,他拒绝了外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参加抗日战争。他先后在成都中央大学医院、昆明国立中正医学院、兰州汉中西北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等院校任病理学教授。1950年,他担任了中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为一级教授。1952年,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揭露美帝国主义发动细菌战争的罪行,他亲自参加了病理学的鉴定工作,并在国际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书上签了名,以表明他正直的科学家的良知及鲜明的政治立场。
在中国医科大学任职期间,他受东北卫生部的委托,长期领导并从事大骨节病的研究工作。在实践中,他指导《大骨节病早期病理改变》等多项科研课题,并提出了大骨节病的营养学说,对全国大骨节病的科研及防治做出了贡献。1956年国家卫生部出版的《大骨节病科研资料汇编》中刊载了他的《大骨节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一文。在他的支持下,中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曾先后为全国高中等医学院校举办了多次师资进修班,培养病理师资。李佩琳是中国民主同盟沈阳市委员会委员,还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沈阳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沈阳市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