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侃

更新时间:2024-08-13 15:43

李侃(1407-1485年),字希正,顺天府东安县(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人。正统七年(1442年)进士,步入仕途。官至山西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以刚直不阿著称。天顺六年(1462年)因母亲去世而回家,丧满后不再出仕,1485年病死家中。

人物生平

正统七年(1442年),李侃考中三甲进士。被授予户科给事中明景帝监国时,他上书建议挑选将才、招募民壮、使用战车三件事。也先逼近京师,议论者想焚掉城外的马草。李侃说敌人轻装剽劫,没有持久之心,请不要焚掉,以免再次征敛,苦及百姓。都得到批准。当时他父母在容城,李侃日夜悲泣,请假去冒险迎接回来。

景泰初年(1450年),计划登记扈从明英宗出征的死难大臣的后代。李侃因而说避难偷生的人,应该严加谴责以励臣节。皇将回来时,他与同官刘福等人说礼仪应该从厚。这建议忤逆了皇上,遭到斥问,尚书胡濙为他们解释,此事才作罢。

李侃再升为都给事中。当时正用兵,减少天下学校师儒的俸禄。李侃上奏恢复原额。户部尚书金濂违犯诏令征取租税,李侃弹劾他,使他受到司法官员审问。石亨的侄子石彪侵占百姓产业,李侃请用重法处治他,并严禁勋戚、宦官不得强夺小民,有关官员隐瞒不报的与之同罪。皇上宽宥了石亨和石彪,其他的都批准了他的请求。当时给事中敢于说话的,林聪可说是第一个,李侃倔强而有正直的名声。朝廷讨论更换太子,大臣们唯唯诺诺,李侃哭着说东宫太子没有失德,林聪和御史朱英也说不可,时人议论都认为他们很胆壮。李侃升为詹事府府丞,充续朱子纲目纂修官。

天顺元年(1457年),李侃改任太常寺丞丁外艰,改任太仆寺卿

天顺二年(1458年),朝廷重设山西巡抚,升李侃为右佥都御史担任该职,兼提督雁门等关。他上奏说:“塞北之地,与穷荒无异。不是生长其间的人,没有能够安居而对敌的。现在南方人戍守北部边疆,他们害怕风寒,一听说敌人来便发抖。而北方人戍守南疆,也不耐暑热,多潜逃回来。应令南北清勾军,各就本土补入军队,这样人情两便,而军备也得到修整。”他的建议当时没被采用。他上奏揭发巡按李杰的罪行,李杰也揭发他。查李杰的罪行得到验证,他被除名。李侃没有赃罪,得到宽宥。

天顺六年(1462年),李侃奉命考察属吏,上奏罢免了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等一百六十人。他顺便说道:“那些年龄与臣相当,不胜任本职工作的人,臣都把他们罢免了,臣也请求罢免。”诏令不许。李侃性格刚直,力整风纪,贪赃者因此敛迹。同年冬,他因母亲去世回家,军民围着他哭泣,以至于难以走动。守孝期满后,他不再出来为官,家居十余年。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九月去世,年七十有九。讣闻,遣官谕祭,当例外特赐葬。

历史评价

张廷玉:①侃性刚方,力振风纪,贪墨者屏迹;②侃事亲孝,好学安贫。

焦竑:气节方刚,论议持正,无所回挠。好学嗜书,平居手不释卷,性尤孝友事亲。

家族成员

祖父:李继本,曾任翰林院检讨。

父亲:李东,曾任行人司司副,赠太仆少卿。

子:李德恢(1446年-?),字叔恢,成化十一年(1475年)三甲进士,官至严州知府

子:李德仁,成化十四年(1478年)三甲进士,历任刑部员外郎,官至河东盐运使

史籍记载

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

国朝献征录·卷之六十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