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琼故居

更新时间:2023-07-06 03:23

李可琼故居在市区莲花路莲华巷15号,是清代官僚李可琼的宅第。楼硬山顶,面宽、进深各三间、二层,前面敞开,通面宽20.5米,通进深11.3米,底层高4.8米,上层高7.8米,建筑面积230平方米。该楼高大宽敞,木板楼面,二楼前檐廊设轩廊式卷棚顶,屋内梁架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尤以室内装修豪华考究而颇见匠心,各种精雕细刻的木雕装饰构件、设置十分普遍,而且显得高雅脱俗。

故居概况

李可琼字配修,号石泉,南海罗村人,后移居佛山,清嘉庆十年(1805)会试中进士,累官至山东盐运使。相传与其弟可端、可蕃均为妾侍所生,但同登进士,同人翰林,一时以为盛事,当地传说颇多。其家族在佛山经营银铺,相当富有,遂于嘉庆年间(1796--1820)在此地兴建宅第,其中以该楼最为突出,楼之前原有的花园和其他建筑,均为李可琼及其家族居住的宅第,今已改建,仅此楼大体还是旧貌。该楼的形制及其别具一格的设计装饰,为当地所仅见,具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89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概况

主体建筑座西南向东北,面宽五间21.23米、深进三间11.4米,占地面积230平方米。主楼硬山顶、人字山墙、平脊,二层青砖木结构,体量高大,内堂宽敞。二楼木板楼面,前轩廊式卷棚顶檐廊,屋内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大型通栏木雕装饰精美,以博古、花卉、万字卷棚顶房屋,为原布局之厨房。楼内共置有七十二个精致的百叶窗,形式不尽相同,因可调节光线和空气而著名。如二楼楼前通栏的大型隔扇,多式多样的花架、雀替及门窗装饰等,种类繁多,纹饰有博古、花卉、万字等多种。建筑形制别具一格,设计装饰为当地少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李可琼个人简介

李可琼(约1765—1846),字佩修,号石泉,南海狮山人,居佛山。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入选庶吉士,后任职翰林院编修。兄可端,弟可蕃均中进士,入选翰林,故有“同胞三翰林”之美誉。

嘉庆二十四年,李可琼出任广西思恩知府。该地少数民族杂居,时有瘟疫流行。可琼到任后,筑城修路,除疫安民,甚得人心。道光初年,升任浙江宁绍道台。所辖三府,山海综错,举凡收关税、缉盗贼、造战船、督海防等,事务尤多。在任七年,可琼悉心履任,百废尽举,并从*调来谷米,救济浙东灾民,又革除当地死不入土和沉溺女婴的陋习,整顿育婴堂,救活女孩甚多。道光八年(1828年)兼任按察使,后升任山东盐运使,任内核课税,减杂饷,锄奸商,政绩卓著。后因母亲病故,可琼解职回家守丧,不再复出。居家期间,李可琼甚关心乡里公益,诸如倡仪修筑黄鼎司围保护庄田,和疏浚佛山沙腰河等。 卒年81。

佛山莲花路莲华巷有李可琼故居。狮山华平村有李氏大宗祠,为李氏三兄弟荣归后所修建,故也称三翰祠。该祠为三进深院落式布局,前殿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盖蓝色琉璃瓦滴水,瓦脊有陶狮子。地面铺砌大方砖,天井砌花岗岩石,回廊为卷蓬顶。后殿硬山顶,穿斗式梁架结构,瓦脊灰雕石榴、花草。正门口设有花岗石雕狮子一对,极尽威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