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10 15:11
李启斌(1936-2003),天文学家,湖北宜都人。原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原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李启斌(1936——2003),天文学家,湖北宜都人。1957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随后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1958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前北京天文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1-1982年在德国马普学会天体物理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做访问学者。1985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前北京天文台)副台长,1987年5月至1998年4月连任三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前北京天文台)台长。先后于1989、1995年两度出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1985年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5、第28委员会组织委员、1990年任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1992年任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项目“天体剧列活动的多波段观测与研究”首席科学家,1994年任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1995年任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LAMOST项目总经理。李启斌在天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976年发表的论文《星系密度波的幅度与长期维持机理》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表彰。1978年李启斌利用太阳系行星起源的气体动力学理论成功解释了行星分布的提丢斯——波得定则,这项成果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这个被誉为“李启斌的解”,从理论上解释了200多年前被德国科学家提丢斯和天文学家波得发现的“提丢斯——波得定则”,说明了为什么在一个轨道上只有一颗行星,最终从气体动力学角度使“星云说”有了坚实基础。
李启斌任北京天文台台长后,大力支持太阳物理研究团队用三年时间建设了太阳磁场望远镜和2.16m光学望远镜等天文设备。1995年,李启斌开始担任我国4m级光学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项目的总经理,并亲自参与对LAMOST(现更名为郭守敬望远镜)系统中光纤定位方案和观测效率的预研究。1994年,李启斌大力支持时任副台长的南仁东,主抓贵州国际大射电望远镜项目计划(“中国天眼”)的推进工作,为国际大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奠定了基础。
2013年,国际天文学会把太阳系里的一颗小行星1997 PCI以李启斌的名字命名,为“Li Qibin”(李启斌),以表彰他在天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李启斌基金会于2019年在香港注册成立。
(一)发表的部分专业论文与著作
1.“星系密度波的幅度与长期维持机理”,《中国科学(A期)》,1976,第4期,第421页
2.“太阳系行星起源的密度波过程”,《中国科学(A期)》,1978,第1期,第84页
3.“宇宙X射线爆发源”,《自然杂志》,1981,第6期,第4卷,第448页
4.Zhou, Y.Y., Li, Q.-B. and Borner, G, Astrophysics & Space Science, 1983
5.Li Qibin (eds.), High Energy Astrophysics: Compact Stars and Active Galaxies, Proceedings of the 3r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Max-Planck Society Workshop, 1991, World Scientific
6.Li Qibin, Ma Er, Li Zongwei(eds), Proceedings of Beijing Workshop on Supernovae and their remnants, 1992,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7.Li Qibin (eds.), Frontiers of astronomy in 1990s, 1993, World Scientific
8.Li Qibin (eds.), Accretion and Jets in Astrophysic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Guo Shou Jing Workshop, 1993,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9.《九十年代天体物理学》,1996,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0.李启斌,《能源的希望: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与研究》,1997,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发表的部分科普著作与译著
李启斌先生还是位多产的科普作家,独立或与人合作撰写的科学论文和科普著作总计100多万字。发表的部分科普著作与译著包括:
1.李启斌译,《天体运行论》(序言和第一卷),(波兰)哥白尼著,1973,北京:科学出版社
2.李启斌等译,《地球自转》,芒克、麦克唐纳著,1976,北京:科学出版社
3.李启斌,《天体是怎样演化的》,1979,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4.李启斌译,《脉冲星》,史密斯著,1982,北京:科学出版社
5.《航海天文学》,1984,北京:科学出版社
6.李启斌,《星空奇观:哈雷彗星》,1985,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7.李启斌,“近百年天文学的发展及其哲学涵意”,《天文学哲学问题论集》,1986,第1页
8.李启斌,“第一代望远镜浪潮中的美洲之行”,《天文爱好者》,1995,第1期,第2页
9.李启斌,“天文发现十八法”,《天文爱好者》,1995,第4期,第2页
10.《瑰丽宇宙》,1997,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1.李启斌,《天象的启示》,1999,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2.《彩图科技百科全书•第一卷•宇宙》,2005,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吴学兵,李亦非,胡景耀,《宇宙之旅——著名天文学家李启斌文集》,2016,科学出版社
李启斌的女儿李亦非为了纪念父亲于2017年成立李启斌基金会,基金会致力于推进科学、教育、创新、发展。
2019年11月,由李启斌基金会荣誉支持的首届“天问”论坛在清华大学清华大礼堂举办,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前所长格纳德·伯纳(Gerhard Borner)教授发表致辞。
2019年11月,由李启斌基金会荣誉支持的首届“天问”论坛在清华大学清华大礼堂举办,出席首届“天问”论坛的嘉宾包括:李启斌基金会创办人、理事长、李启斌的女儿李亦非女士,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前所长格纳德•伯纳(Gerhard Borner)教授,清华大学天文系主任毛淑德教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