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2 09:26
李教授 1936 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1958年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组织师生参加全国性的汉语方言普查,历任语言教研室主任、方言研究室主任、科研处文科科长。1960年起与潘茂鼎教授共同主持福建省方言普查成果《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的编写工作。1963年讨论稿排印之后在厦门举行“福建方言讨论会”。1964年与潘茂鼎赴京,在语言所丁声树、李荣先生指导下制定《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修订计划。
1973年11月在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74年创办《汉语拼音》小报,向全国发送(后于1976年停刊)。1980年出席在武汉举行的中国语言学会和中国音韵学会成立大会,1981年受中国语言学会委托在建瓯主持举办全国方言调查训练班(建瓯班);1982年在厦门大学协助黄典诚教授筹备举办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同年在北京参加第15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期间调查闽北、闽东方言数十种,编写县、市方言志13种。1987年起招收汉语方言学硕士生,先后带领两届学生进行客赣方言34点的调查,后编辑出版《客赣方言调查报告》;与另一届学生调查福建境内双方言地区的方言,后来编成《福建双方言研究》。1988年受国家语委委托在泰宁主持举办全国方言调查及普通话培训班(泰宁班)。同年,在福州发起并主办首届闽方言研究国际研讨会。1989年评为教授。1991年发起并协助有关学者在龙岩举办首届客家方言研讨会。1992年参加发起“中国东南部方言比较研究”计划,组织中青年学者讨论有关专题,出版论文集,直到2017年还在延续。
1993年在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继续招收硕士生。199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第五批博士生导师,同年主持广东省教委立项的“东南亚华人语言研究”课题,后来召开小型国际研讨会,出版同名专著。1995年获国务院所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任暨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同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1996年带领6位博士生到粤西7个县调查了9个客家方言点,1999年出版《粤西客家方言调查报告》。1997年经教育部批准编写“九五”期间普通高校重点教材计划《汉语方言学》,2001年出版,2007年再出第二版。
1998年调回厦门大学,筹建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2000年成立并任主任。后兼任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语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00年10月,在厦门大学主持召开第三届汉语词汇学研讨会;2000年7月,在厦门大学主办第五届暑期现代语言学高级研讨班。2001年在厦门大学主办第7届闽方言国际研讨会,2002年在厦门大学主办全国汉语词汇规范问题研讨会,在武夷山主持华人地区语言规划问题国际研讨会。2003年在厦门大学主持对外汉语教学问题专题研讨会。2005年2月在厦门大学主办华人地区语文教育研讨会,9月主办第38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及方言语音历史层次问题专题研讨会。
1998年北京广播学院聘为应用语言学系名誉系主任。2005年起在该校(后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招收“语言教育”(含对外汉语教学)博士生。
闽语研究(主要作者,与陈章太合作) 语文出版社,1991,3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主要作者,与黄家教、詹伯慧、许宝华合作)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8
客赣方言调查报告(主编,与张双庆、万波、邵宜、练春招合作)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1
地名与语言学论集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1993,8
福建文化概览 (副主编,与王耀华合作)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10
福州方言词典(第一作者,与梁玉璋、邹光椿、陈泽平合作)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4,10
福建双方言研究 (第一作者,与庄初生、严修鸿合作) 汉学出版社(香港) 1995,12
方言与音韵论集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 1996,10
福建方言(福建文化丛书之一)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10
动词谓语句(东南方言比较研究丛书,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7,10
汉语地名学论稿(现代语言学丛书之一)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6
福建省方言志(副主编,主要作者) 方志出版社 1998,8
客家方言研究(主编,作者之一)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8
方言学应用研究文集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0
建瓯方言词典 (第一作者、与潘渭水合作)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12
代词 (东南方言比较研究丛书,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3
粤西客家方言调查报告(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12
东南亚华人语言研究(主编,主要作者)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1
介词(东南方言比较研究丛书,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0,9
汉语方言学(教育部重点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4.
《戚林八音》校注 (第一作者)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5
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 商务印书馆 2001.6
福州方言志(第一作者) 海风出版社 2001、7
福建县市方言志12种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7
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12
词汇学理论与实践 (主编) 商务印书馆 2001、12
汉语词汇计量研究(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
汉语方言研究文集(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6
广州话正音字典 (副主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2、7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参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10月
从方言比较看官话的形成和演变 (参编) (香港) 霭明出版社 2003年2月
台湾及东南亚华文与华语研究 (主编) (香港) 霭明出版社 2004年8月
汉语应用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厦门话的变调和轻声(加工整理) 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1962,2
厦门话的文白异读(加工整理) 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1963,2
福建汉语方言分区略说 (第二作者,与潘茂鼎等合作) 中国语文 1963,2
长汀话两音节三音节的连读变调 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 1965,2
对同音代替压缩汉字的意见 光明 日报 1977,12,2
谈谈中小学语文课的语言训练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1978年第3期
福州话语音演变概说(第一作者,与梁玉璋、陈天泉合作) 中国语文 1979,2
地名词的特点和规范 中国语文 1980,3
福州话声母类化音变的再探讨(主要作者) 中国语文 1981,3
闽台地名纵横谈 地名知识 1982,4
进一步开展汉语方言的调查 文字改革 1982,2
论汉语方言词汇差异 语文研究 1982,2
宁德碗窑闽南话二百年间的变化(第一作者,与陈章太、游文良合作) 中国语文 1982,5
论闽方言的一致性(第一作者,与陈章太合作) 中国语言学报(创刊号) 1983,4
闽西北方言来母字读S-的研究 中国语文 1983,4
闽方言和苗壮傣藏诸语言的动词特式重叠 民族语文 1984,1
自闽方言证四等韵无-i-说 音韵学研究(第一辑) 中华书局 1984,3
关于多音字精简问题 文字改革 1984,2
《八音定诀》的初步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1984,4
地名中的古音 语文研究 1985年第一期
古全浊声母闽方言今读的分析 语言研究 1985,2
澳腰莆田方言岛记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85,2
论闽方言内部的主要差异(主要作者,与陈章太合作)中国语言学报(总第二期)1985,10
地名的分类 地名知识 1985,3
闽南方言的“有”和“无” 福建师范大学 学报 1986年第二期
略论语言人类学的一些课题 人类学研究(试刊号,厦门大学) 1986,2
在方言复杂地区加速推广普通话 语文建设 1986,6
地名中的同形异名和同名异形 地名知识 1986年第8期
地名的语词特征 《地名学论稿》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11
海南岛的迈话(主要作者,与黄谷甘合作) 中国语文 1987,4
考求方言词本字的音韵论证 语言研究 1988,1
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1988,2
论普通话的普及和规范 语文建设 1988,2
“赣方言”,“汉语方言词典”,“《闽音研究》”三篇 《中国大百科全书 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3
闽方言和普通话语法的主要差异 《语海新探》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8,9
论地名的符号特征 地名知识 1989,1
闽南方言的“相”和“厮” 方言 1989,4
闽台地名通名考 《地名学研究文集》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
声调对声母的影响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0,1
建瓯话的声调 中国语文 1990,2
“操”的读音谈到语音的避讳 中国语文通讯(香港)1990,3
推广普通话与语文教学问题 语文建设通讯(香港) 1990,7
通名丛议 地名知识 1990,2
地名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在华东地区地名工作研讨会上发言 《地名知识》1991年第2期
闽方言的韵书 地方文献史料研究丛刊(2)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1991,3
两种少见的声调演变模式 语文研究 1992,2
福建方言的文化类型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2,2
语言的社会类型学研究 语文建设通讯 (香港) 1992,3
闽南方言和印尼语的相互借词 中国语文研究(香港)1992,5
闽粤方言的“阳入对转”派生词(与张双庆合作) 中国语文研究(香港)1992,5
福建境内的两种双方言现象(第一作者,与万波合作)《汉语双方言》 汉学出版社 1992,8
沙县志?方言志 中国科技出版社 1992,4
关于各类地名图书的分工和协调 《地名图录典志编纂论文集》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1992,11
口语和口语的训练 语言文字应用 1993,1
客家方言本字考 《客家学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2
闽台方言与闽台文化 《同源同根,源远流长》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3,10
南安县志?方言志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3,10
跳出汉字的魔方——40年汉语方言研究的重大突破 《中国语文研究40年纪念文集》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10
晋江市志?方言志 上海三联书店 1994,3
方言区语文课的普通话口语训练 《语言文字规范化与语文教学》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4,8
浦城县志?方言志 中华书局 1994,9
建阳县志?方言志 群众出版社 1994,9
武夷山市志?方言志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4,9
从客家方言的比较看客家的历史 《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 香港中文大学1994
潮州方言语音的演变(与李竹青合作)《潮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9
方言与文化的宏观研究 暨南学报 1994,4
《漳州方言研研究》序 纵横出版社(香港) 1994,10
闽南方言地区的语言生活 语文研究 1995,2
山登绝顶我为峰——《语坛争鸣录》序 1995,5
提倡方言地区语言生活的调查研究 关系 语文建设通讯 (香港) 1995,9
从词汇看闽南话和客家话的关系 《第一届台湾语言国际研讨会论文选集》
文鹤出版公司(台北) 1995,4
客赣方言的入声韵和入声调(主要作者,与张双庆合作),一种改良的调类的标调法 (两篇)
《吴语和闽语的比较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5
论闽方言的文白异读 《第三届闽方言国际会论文集》 《中国语文研究》(香港)1995
《普通话基本功训练教程》序 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5 ,9
《南雄珠玑方言志》序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5,10
姑嫂塔与回头山——地名的文化蕴涵漫议 语丛(澳门) 28 1995,12
评《台语与国语字音对应规律的研究》 《国际中国语言学评论》 第一期(香港)1996,1
说“八” 中国语文 1996,3
泉州方言的体 《动词的体》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1996,4
言传与意会 《语言与传意》 海峰出版社(香港) 1996,6
永存的怀念和鞭策 《曾世英纪念论文集》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6,7
闽粤琼闽语词汇比较研究(第一作者) 《第四届国际闽语研讨会论文集》 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6,8
《海南村话》序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11
在新的适应中改善—97后香港语文生活展望
《1997与香港中国语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香港中文大学 1996,12
语文教学与方言调查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12
论音义相生 暨南学报 1997,3
略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 学术研究 1997,9月号
广州话常用词里的几种字音变读《第五届国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暨大出版社1997.7
前言,泉州方言的动词谓语句 (两篇) 《动词谓语句》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0
《华夷通语》研究 方言 1998,2
客家方言与客家的历史文化 嘉应大学学报 1998,2
也谈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 语文建设 1998,5
《福州方言俗语歌谣》序 《福州方言俗语歌谣》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3
闽西客家方音的异同 《客家方言研究》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8
琉球方言中的闽方言借词 ——中琉文化交流的见证 《方言学应用研究文集》
为语文规范化奋斗 《方言学应用研究文集》
语文建设。推广普通话。语文教学——在香港语文学会的演讲 《方言学应用研究文集》
语音演变规律和语音教学 《方言学应用研究文集》
口语教学三题 《方言学应用研究文集》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
论汉语方音异读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年第1期
前言,闽南方言的代词 (两篇) 《代词》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3
闽粤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征 暨南学报 1999,6
晋南关中的全浊送气与唐宋西北方音(第一作者,与辛世彪合作) 中国语文 1999,3
香港沙头角新村的福佬话记略(第一作者,与张双庆合作)《第五届国际闽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4
论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 语言研究 1999,1
论汉语方音的区域特征 中国语言学报 总第9期 (1999,7)
《梅州市梅县区方言语法论稿》 序 语文研究 1999,1
《闽南方言与古语同源词典》序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9,4
方言学必须加强应用研究 《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 华文教学出版社 1999,12
马来西亚华人的语言生活及其历史背景 〈东南亚华人语言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南洋客家人的语言和文化 (同上,2000,1)
印尼苏门达腊北部客家话记略 (同上,2000,1)
浅谈教师语言的再教育 (与关湘合作) 《教师在职进修与终身教育国际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2月
福州话声母类化的制约条件 厦门大学学报 2000第1期
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 语文研究 2000年2—3(连载)
谈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兼评《汉语方言大词典》 辞书研究 2000,4
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 《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2
《乐昌土话研究》序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9
我与汉语方言 中国文学报(日本京都大学) 2000。
二十世纪汉语方言学的经验值得总结 语言研究 2001,1(总42)
汉语和汉字的关系论纲 语文世界 2001,第一期
华文教学中的基本字集中教学法刍议 海外华文教育 2001年第二期
论汉语方言特征词 中国语言学报(第10期) 商务印书馆 2001,4
闽南方言的结构助词 语言研究 2001,第2期
《闽南方言、漳州话研究》分序 , 《渡江书十五音》导言
《闽南方言漳州话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5
官话方言后起的特征词 语文研究(与吴云霞合作) 2001,4
普通话训练与测试(导言,词汇)《福建普通话训练与测试》 语文出版社2001,9
谈谈词汇的比较研究 《词汇学理论与实践》 商务印书馆 2001,12
论闽台两省方言和文化的共同特点 (与钱奠香合作) 语言文字应用2002,2
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5
论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 厦门大学学报2002,5
官话方言特征词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所收方言词为例 (与刘晓梅合作) 语文研究2003。1
吴语闽语的“女、许、驶、母”及其他-—读潘悟云新作《三等读入二等的语音 》有感
《吴语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1月
词汇规范问题漫议 汉语学报 第四期 2003年3月
关于语言教育的改革 云南师大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版 2003年3月 后收入《潮声》
——厦门大学人文演讲录,黄山书社 2003年12月
方言与地域文化 《潮声——厦门大学人文讲演录》 黄山书社2003年12月
闽南方言的否定词和否定式 中国语文研究 2003年第二期 2003年月出版
《渡江书十五音》导言 《渡江书十五音》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年9月
中西学术的融合与创新——论20世纪的汉语音韵学与汉语方言学 (与刘镇发合作) 语言科学 2003年9月
汉语方言学在语言学上的意义(与刘镇发合作) 深圳大学 学报 2003年第四期
透视中国东南 厦门日报 2003年报12月6日 C7版
文言 白话 普通话 方言 语言文字应用 2003年第四期
从闽语的“汝”和“你”说开去 《方言 》2004年第一期 ,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年第5期
晋语读书札记 语文研究 2004年 第一期
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 《词汇学理论与应用》 商务印书馆 2004,2。
《宋元期间方言分布》、《清初方言分布》(地图及说明) 《福建省历史地图集》,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4月
华人地区语言生活和语言政策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汉语义位”吃”普方古比较研究(与解海江合作) 语言科学 3卷3期 2004,5.
又 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 2004.7.
海南闽语声调的演变 (与符其武合作) 中国语文 2004年第4期
试析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词本位”(与何颖合作) 海外华文教育 2004年第2期
闽方言的价值及其研究方向(代序) <闽方言研究专题文献辑目索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
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与杨吉春合作)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东南方言语法对普通话的影响四种(与刘晓梅合作,第二作者) 语言研究 总第57期 2004年12月
东南方言与东南文化论纲 东南学术 2004增刊 2004。12。20。出版(总第180期)
关于语言教育的改革 《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
百年中国语言学的两度转型 学术研究 2005年第1期 新华文摘 2005年第9期 转载
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 泉州师院学报 2005年第1期
略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两个原则(与吴茗合作)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5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5年第5期转载
关于建立言语学的初步构想 《言语与言语学研究》 崇文书局2005年8月
关于东南方言的”底层”研究 民族语文 2005年第5期 1-----15页
客家的历史、文化和语言 《华南客家族群追寻与文化印象》 黄山书社 2005年12月
文化自觉与语言教育 <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 2005年3
闽语的“囝”及其语法化 南开语言学刊 2005年第1期(12月)
永安方音的内部差异(与邓享璋合作) 集美大学学报 2006年第二期
中古全浊声母字闽方言今读的历史层次(与邓享璋合作) 暨南学报 2006年第3 期
词汇系统在竞争中发展 《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三) 商务印书馆 2006年3月
《祖堂集》的动态助词研究 (林新年著)序 ,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4月
《醒世姻缘传》及明清句法结构历时演变的定量研究(李焱著)序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
厦门方言词汇一百多年来的变化——对三本教会厦门话语料的考察(与徐睿渊合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关注汉语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的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
虚化的终极:合音——以烟台方言若干虚成分合音为例(与张占山合作)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
教材语言三议(与徐睿渊合作) 汉语学习 2007年第3期
对双语教学的几点理解 山西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
绕开汉字走,还是缘着汉字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5期
闽南话的几个虚字眼儿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
再说广州话“听日”和“琴日”及词汇音变 中国语文 2007年第5期
汉语反义复词研究(杨吉春著)序 中华书局,2007年1月
中国语言学的转型和当代任务 《大一课堂》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
汉语亲属称谓研究(胡士云著)序 商务印书馆,2007年7月
《闽北方言研究》(潘渭水)序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年9月
论汉语方言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学术大系(下)》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7年11月
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学术大系(下)》,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7年11月
汉语方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汉语方言的接触与融合 汉藏语学报 2008年第2期
客家方言的“不对应词” 《客语纵横》——第七届国际客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 2008年11月
汉语方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08年第2期
再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 闽台文化研究 2008年第3期
《琼北闽语词汇研究》序 符其武:《琼北闽语词汇研究》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1
《普通话九大簋》序 香港中文大学普通话教育研究及发展中心,2008,9
汉语的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 《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四)》 商务印书馆,2008,9
福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历史,现状与思考) (第九章,方言)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委员会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9
再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 闽台文化交流 2008.3 (漳州师院)
李如龙先生访谈录 《涌泉集---李如龙教授从教五十年纪念文集》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8,11
论大语文教育 (与吴茗合作) 汉语学报 2008年第四期(11月)
香港福佬系的方言 (与张双庆合作) 中国语文研究 2009年第一期(3月)
汉语和汉字的互动与和谐发展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2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9年第七期转载
汉语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大有可为——喜读《汉语方言地图集》方言 2009年第2期
论汉语的单音词 语文研究 2009年第2期
论汉语和汉字的关系及其相关的研究 《经典与理论——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II)》 2009年5月
关于客家方言研究的若干问题 《客家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论汉语和汉字的关系及相关的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年第4期(7月10日) 9-17页
语汇学三论 《汉语语汇学研究》温端政、吴建生主编,商务印书馆 2009年7月
论汉语方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中国语言资源论丛(1)》商务印书馆,2009年9月
音韵与方言结合的光辉典范 ——自《汉语音韵讲义》缅怀丁声树先生 《学问人生 大家风范——丁声树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商务印书馆,2009年10月
再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 《首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社,2009年11月
汉语方言学这片热土—《汉语方言研究文集》(代序)《汉语方言学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
论“不对应词”及其比较研究 《汉语方言学研究文集》 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
声韵调的演变是互制互动的 《汉语方言学研究文集》 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
濒危方言漫议 《南方语言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12月
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 序 《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万波) 商务印书馆 2009年12月
罗杰瑞先生对汉语方言分区的贡献 《罗杰瑞先生七秩晋三寿庆论文集》余霭芹、柯蔚南主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出版,2010年6月
论对外汉语基础教材建设 海外华文教育 2010年第2期(6月15日)8-15页
量词”张”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 (与孟繁杰合作) 中国语文 2010年第5期(469-476)
论汉语词汇的多元系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
词价研究与汉语词汇知识的深度习得(与苏向丽合作)语言文字应用 2011年第2期
从方言和地域文化看海峡两岸的文缘(与林天送合作)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学导入 国际汉语学报 2011年3月
华语的研究和华语的教学 海外华文教育 2011年第1期
从英汉词汇对比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于海阔合作)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谈规范意识——兼评两部规范性辞书 辞书研究 2011年第3期
量词“片”的语法化(与孟繁杰合作) 语言研究 2011年第3期
论混合型方言——兼谈湘粤桂土语群的性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05期
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年第5期
繁简字并非两岸语文鸿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09-10
关于方言基本词汇的比较和方言语法的比较 汉语学报 2012年第3期
论对外汉语的阅读教学 国际汉语学报 2012年第1期
闽语的“卜”和“挃”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黄典诚先生对音韵学的重要贡献 古汉语研究 2012年第4期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材几个问题的探析(与于海阔合作) 民族教育研究 2012年第6期
海外汉语方言研究的新视野——读《全球华语词典》辞书研究 2013年第1期
辞和辞的研究 李如龙 国际汉语学报 2013年第1期
论语言接触的类型、方式和过程 青海民族研究 2013年第4期
关于宾语前置 汉语学报 2013第4期
社会语言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发 国际汉语学报 2013年第1期
汉语特征研究论纲 语言科学 2013年第5期
略论官话方言的词汇特征———官话方言词汇论著读书札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2期
衡山方言的轻重音及与其有关的变调 (与刘娟合作)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年第3期
论方言特征词的特征——以闽方言为例 方言 2014年第2期
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光明 日报 2014-12-08
略论汉语的字辞构造特征 李如龙 国际汉语学报 2014年第2期
新界客家话百年接触演变的启发 李如龙 龙岩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
从语音特征出发设计语音教学 李如龙; 陈瑶 学术研究 2015年第3期
汉字的发展脉络和现实走向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
演化与接触,系统与特征——再论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 国际汉语学报 2015年第六卷第1辑
从《龙岩方言词典》看龙岩话的特点和研究价值 龙岩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
华人地区的语言教学与教学语言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6年02期
《方言与音韵论集》收录了他在方言学与音韵学方面的重要论文 32 篇,先后获“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 1998 )、“教育部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 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