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发

更新时间:2023-06-27 16:16

李家发(1934年3月~1953年7月13日),又名春生,安徽南陵(泉塘乡)人,明朝著名开国将领李文忠的22世孙。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一次敌机空袭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朝鲜群众抢救衣物和粮食。他在战地练兵和修筑工事中成绩突出,荣立2次三等功。1952年冬任通信员,英勇机智地穿梭在敌人的炮火中,被誉为“铁腿通信员”。1953年7月,李家发所在的连队主攻敌人扼守的轿岩山。在攻占主峰的战斗中,为了给受阻的部队扫清前进障碍,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地堡机枪眼,壮烈牺牲,年仅19岁。1953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李家发追记特等功,授予其“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12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追授李家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授予其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人物生平

1934年,李家发出生在安徽省南陵县龙泉乡(现为家发镇)岩虎村一个贫农家庭。李家发8岁开始帮地主家放牛,12岁帮地主打短工。

1948年,李家发的父亲掩护一名名叫张华的游击队员住在家中,李家发受张华的影响,萌生了参加革命的想法。

1949年4月,南陵解放,李家发积极参加村里支前工作。

1951年6月,李家发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并入朝作战,任第67军199师595团1连战士。

赴朝鲜期间,李家发在一次美机空袭期间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朝鲜群众抢救衣物和粮食。李家发参加了志愿军的战地练兵活动,经过不断地苦练和专研,在实弹射击考核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52年10月,李家发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2年12月,李家发所在部队奉命驻守庆岘山,他担任排里的临时通讯员。通讯员的任务是每天由庆岘山腰到玉女峰前沿班送信,从庆岘山腰到玉山峰要通过一片200多米的开阔地,敌人每天要向这片开阔地倾泻数以千计的炮弹,任务极为艰危,但李家发凭借其勇敢机智,每次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1953年7月,志愿军发起夏季反击作战,李家发随部队参加此次作战。7月13日夜,李家发所在排担负攻击轿岩山116高地任务。在战斗中,主动担负爆破任务的李家发连续炸毁“联合国军”多个火力点,他自己也身负重伤而昏迷。李家发苏醒后,发现志愿军攻击部队由被一个暗堡火力压制,攻击部队虽多次组织爆破但都因为敌人火力凶猛而未能成功。此时李家发不但身受重伤,并且手上已经没有可以炸毁暗堡的武器,为掩护志愿军攻击部队,他毅然爬向暗堡,靠近暗堡时,挺身而起,以胸口堵住暗堡射击孔,英勇牺牲,年仅19岁。因李家发的英勇献身,志愿军也得以顺利攻占轿岩山阵地。

人物荣誉

在志愿军战地练兵期间,李家发在考核实弹射击时,三枪打中27环,成绩优秀,被选送到团训练队学习特等射击。学习结业前实弹射击,他五枪中靶心,荣立三等功,受到团首长表扬。

在修筑工事时,李家发因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

1952年12月庆岘山作战期间,担任临时通讯员的李家发表现出色,被誉为“铁腿通讯员”。

1953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认李家发为“黄继光式英雄”、追记特等功臣,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追认为中共党员。

1953年12月1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李家发为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人物亲属

李家发父亲名叫李建臣,母亲名叫戚元香。

人物纪念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轿岩山地区人民将李家发牺牲地附近的一条街命名为“家发街”。

1956年2月,为纪念李家发烈士,南陵县将烈士故乡泉塘乡改名为家发乡(后为家发镇),并在县城西郊马山嘴修建了李家发烈士纪念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