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30 13:09
李岏(1528年/1529年—1547年),字子瞻,又字公友(一说为号),朝鲜王朝第11代国王中宗李怿庶六子,母为熙嫔洪氏,封凤城君。朝鲜明宗初卷入乙巳士祸而被流放,两年后受良才驿壁书之变连累而被赐死。朝鲜宣祖时平反,朝鲜英祖时追赠谥号“懿愍”。
李岏生于嘉靖七年(1528年)四月初九日(一说1529年),生母是熙嫔洪氏,外祖父是靖国功臣洪景舟。长大后娶礼曹正郎郑惟仁之女,而郑惟仁的祖父就是中宗朝名相郑光弼。因此他的母家和妻家都可以说有雄厚的背景。李岏本人也“性颇聪睿”“性行开悟”“幼有美质”,深得父王中宗疼爱,常常置于左右,因此他被认为“异于诸王子”“在诸王子中最为贤明”,可谓鹤立鸡群。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一月,中宗升遐,李岏极其悲痛,看到的人无不赞叹其诚孝。世子李峼继位,是为仁宗。仁宗不仅没有任何生育,而且多病,难以久坐王位。仁宗无嗣而薨的话,第一顺位继承人就是他的异母嫡弟庆原大君李峘(中宗第二继妃文定王后所生)。然而,当时朝中已分化为大尹派(仁宗母舅尹任为首)和小尹派(庆原大君母舅尹元老、尹元衡为首),大尹派自然不乐见庆原大君接班。于是在仁宗病重期间,仁宗的舅舅尹任私下提出“择贤之说”,即在宗室中“择贤而立”,作为仁宗的继承者。虽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尹任想立的就是李岏,但李岏在中宗诸子中公认最贤,在“择贤之说”走漏后成为惹来杀身之祸的祸根。甚至他在中宗丧礼上的悲痛表现,也被怀疑为在尹任指使下博取人心的作秀之举。
尹任还没来得及将“择贤而立”的构想付诸实施,仁宗就薨逝了,仓促之间,只能由庆原大君继位,是为明宗。明宗继位不久,小尹派首领尹元老先被大尹派攻击并流放。一个月后的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八月,小尹派的尹元衡就通过其妾郑兰贞进宫向文定王后控诉尹任的逆谋,于是文定王后下密旨于尹元衡,让小尹派群臣于八月二十二日进宫弹劾尹任。八月二十八日,传旨赐死尹任、柳灌、柳仁淑三臣。九月初一日,受到小尹派指使的京畿道观察使金明胤(洪景舟的女婿)又上书告变,揭发尹任之前想拥立的就是桂林君李瑠,舅甥二人早已勾结,而凤城君李岏虽然没有与尹任勾结的迹象,但也可能是尹任想要拥立的对象。于是事态扩大化为一场腥风血雨的大狱,尹任的女婿李德应、尹任之妾终伊、尹任之子尹兴义、宫人黄顿一、尹任的婢女毛麟等人供认尹任有立凤城君的想法,并在仁宗病危时试图让凤城君入侍,以便传位。此后,尹任的另一“择贤”对象桂林君李瑠(尹任外甥)被凌迟处死,而凤城君李岏则未被处置。其后小尹派请求处置李岏,文定王后表示尹任的真意是想立李瑠而非李岏,又说李岏是由她抚养的,“视同己出”,拖了整整一年。直到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九月十二日才将李岏削爵流放江原道蔚珍郡,行至平昌生病,便就地养病,以平昌为配所。
李岏到平昌后,以为文定王后必然能保全他,便买府田地、营产业,作好了久居的打算。文定王后也规定春秋各给米三十石、大豆二十石、绵绸五匹、布十匹以及其他生活物资。一年后,发生良才驿壁书之变,小尹派由此断定尹任余党仍在活动,一方面处死宋麟寿、李若冰、林亨秀等人,一方面要求将李岏处死,以断尹任余党的念头。闰九月十六日,文定王后宣布“勉从朝廷之议,围篱安置,使之自处”。九天后,李岏在配所接到这个旨意,随即自尽。死后即恢复官爵,又在小尹派的请求下收回成命。
江原道一带人民都很同情含冤而死的凤城君李岏,他的棺材被抬离平昌时,百姓“莫不流涕”。后来又有一巫堂自称李岏魂魄附体,将要还京,于是三陟人设立祠堂来奉祀,后移至江陵和横城。
隆庆四年(1570年),朝鲜宣祖应领议政李浚庆请求,为凤城君李岏平反,并将成宗庶子景明君之孙李健过继给李岏为嗣。雍正十年(1732年),朝鲜英祖赐谥“懿愍”。葬于杨州乾川面(今韩国京畿道南杨州市真乾邑)洪景舟家族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