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2 09:03
《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中国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编著。作者分管中国教育线达十多年,比较清楚中国美育教学的现状,而其本人又很喜欢音乐,一直希望优秀的音乐能让更多人所熟悉、欣赏。于是,作者在离开工作岗位后,为了完成“普及优秀音乐”这个多年的夙愿,而创作了该书。
《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李岚清编著。作者曾经担任国务院两届副总理、分管全国科学教育文化工作达10年之久。该书是作者前作《李岚清音乐笔谈》(欧洲经典音乐部分)的姊妹篇,主要是以纪传体形式,展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但是,书中只涵括狭义的音乐部分,没有包括戏剧音乐、曲艺音乐等;而即使是音乐部分,也主要介绍作曲家,而没有词作家、演奏家、演唱家,以及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等。
《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全书约45万字,主体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18位杰出音乐家的人生和音乐故事立传,再现他们走向成功的音乐历程,解析他们经典作品,并简要介绍了相关的70多位音乐家或文化名人,约略介绍中国现代音乐史的简单发展概貌。《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卷首有“作者与编辑的对话(代序)”1篇,阐明该书创作背景及相关情况;书后有附录3篇及“出版者的话”1篇,内容包括作者创作的音乐作品介绍、该书出版情况等。
《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配有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其中很多图片、资料属于初次公开发表。随书还附有音乐光盘(CD)两张:CD1,收录了书中选介中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家的14首经典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作者演唱的李叔同作品《送别》以及赵元任作品《教我如何不想他》;CD2,则收录了作者录岚清作词或作曲的音乐作品6首。
据《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卷首《作者与编辑的对话》一文,作者是在前一本书《李岚清音乐笔谈》畅销之后,应出版社及读者的建议下,才继续撰写《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的。作者自言撰写这本书,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读者的热情使作者很感动,作者将之当成鼓励和动力;第二,作者不但 喜欢欧洲经典音乐,也热爱中国音乐,在前书《李岚清音乐笔谈》脱稿后,作者有了充足的时间,于是集中精力用了三年多的时间,边研究边撰写这本书;第三,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想引起人们对中国音乐的兴趣,普及美育知识。
《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的介绍的都是近现代音乐家及音乐作品,作者主要是考虑到:虽然中国古代音乐有悠久光辉的历史,也是发明记谱方法较多的民族,但是“近几百年来,中国的音乐发展很慢,由于记谱方法的不统一,除古琴等少数音乐文化遗产外,流传下来的也比较少”,加上作者觉得自己知识积累所限,“要完成一部有关中国古代音乐的著作,尤其是作为一本普及性的读物,无论在可能性和必要性方面,都难以做到。”因此,才选择近现代新音乐范畴。而这些作品“在中国音乐史上有里程碑式的特殊意义,使中国的音乐开始走上一条既吸收其他民族先进音乐文化成果,又富有中华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值得推介。
《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是以“纪传体”为写作方法,类似《史记》,这是基于作者希望让“读者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梗概”的念头。但书中只是涉及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狭义的音乐部分,没有包括戏剧音乐、曲艺音乐等;而这音乐部分,也主要写作曲家,而没有写词作家、演奏家、演唱家,以及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等。因此从音乐史角度来看,并不完整。对于此,作者自言是从普及出发“难以面面俱到。况且对戏剧和曲艺,虽然喜欢,但了解不深”。
在作品预期受众方面,作者称这本书与其他专业书籍的主要区别是读者对象不同,其主要对象并非一定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因此作者并未偏重于从学术层面的教学和研究介入、从音乐分析和理论角度来介绍人物;而是“从通俗、传奇和趣味的角度,来介绍那些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有特殊贡献的作曲家,同时也涉及到音乐分析等方面”。但该书与专业书籍有“共同遵循的原则”,即是“史实的可靠性”。
在主体内容的遴选上,作者选择音乐家的标准主要有二点:第一,在中国近现代新音乐领域有突出贡献,并对中国近现代新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出生在1912年(含1912年)以前,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就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都已经去世。作者自言“对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出重要贡献的作曲家还有许多,但由于篇幅有限,不能把他们列入列传,只能用较少的文字介绍他们的贡献”。
人民网、新华网对《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新书推介及评价:《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作者李岚清以亲切朴素的叙述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18位杰出音乐家的丰富人生和鲜活生动的故事,再现了他们历经艰辛走向成功的曲折音乐历程,解析了他们创作的优美动听、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并简要介绍了相关的七十多位音乐家或文化名人,展示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生动和辉煌。《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不仅具有丰富详尽的史实、生动有趣的故事,而且配有大量图片、资料,其中不少图片、资料是还是首次公开发表,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该书还附有音乐光盘(CD)两张,一张收录了近现代音乐家的14首经典音乐作品,另一张收录李岚清同志作词或作曲的音乐作品6首,李岚清同志还特别演唱了《送别》和《教我如何不想他》,通过这些音乐作品,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中国近现代经典音乐的无穷魅力,也能体会到一位年逾古稀的原国家高级领导人对音乐的由衷热爱。作为一部既继承传统文化又具有清新时代气息的音乐普及读物, 它会引领读者走进中国民族音乐的百花园,表达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尚追求。《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一书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典范,对于普及高雅艺术、提高全民族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发行后反响很大,新华网、人民网等权威主流媒体皆有宣传推介或评价、选载。《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首发式暨2009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幕式2009年3月29日下午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中国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宣部出版局以及有关部委的领导出席了仪式,参加活动的有北京、天津两地高校校长代表,有关艺术院校和中央艺术院团负责人以及北京大学生代表共1600余人。在首发式上,李岚清做了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的专题讲座,并在专题讲座结束后,给高校校长代表和高校学生代表签名赠书。此外,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在开幕式上演出了《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中评介的部分曲目。
关于《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的出版座谈会、研讨会、音乐讲座、演讲等,也在全国若干省市陆续展开,这些互动活动,每到一处都是引起广泛的关注,热烈反响。
如2009年5月21日,“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专题讲座暨音乐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等,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徐荣凯等和音乐艺术界人士、南艺师生一起聆听了讲座和音乐会。如2009年6月13日上午,“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专题讲座暨音乐会”在福州福建大剧院举行。江苏省领导卢展工、中国文化部原副部长赵维绥等和福建省音乐界、书法篆刻界代表,高校师生代表一千余人一起聆听了讲座和音乐会。讲座中,李岚清围绕中国近现代音乐这一专题,历数一个个闪亮耀眼的音乐名人,描绘中国近现代音乐的璀璨和辉煌;讲述音乐给予人的营养,谈音乐的教化、沟通和激励作用;并有深情吟唱,与受众共同品味艺术的无穷魅力。
李岚清,1932年5月生,江苏镇江人,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大学文化。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1981年至1992年,历任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政府贷款办公室负责人,对外经济贸易部外资管理局局长,天津市副市长兼市委对外经济贸易党工委书记,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副主任等。1993年3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同年6月任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组长。1994年任全国外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1995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1998年任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
李岚清主要作品有《李岚清教育访谈录》、《李岚清音乐笔谈》、《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音乐·艺术·人生》、《原来篆刻这么有趣》、《李岚清篆刻艺术俄罗斯巡展作品集》、《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