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30 05:21
李志伟,男,1973年生于北京。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作品以童话为主,主要从事童话、科幻、魔幻等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主要作品:开心学校,糊涂大侦探,童话镇等。
李志伟,男,1973年生于北京。在四川江油县生活至小学二年级,对四川的山水留下美好印象。1982年随父母调至安徽合肥,1991年以高分考入全国重点工科大学,所学专业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995年毕业后分配到江阴夏港电厂,因不满电厂呆板无聊的生活,1996年辞职,回合肥当自由撰稿人,开始全面创作童话。1997年参加鲁迅文学院第一期儿童文学作家班,荣幸地成为“黄埔一期”学员。1998年随女友到江苏无锡落户,在高中教物理。2001年再次辞职,安心写作。
作品以童话为主,创造了“李大奇”、“刘佳佳”、“懒蛋博士”、“糊涂大侦探”、“小嘎巴豆”等众多形象突出的童话人物。童话以热闹、幽默为主,现代感极强,屡获读者好评。李志伟的童话与80年代单纯热闹的童话不同,某些作品中含有极深刻的人性反思。除了童话,还创作了大量的少年科幻小说,多以中、长篇为主,还出版过一本15万字的长篇校园小说。同时参与动画片的编剧工作,包括《没头脑和不高兴》、《蓝猫数理化》、《水浒传》等。
已在全国报刊发表短篇800多篇,出版作品24本,包括《玩具爸爸》、《爆米花马戏团》、《克隆风暴》、《智慧基因》、《网络大盗》、《霹雳果传奇》、《天使之怒》、《童话镇——失落的童心》、《大学的月亮》(小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李志伟童话酷”四卷,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李志伟系列童话”四卷等。作品多次入选“中国最佳童话”,以及各种选集。曾在一年内囊括儿童文学三大核心刊物的年度优秀作品奖,还荣获第三届儿童文学俊以奖、台湾第十届九歌现代儿童文学奖等。
现远离工作和尘嚣,在风景如画的太湖边写作。
太湖边的快乐狂想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李志伟 李学斌
在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中,李志伟是一头特立独行的鹿。
和儿童文学青年一代中,许多人中文系科班出身,甚至拥有儿童文学专业硕士、博士学历不同,志伟出道前接受的是地地道道的工科教育。可是,他却闲庭信步般将儿童文学“玩”得很转。且不说他数一数二的创作数量,单就童话、小说、故事等体裁;科幻、魔幻、侦探等题材一一涉猎、无所不能这一点来说,在儿童文学中,也几乎是无出其右者了。
志伟的儿童文学天分还表现在日常生活里。人说儿童文学作家,本质上都是孩子。志伟似乎更是如此。志伟是个大玩家。据说,他对网络游戏的熟悉程度,完全不在专业人士之下。不管哪一款最新流行的游戏软件,或者玩法,他都了如指掌。不止如此,他对一切在孩子中间流行的新鲜事物,都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好奇。这让他笔下的素材和构思总是维持着一种鲜活的样态,也让他的心灵始终与孩子们的生活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鲁迅文学院的时候,志伟是乒乓王子,看他人高马大,打球动作又那么舒展,于是大家盛传,他是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出身。有天向他求证,他说;什么呀,我原来是打篮球的。一个打篮球的,却把乒乓“玩”得如此出神入化,可见,志伟的确会玩,触类旁通的悟性可谓不凡。
当然了,最能体现志伟天分的,还是他的作品。读志伟作品,常常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他写童话、写小说,写科幻,写魔幻,也像他“网飙”、“打球”一样,跟“玩儿”似的。这不是说他写作态度不严肃,游戏文学,而是他编制故事那种游刃有余的状态和驾轻就熟的才情,常常让人赞叹。他似乎能从花鸟鱼虫任何角度,天上人间各个层面引发故事,而且,他的故事里,主人公常常上天入地,时空穿梭,奇思妙想不断。读志伟的作品,时时感觉他的才思如奔涌而下的河流,有时尽管因流速过快,无暇停顿筛选,不免泥沙俱下,但那种滔滔不绝,摧枯拉朽的气势是让人惊憾的。看志伟的作品,你不用担心故事会枯竭,想象会衰退,更不必存李郎才尽的杞人之忧。他的才思,正如同夏日里雪域高原消融的冰水,总是源源不断的。
几年前,我曾应邀写过他的评论。那是一套他和别人合作的魔幻小说。那时,《哈利·波特》刚刚在中国登陆,文学界魔幻之风肆虐一时。记得最初拿到四本一套的“校园魔幻”时,很为志伟捏一把汗。我担心自己读到的又是似曾相识的“魔法学校”和“女巫”“飞天扫帚”一类。可是,实际的阅读过程大出我的所料。他以网络游戏为素材结构的故事着实让我惊艳了一把。书中,志伟让主人公在现实和虚拟中自由穿行,也让人性和成长在不同的时空里逐渐裸露、呈现。当时,我一口气读完,掩卷之后,是由衷的赞叹。那种阅读感觉,后来都写进了那篇题为《再造幻想之门》的评论里。
由此,我也得出一个结论,志伟是天分很高的儿童文学作家。
其实,生活里,志伟也是个很童话的人。为人处世,有很孩子气的一面,少世故,不圆滑,从来不藏否自己的好恶。尤其在感情上,在与人交往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这在一些人情练达,时世洞明的人看来,未免有些幼稚,不成熟。而我却以为,这恰恰是志伟的可爱之处。这一点和他作品中超凡的想象力是息息相关的。
前不久,志伟特为我主编的《读友》杂志写来了一篇童话《狂想牧场》。我一看,哈,果然是狂想。典型的李志伟风格。别人想编也编不出来。三个小章节分别为“牧鱼”、“牧鸟”“牧人”,还没等看完,我就笑翻了。故事里,有这样的细节:“作家久久木拿出牧笛一吹,鱼群就排着整齐的方阵,哗哗哗地游进鱼库!”如此异想天开,恐怕也惟有志伟可以做到。
善于狂想的李志伟许多时候却是个腼腆的人。有些不苟言笑,有些沉默寡言,有些忧郁落寞。这样做派和他作品中的神采飞扬大相径庭。虚拟世界里,借助于主人公和故事,他的聪明才智和俏皮话汩汩滔滔川流不息。而到了现实生活里,他常常却深沉得让人“生疑”,有时甚至还有些“呆滞”。对此,作家、评论家安武林曾用“寂寞深处的花朵”来比喻,以为那是志伟“寂寞高手”的无奈和少人理解的孤独。而我,更愿意将此理解为志伟生性如此。童话、小说里的活泼、热烈、浓墨重彩和生活里的深沉、落寞,腼腆羞涩是他个性、气质的两面。哪一面都是真实的。缺一就不是李志伟。
无论现实中,还是想象里。志伟总是将许多看似自相矛盾的东西奇妙地统一在一起。这是一种本事。
志伟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有趣。阅读他的作品,不要总想着去寻求什么微言大义,不要总渴念着什么引领提升,不要老牵挂着什么守望关切,就是好玩、放松、生动。阅读时,沉浸在故事里,怡然自乐;阅读后,回归到现实中,快乐绵延。这就够了。
“开心校园”系列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色。阅读这个系列故事的第一感觉很强烈。趣味是贯穿始终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自然落拓的、狂野不羁的生活气息。学校是开心学校,主人公叫白天,巴豆,花朵。帷幕刚刚拉开,观众已经乐不可支了。一行行读下去,更是忍俊不禁。许多时候,志伟文字和情节的趣味如同涓涓溪流,不经意间,就挠到了读者的“痒处”,没有故做姿态,也没有强颜欢笑,叙述和想象是游刃有余的。这显示了作家对生活的熟稔,以及对这个年龄段孩子天性的了然于胸。
印象最深的是《五年级“狗班”》。故事写一群小学生和一只流浪狗的故事。流浪狗的遭遇有点像著名的动物小说《白比姆,黑耳朵》里那个命运多桀的小主人公。尤其是结尾,流浪狗沿着铁路线寻找“开心学校”那种伤感的调子,很有几分煽情的效果。但是,志伟不是前苏联作家特罗耶波尔斯基,志伟似乎不喜欢悲剧的表达,他习惯于把一个悲情的故事,完全当成喜剧来写。于是,阅读的过程中,体味更多的是快乐,而不是感动。这和志伟写作的出发点有关。
在《白比姆,黑耳朵》中,特罗耶波尔斯基是借人写狗,那只白肚皮、黑耳朵的小狗是故事的核心,聚光灯始终照耀着它;而《五年级“狗”班》里,志伟是借狗写人,写一群孩子动感而惬意的生活,那只不知来历的小狗仅仅是一种线索、陪衬,作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总之、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两个层面的作品。
也就是说,同样的素材,在不同的写作者笔下,会有不同的面貌。志伟的才能不在于写沉重、写悲凉、写忧伤、写苦难,而在于表达轻松、幽默、狂野、搞笑。即使一些悲情、忧伤的题材,让志伟一倒腾,也总能产生一些“搞笑”的、令人支颐的效果。
总而言之,系列故事里,趣味的元素是气象万千的。逗趣好玩的情节和语言处处可见。这里随手拈出几例:
之所以当上班长,一是因为学习成绩好,二是因为品德好,三是做事有板有眼,决不乱来。比如说课桌上分隔男女生的“永远的三八线”,她就严格按照“三八”来分割:白天占三,她占八。
走出校门,遇上滚滚人流、车流、音流。司马老师说不可以随波逐流,所以两个人站着没动。
如果没有巴豆在屁股后面跟着,对于白天来说不啻是世界末日。跟屁虫的好处太多了:吃零食替你买单、踢球替你传球、出事了还能替你顶罪!
开锁,拉门。永远走在最前头的老妈僵住了。不,不是象哈尔滨冰雕一样僵硬,而是伴有帕金森综合症似的不可抑制的颤抖!老妈的嘴也象中国名菜“开口活鱼”,光是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五年级“狗”班》
牛猛高兴极了,晚上睡觉笑醒了好几次。恋爱的感觉真是臭哄哄的……嗨,是臭袜子放在枕头边了!——《我的班级我做主》
阅读中,我时常感到,志伟在调控生活和文学的距离上,确有独到之处。他总试图将现实和虚构,写实和夸张的关系维持在一个均势上,这让他的故事显得轻灵快捷。不动声色中透着机锋,嬉笑逗趣里藏着深沉。从这个意义上说,志伟的写作是智者的写作。
需要说明的是,“开心学校”系列,尽管总体上洋溢着风趣、幽默、调侃、玩闹的色彩,但是就整体而言,志伟也不是一味的逗趣,还是有作家的社会担当、道义责任在里面。
《五年级“狗”班》中,当小狗被一次次遗弃,都是孩子在始终追随,关心它的下落。在孩子心里,生命的价值是高于一切的。志伟想表达的是,关爱生命,是人的天性,哪怕是一条小狗。
《我的班级我做主》看起来是一群孩子的玩闹。实际上,恰恰折射了孩子们美好而本色的情感与心灵。他们成立了“拯救破碎家庭行动小组”为挽救同学杨柔濒临破碎的家庭而奔走;他们请来“外援”,想弥补学校因“偏科”而带来的荣誉空白……最后,连呆板、固执的刘校长也承认,“我的班级我作主”活动,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男生女生大作战》写出了一种理想化的,温情而诗意的师生关系。《校园对抗赛》则可以看成是曾经做过教师的志伟用文学实践教育理想的一种尝试。
很赞同安武林对志伟的评价:
他是儿童文学作家中少有的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他只是想让游戏精神贯穿在自己的作品中,给孩子们真正的快乐和真正的自由。也许他急于表达自己的文学理想和文学主张,以至于人们都来不及思考他作品轻松和幽默之外的道德和社会价值。也许因为他沉醉在和孩子们交流和游戏之中,也许他醉迷于自我表达和自我创造的世界的之中,甚至都顾不得精致和精细的更高意义上的追求了,这种疏忽和遗漏恰如孩子们因为太专注于游戏而顾不得身上沾染上的一点尘埃和泥巴一样。这种缺点是可爱的品质。他的激情和灵感不给他喘气的机会,所以传世之作并不是他的理想,孩子们喜欢才是他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的确如此。文学本来就是多元化的存在,非此即彼从来就不是一种客观辨证的态度。志伟不是那种处心积虑想给自己的创作贴上经典标签的作家,因此,我们也根本没必要用那种天长地久的尺度来丈量他和他的作品。
这一点,志伟自己也很清醒。在诸多场合,他总是喜欢引用契可夫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坚持——大狗小狗都要叫。是的,大狗小狗都要叫。大狗小狗都是动物王国里不可或缺的成员。只有他们一起叫,此起彼伏地叫,世界才真实鲜活,才显出勃勃生机。志伟自谦为“小狗”。他当然有这么叫的理由和权利,谁也无法干扰他,制约他。
这同时也说明志伟在创作上有自知之明。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能自知者,必成大器。信夫。
志伟常年住在无锡。无锡有天下闻名的太湖。美丽的太湖滋养着他的儿童文学心情,难怪志伟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