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1 18:06
正五年(1345)所作的“浩然子自画像碑”。碑上还附有自赞诗一首。
五龙祠作为武当山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座皇家庙宇,拉开了武当山古代建筑的序幕。北宋时,五龙宫就有较大规模的建筑,“殿宇齐备”,宋真宗赐 额“五龙灵应之观”。南宋时,战争频繁,五龙宫道教建筑在“百年之中,三罹兵火”。元朝,武当道人汪真常同鲁大宥率徒众,于公元1275年修复五龙,忽必 烈下旨赐额“五龙灵应宫”,元仁宗时加赐为大五龙灵应万寿宫。
至正元年即公元1341年,五龙宫提点道士李明良同邵明庚一起募建五龙大殿,次年四月,元顺 帝遣臣在五龙宫建金篆大醮。42年后,武当清微派开山宗师叶希真受命领都提点,任武当住持,他利用朝觐天子的机会进献“秘祠,使天子大兴其道”,不仅对五龙宫所毁建筑修复如初,并新建了明真、蓬莱、步云楼等建筑,使当时的五龙宫“殿宇巍峨,仪象森列”,整个建筑群“壮丽严峻”,成为武当道教的中心。
华阳岩
洞高3、5米、深5.1米、面阔7.4米的杨仙岩,坐北朝南,岩内干燥无水,现有一座砖石殿和三块石碑。石碑中,一块是记述元朝至元已卯年(公元1339年)由武当山著名道人李明良和邵明庚主持恢复武当道场和募捐重修五龙宫大殿的事迹《华阳岩记》;另一块是元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记录李明良生平事迹的碑记《浩然子愚斋记》;还有一块则是元朝至正五年 (公元1345年)李明良(道号浩然子)自画像石刻,这在武当山发现的是第一块,非常珍贵。
《浩然子愚斋记》碑高2.11米、宽0.895米、厚0.155米。碑额与碑连为一体,题额阴刻篆书“浩然子愚斋记”,碑面边没有纹饰,下部模糊不可辨别,右下部残缺。“先生姓李,名明良,家世居于安成城南兴德乡之阳溪……先生生于至元丙戌……”《浩然子愚斋记》碑文主要记载了浩然子李明良对发展和建设五龙宫的史记,且文中对李明良的生平做了详尽的介绍。
在杨仙岩的洞口西侧,距地两米的位置,还镶嵌有一块《浩然亭》石碑。石质为青石,碑高0.72米、宽1.24米、厚0.08米。碑文楷书“浩然子李明良”,中间横书“浩然亭”三个大字。
著名古建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指出,据地势度之,浩然亭在岩外,依山岩而筑。亭究竟废于何年,已无法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