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0 19:04
李松蓢村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位于公明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2千米。相邻自然村有西田村、下村、松岗街道罗田村。地处深圳北部丘陵地带,附近有象山,海拔约100米,其余为小山丘。村内有龟坑水库。村南面有洋涌河(公明段俗称茅洲河)流过。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由梁实斋第十一代孙梁元琮及其四个儿子梁清佑、梁清柞、梁清真、梁清泰从东莞县常平镇板石村到此拓荒开基而形成。因建村时村后群山层叠,小山长满青松,山脚种有许多李子树,山前则是大片长满荒草的低蓢地,所以初时叫松李蓢村,后来改称李松蓢村。
建村至明万历元年(1573年),属东莞县;明万历元年至清朝,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玉塘乡;1951年,属宝安县第四区玉塘乡;1956年,属东周乡;1958年3月,属公明乡;1958年10月,属光明公社;1959年,属松岗公社玉律大队;1960年,属公明公社;1979年1月,属深圳市公明公社下村大队;1981年,属深圳市宝安县公明公社下村大队;1983年,属宝安县公明区下村乡;1986年10月,属公明镇李松蓢村;1993年1月,属深圳市宝安区公明镇李松蓢行政村;2004年,属公明街道;2007年,属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2015年,属公明街道李松蓢社区。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花生、薯类、豆类、荔枝等,养殖鸡、鹅、鸭、鱼、猪、牛等。改革开放后开始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区。现时经营以集体厂房出租和物业管理为主。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集体经济分红、房屋出租、商业经营、工资性收入等。
2015年末,户籍人口1082人,其中男性513人,女性569人;80岁以上98人,最年长者97岁(男);实际在村人口985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96人;海外留学1人。非户籍外来人口5.1万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100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5人,居住在美国。
村民主要有梁姓、何姓、叶姓。梁姓先祖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从中原迁移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迁至东莞常平板石村,又于明正统元年迁移至当地。何姓和叶姓于1939年从顺德迁到当地。
村中有族谱《李松蓢谱志》,由梁励书主编,梁淦林副主编,于2004年纂修。20世纪80年代,该村还制定有村规民约。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现存160座。较古老的有李松蓢东区34号民居,建于清代,占地面积50平方米,砖木结构,一天井一正房布局,正房为前厅,后房设有阁楼。
村里现存梁氏宗祠和梁氏焕贤家祠。
梁氏宗祠,始建于明代,重修于1998年,占地面积约650平方米;为三开间三进两天井四廊门组成,砖木结构,前低后高,前堂正中辟门,中堂后部有屏门,后堂明间有神龛,供奉牌位。宗祠大门有对联“原分板石;派衍松溪”,内有匾额“崇桂堂”;宗祠内有对联“安晋高尚承俎豆;定开基淡作蒸尝”,“松江岐山罗衍群峰皆献瑞;蓢水源流世代万派尽朝宗”(屏风联),“承先启后祖德永不朽;源远流长世代出英贤”(宗祠神龛对联),“崇宗敬祖儿孙孝;桂树开花福寿添”(崇桂堂联)。是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梁氏焕贤家祠,始建于明代中期,1998年重修,占地面积100平方米,为三开间两进一天井布局,砖木结构。
现存怀榕公家塾和茂兰堂书室,均建于清代。还有陈东澜古墓,为元山村陈氏祖先之墓,始建于明代,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村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曾开设有一个邮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位于梁氏宗祠西侧。该村还有一条古驿道,是李松蓢村至东莞县城传递邮件、信件的重要途径。李松蓢古驿道沿燕川、土田、东莞赤岗,通至东莞县城,现古驿道路段已不复存在。
村中原有洪圣庙,始建于明朝中期。洪圣庙内除了供奉南海广利洪圣大王外,还供奉开耕教主神农帝、五显灵官华光大帝、北方真武大帝(北帝)、玄天上帝、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护国庇民忠义仁勇关圣帝君、天后元君、正玄坛赵公元帅、都天致富财帛星君、功名利禄文昌星君、医灵大帝、金花普主、惠福夫人等。过去,村民一般在春节、元宵、清明、重阳等节日到庙里拜祭,其中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祭拜最为隆重,有抬菩萨过供、游龙庭等活动,由族中年岁较高的长者主持祭典,选青壮年抬龙庭。先要在神案前点烧香烛,所用的供品有金猪(烧猪)、鸡、酒、饼、水果、糕点等。祭典仪式开始,首先吹唢呐奏乐,鸣锣敲鼓。奏乐过后,主祭人穿上长衫,率领众人上香、下跪、叩首。然后宣读祭文,祈祷全村在新的一年中风调雨顺,平安发财,添福添丁。祭拜过后便请菩萨上龙庭,再把龙庭抬到村中祠堂去过供,最后抬回庙中安座。1952年,该庙被取缔。
族人集体到祠堂祭祀,是李松蓢村敬宗念祖最为隆重的仪式,经常为集体大祭。过去一般是春节祭祖,遇有子孙考中科举,或晋升官爵,也可开祠特祭。祭祀时,全族成年男子都要参加,即使外出读书、谋生,或散居村外的族人,每年或隔一两年,回村参祭一次。每次祭前,均要清扫宗祠,张灯结彩,贴上对联,并按祭规备好各式祭品。祭祀时,按辈分依次行跪拜礼。
家祀即家庭祭祀,过去,很多梁家正厅都设置神龛,或用大红纸写上各种神佛的名号,或挂上神佛的彩印画像,前面放置一个香炉,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和逢年过节,焚香侍奉。家祀中,供奉最为普遍的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福、禄、寿星君,关圣帝。厨房敬祀灶神,大门口供奉门官,居家神桌台下面则有自家住居土地公。
村里还有拜石狗公习俗。石狗公像造型奇特,其边上摆放着十二生肖和各路神仙的小塑像。村民农历每月初一、十五都去上香祭拜,祈求小孩聪明,家人平安。村里还流传着关于石狗公的传说:从前,只要用布在石狗公身上擦一擦,再给小孩擦身,小孩就不会得天花。
过去有舞狮(醒狮)习俗。流行于20世纪60—80年代。村民结婚前一天开厨,请家族人集中吃饭,并拜祖宗;第二天早上去接新娘,舞狮队先行,迎亲队跟随入村口。现已不再开展。
清咸丰十年(1860年),村民响应保家护国的号召,组织人员抵制英军侵略,他们在虎门、珠江口岸结盟阻击英军登陆,体现出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特色农产品有桂味荔枝、石硖龙眼、沙葛等;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年糕、谷围、煎堆等。特色工艺品有谷箩、泥箕,现已失传。
龙大高速S31线、河堤路、屋园路经过该村。1964年通电,1989年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0年通自来水,1993年通电话,20世纪90年代末通互联网。村里有李松蓢小学,共6个年级,18个班,2015年在校学生906人,教职工53人;有凯奇幼儿园,2015年在园幼儿625人,教职工70人;还有篮球场、文化公园、星光老人之家、社区图书馆(藏书3万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