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4 11:58
Otto Lilienthal(1848-1896)为德国工程师和滑翔飞行家,世界航空先驱者之一。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滑翔机,人称“滑翔机之父”。
李林塔尔1848年5月23日出生在距波罗的海不远一个名叫安克拉姆的小镇,同所有伟大的发明家一样,儿童时代的李林塔尔对自然界的一切充满了疑问和遐想,特别是对那些时而掠水低徊、时而振翅冲天的海鸟更是心驰神往。他执拗地认为:鸟能飞行,人也一定能飞起来。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和小他仅一岁的弟弟古斯塔夫跑遍小镇寻觅羽毛,然后把它们粘在薄木板上,做成一副翅膀。天黑了,两个孩子偷偷从家里溜出来,跑到一个阅兵台上,他们一面拼命奔跑,一面使劲儿扑打捆在双臂上的“翅膀”,试图飞起来。但是,一次、两次……都失败了。李林塔尔并没有灰心,对着那些自由翱翔的飞鸟,他在心里发誓:我一定要飞起来!
青年的李林塔尔从柏林技术学院毕业后,曾经营过一个机械厂,并自己设计制造了一台发动机。因为这时的他已明白,单靠人本身的体力是不能维持长距离飞行的,将来的飞行器必然要依赖于机械动力。然而,李林塔尔当时面临的难题并不是有无动力,而是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操纵。李林塔尔选择了进行滑翔实验飞行这条道路。为了设计出最理想的飞行器,李林塔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鸟的飞行原理的研究上。他耗费数年时光和古斯塔夫一起悉心观察,仔细研究各种鸟类的翅膀的结构和飞翔的方法,尤其是注意到翼面积与升力之间的关系。为此,他专门创造了一个公式,用来计算鸟类飞行、滞空以及滑翔时所付出体力的大小。在这期间,李林塔尔模仿鸟翼,制造了许多架滑翔机,七年中共制造了18种型号。李林塔尔操纵这些外形颇像蝙蝠的滑翔机,或从屋顶、或从山丘、或从土堤一次又一次地跳下来。虽然一败涂地,却百折不回,积累了丰富的操纵和滑翔方面的经验。1889年,李林塔尔41岁。这时,他潜心研究鸟类飞行和进行滑翔实验已20余年。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和试验写成一本书《鸟类飞行——航空的基础》,独有见地的把飞行和空气动力学联系起来。
李林塔尔虽屡遭挫折,但壮心不已。他呕心沥血,不断改进设计他的滑翔机。1891年,李林塔尔兄弟制造出一架双翼滑翔机。这架滑翔器的外表颇像一只伸展着两副羽翼的大鸟。尾部也与鸟尾大同小异,高高翘起。这架滑翔机的材料是棉布、竹片和藤条。主要支撑杆及悬吊人的架子是柳木的。该滑翔机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两副翼面为弓形,虽只蒙了薄薄的一层布,却因此有了翼型,增加了升力。滑翔时,人吊在飞行器下的一个木架子上操纵,靠移动身体控制滑翔姿态。说它是现代伞翼滑翔机的鼻祖,名符其实。
李林塔尔身背着这架翼展5.5米的“大鸟”顺着山坡疾跑几步,随后一跃,借着风力,这架滑翔机终于飞起来了,准确一点说,是“腾空”了。因为它第一次升到比起飞点更高的空中,在人类滑翔史上,记下了辉煌的第一页。
随后几年,李林塔尔制作的滑翔机飞得越来越好。在1893到1896年的三年内,李林塔尔进行了两千次以上的滑翔飞行试验,三次改进总体布局,滑翔中又拍了许多照片,积累了大量数据,并以此编制了《空气压力数据表》,给美、英、法等国的飞机制造者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894年,他操纵滑翔机从50米高山坡上滑翔而下,飞行了350米,最远一次达到1000米。李林塔尔的名字随着新闻界的报道不胫而走,传遍全球。人们授予他一美称“蝙蝠侠”。
李林塔尔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觉得自己对滑翔机的操纵控制还不是那么自如,还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他不厌其烦地继续作滑翔试验,从1891年~1896年,他的飞行试验次数多达2000次。
1896年8月9日,李林塔尔操纵他的滑翔机从德国斯图伦附近的山坡上起飞了,凭借一股有力的风势,他一下子腾空到很高。李林塔尔非常兴奋,却全然不知由于上升迎角太大,滑翔机已达到了失速的边缘。正当他试图尝试一种新的控制方法时,这个“双翼蝙蝠”突然头冲下,一直栽向地面。滑翔机摔毁了。李林塔尔也受了致命的重伤——脊椎骨折。人们急忙将他送往医院。途中,弥留之际的李林塔尔对他的忠实的合作者、弟弟古斯塔夫说出了最后的一句话:“总要有人牺牲的……”一代“蝙蝠侠”坦然逝去,享年48岁。德国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为李林塔尔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最伟大的老师”。
李林塔尔从14岁便矢志飞行,为其整整奋斗了34年。他的著作尤其是滑翔飞行试验方面的经验使后人受益匪浅。今天的伞翼滑翔机轻便、简单。滑翔员们驾驭它飞行得轻盈、潇洒,比鸟还好。滑翔之父李林塔尔为事业勇敢、坚韧、不畏牺牲的精神正在他们身上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