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5 21:08
李林烈士陵园,前身为平鲁县烈士陵园,位于平鲁区井坪镇。1987年,该园被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李林烈士陵园,前身为平鲁县烈士陵园,位于平鲁区井坪镇。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的平鲁区,北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接壤,东连右玉,西接偏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山陡路险,沟壑纵横,依据特殊的地理环境,抗日战争时期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洒满了革命先烈的鲜血。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归国华侨李林就壮烈牺牲在这里。为了激励后人报效祖国,建设家园,平鲁县于1964在政府驻地井坪镇动工修建了平鲁县烈士陵园,1980年,李林烈士雕塑落成,1992年扩建了李林烈士纪念馆。2000年经全国侨联倡议改名为李林烈士陵园。2002年新塑李林烈士青铜骑马像。201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李林烈士陵园迁建于井坪镇平万路南山公园,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2400万元。
李林烈士陵园办公区、李林烈士事迹陈列室、平鲁革命斗争史纪念馆位于陵园东侧,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仿古建筑,气势雄伟壮观,室内陈列着3万余字的历史文献和300多幅照片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薄一波、康克清、张国基的题词,李林手稿、照片等很多珍贵实物,并利用声光点、电子翻书、弧幕投影、幻影成像、电子沙盘、场景复原、场景效果、多媒体触幕屏等高科技手段,展现了李林光辉事迹和平鲁革命斗争史。
李林烈士陵园纪念广场、墓区广场、停车场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并进行了相应的绿化,在广场矗立了李林烈士铜像,高4米,基座高2米,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再现了李林生前横枪跃马、驰骋疆场、不畏强敌的飒爽英姿。
革命烈士纪念碑高高矗立在烈士陵园正中,高19.40米,方形殿顶,坚固挺拔,象征着李林牺牲于1940年,正面镌刻着“为国牺牲,永垂不朽”8个大字,在阳光的辉映下,刚劲有力,熠熠生辉。
在李林碑后有60步台阶,两侧挡土墙面各5×58米,汉白玉石材挂面,西侧雕有发生在平鲁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事件,东侧雕有部分抗日英雄人物及事迹。
墓区位于陵园北侧,建有李林墓和牺牲在平鲁土地上的其它64樽烈士墓,并塑有李林烈士纪念碑,白辛庄、张崖沟惨案碑和个别烈士纪念碑,周边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建国60周年,李林被评为全国“双百英雄”人物之一。2010年4月26日,中共山西省委、全国侨联、全国妇联在李林烈士陵园旧址成功举行了李林牺牲70周年纪念大会,李林精神光照千秋、永传后人。
王宝(1903-1942)
平鲁大破石村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平鲁县抗日动委会,担任区长。1938年秋,在家乡组建了抗日游击队并发展到近百人,后被编入八路军120师六支队。此后,曾人中共平鲁县委城工部长、中共右南县委组织部长等职。1942年,调晋绥第五军分区任敌工科长,同年秋,兼任武工队政委。八月五日,在平鲁县大泉沟一带,被隐蔽在武工队中的日特和叛徒勾结杀害。时年38岁
蒙蔚(1882-1940)
汉族,山西平鲁县陶小峰村人,生于1882年,是我市著名的抗日烈士。少年学医,早年曾在冯玉祥上将军部下任军医官,后回到家乡继续行医,享有“人畜良医”之美誉。“七·七”事变后,日寇入侵平鲁,他召集全家人郑重宣布:“誓死不当亡国奴!”随即变卖家产,自行组建起一支近百人的抗日自卫队,活动于平鲁、朔县、右玉和山阴县一带,配合八路军与日伪作战。1938年,这支百余人的自卫队被编入八路军120师第六独立支队,时年56岁的蒙蔚担任步兵二营五连连长,并兼任二营副官。1940年4月26日,在第九次反“围剿”中,他率领五连掩护特委、专署及各群众团体突围,战斗中不幸头部中弹负伤,伤未痊愈便重返前线,被支队长刘华香(少将)称为“抗日老英雄”。同年9月16日,蒙蔚随部队由乱道沟向榆岭村转移时,由于叛徒告密,次日黎明被日寇包围。在突围中,58岁的老连长身受日本兵“穿胸的两刺刀”,壮烈牺牲。
1987年,该园被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至2004年先后被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中共朔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先后被团省委、省教委、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命名为“全省青少年传统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2002年4月26日被全国侨联授匾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2008年、2010年被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山西省文明和谐景区”。2009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2020年8月,李林烈士陵园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1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
2022年1月,朔州市平鲁区李林烈士陵园被拟表彰为“山西省三八红旗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