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7 15:34
李毓龙,出生于福建漳平,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毓龙出生于福建漳平。
1996年,从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毕业。
1996年—200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2000年—2006年,就读于杜克大学神经生物学系,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2006年—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理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2年—2019年,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2012年,担任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7年8月,获得美国“脑计划”为期三年的经费支持。
2019年—2020年,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2019年8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0年,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同年,被评为北脑学者。
2023年1月,获得首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
李毓龙实验室集中在神经元通讯的基本结构突触上,从两个层面上开展研究:一是开发前沿的工具,即开发新型成像探针,用于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解析神经系统的复杂功能;二是借助先进的工具探究突触传递的调节机制,特别是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对神经递质释放的调节。
具体而言,对于工具开发,集中于:1,结合光遗传学和荧光成像,无损伤性的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电突触连接。电突触的异常可导致耳聋、癫痫、脑部肿瘤和心脏功能异常等疾病。2,开发可遗传编码的检测神经递质/调质的荧光探针。神经递质/调质是神经元化学突触传递的关键介导分子,与感知、学习和记忆以及情绪密切相关。
利用上述荧光探针,功能性和生理性的研究集中于:1,结合双光子成像和可遗传编码的荧光探针,使用果蝇和小鼠作为模式生物,研究嗅觉传导或睡眠过程中脑的工作机制。2,寻找上述新型化学递质/调质小分子的对应受体,即寻找“孤儿”受体的配体。3,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和成像学方法,系统地探索和鉴定潜在的新型小分子神经递质。
李毓龙建立了一系列新型遗传编码的神经递质荧光探针,如已经发表的乙酰胆碱探针、多巴胺探针和肾上腺素探针,从而可以实时、定量研究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生理以及病理作用下的重要作用。
截至2023年5月,李毓龙先后以第一、通讯作者在《细胞(Cell)》《神经元(Neuron)》《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30多篇。
李毓龙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采用“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科学问题和科学发现背后的“隐藏故事”,掌握运用科学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截至2023年10月,李毓龙培养的多位博士生获国家奖学金、吴瑞奖学金、北京市和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课题组多篇论文被评选为北京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
李毓龙讲授“高级神经生物学”“生命科学前沿文献阅读讨论”“综合科学实验课程”“遗传学讨论课”“神经生物学进展”“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原理及其应用”“高级生物物理学”“心理/神经/脑科学基础”等课程。
李毓龙在“发展新型遗传编码荧光探针,解析生理及病理情况下神经递质的调控”方面作出了创新性贡献。(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评)
李毓龙在助力解析生理及病理情况下神经元的通讯连接”方面作出了创新型贡献。(科学探索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