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荔

更新时间:2022-06-02 09:49

女,现任北京快乐京林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总裁;湖南广播电视台北京事业部主任;湖南卫视在播节目《零点锋云》、《锋尚之王》、《博物馆奇妙夜》栏目总制片人

人物简历

1995年进入湖南电视台,历任时政记者,论坛主笔,栏目制作人,资深文化节目策划人。从业16年来,主导并参与大型论坛,直播节会,晚会节目策划和制作,以创新力卓异著称。曾为湖南卫视大型原创真人秀《变形计》创始人,日播资讯节目《播报多看点》制片人,原创文化节目《城市语文》、《象形城市》制片人。其中,《象形城市》、《零点锋云》等曾入围2003、2008年《新周刊》电视榜,原创真人秀节目《变形计》拿下2007年亚洲电视节“最佳真实节目奖”。

从业经历

1996年,李泓荔进入湖南经济电视台,随即在湖南经视开创了第一档关注城市的人文精神,并持续关注城市生活的文化栏目――《城市晚风》,该节目以个性的人物经历、另类的点评方式、生硬甚至反逻辑的影像、并不忠诚于时间跨度的纪录手法,开始了最初的电视试验,其另类和新奇让人眼前一亮,别致的文化意味很快成为一种直接解读当时城市文化的电视节目。

1999年底,李泓荔开创了个人生涯中最具理想精神的严肃文化类节目――《城市语文》,定位为“城市话疗小区”,打出了“买卖的时空,交易的人事,城市在语言中生灭”的招牌。节目充斥着文化深度报道和文化批评,以先锋的话语表达方式而引人怀念,同时,节目的不可读问题也很突出,阅读门槛高,甚至不回避一些术语,让观点前行。

2002年底,李泓荔开创了湖南卫视城市文化地理节目——《象形城市》,一档集文化、时尚、潮流于一体、具有人文趣味的城市潮流资讯周刊。节目口号为“留下城市里让人生还的美”。2003年底,《象形城市》入选“2003新周刊中国年度新锐榜”。

2004年底,她带着新的班底,全台第一个通过了新方案,组建了《播报多看点》栏目,站在新闻资讯类节目创新第一线,她提出播报“潜主流”资讯,站在未来看,引导新生活方式的理念,并开始实验各种可能性节目。

2005年3月,李泓荔策划了大型文化传播活动“春天漂流书”,提出“知识因传播而美丽”的活动宣言,在第12个读书日,邀请全国各界文化名流在中国图书馆举行了盛大的“开漂”仪式,同时在全国10大城市建立流动图书漂流架,提倡全民读书活动。该活动反响热烈,至今仍有很多城市机构延续这一创意,在本地提倡市民读书活动。

2005年底,李泓荔被湖南广电集团选送到英国深造,学习新的传媒经验,希望为湖南电视节目创新再立战功。

2006年6月,李泓荔的英国深造结果出台,那就是“变形计”的实验版本:在《播报多看点》时段内每天播出的“父子互换”,该片引发了强烈反响。湖南卫视毅然决定整合团队,把它拿到晚上19:30黄金段,设计为一周四集连播的季播节目——《变形计》。首期《网变》播出了网瘾少年魏程和青海孩子高占喜的互换,引发了全社会的积极讨论。中宣部、公安部都专门打来表扬电话,湖南广电专门为此颁发2006年一号宣传嘉奖令。2007年,在新加坡亚洲电视节上,湖南卫视《变形计》获得最佳真实电视节目奖,这也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在此次亚洲电视节上获奖的电视节目。

2007年下半年,李泓荔来到湖南卫视北京站。受文化心结的指引,还有切入当下生活制造影响力的考虑,她希望能做一档中国最新潮的谈话类真人秀节目,打通大众和精英的壁垒,破除年轻人和中年人的代沟。节目希望给当下无法发声的80、90后年轻人提供一个思想和话语平台,他们通过挑战主流名人来展示自己的新时代主张。由此,产生了《零点锋云》这个节目的基本构想。2008年4月,湖南卫视原创高端文化节目《零点锋云》正式开播。

2009年,筹建北京快乐京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就任北京快乐京林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总裁。

2009年5月12日,由旗下《零点锋云》孵化的真实电影评论节目《电影锋云》在湖南卫视上星播出;该节目原名为《零点锋云·联盟影评》,在2010年1月改名为《电影锋云》,节目由主持人串联,电影消费代言人提出本周重点影片观看后的思考和疑惑,现场多位影评人围绕消费者观点展开碰撞和阐述。在影评人选择方面,节目推崇“电影锋云”概念:1、对中国电影说真话;2、在不能说真话的时候,绝不说假话;3、只为电影消费者代言。同时每周生成正在上映影片的“锋云影评人总评榜”,成为栏目的品牌标志和品质保障,从而形成多元化的视角,引导电影消费。

2010年1月23日,由旗下《零点锋云》孵化的男性品味节目《锋尚之王》在湖南卫视上星播出;节目独具视角将现代社会最新最时尚的热点话题推荐给观众,全新定位打造一个高品质的时尚、高端、引领潮流的全新节目,提出“男人新时尚”的全新概念。每期《锋尚之王》都会邀请VIP时尚嘉宾,独家分享嘉宾的生活、文化、时尚品位。展示现代社会潮流男性的生活经验,引导更多男性拥有时尚、高品质生活。

2011年3月9日,带队原创的中国文物美剧之称的文博真人秀节目《博物馆奇妙夜》在湖南卫视上星播出。该节目引入“四人历史侦探小组”概念,以博物馆文物或历史谜案作为主题,打破传统演播室解说形式,用戏剧化的手法,通过“历史侦探小组”四名成员在博物馆文物或考古发现的信息,兵分两路,追踪现存的蛛丝马迹,走访事件发生地点,询问相关人物,拜访权威专家,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出假设、论证,最后终结历史流言、揭秘历史真相,呈现给观众的是一道情节紧密、人物形象饱满的文博大餐。

创新历程

《博物馆奇妙夜》

2007年下半年,李泓荔刚到湖南卫视北京站,给台里交过一个方案就是文博类的节目,从她个人感情上来说,这是她当时最想做的节目,北京丰富独到的文博资源太让她迫不及待了。那时候《达芬奇密码》正火着,所以方案也计划采用侦破悬疑这种特别的讲述方式。不过,后来台里最后选择了先制作她交的另一个方案《零点锋云》,它的定位是谈话节目,从拍摄周期等各方面都比较好操作。

2010年下半年,她的金牌拍档王磊在全台创新方案征集活动中,交了一页纸方案,提交了《博物馆奇妙夜》的IDEA,于是,大家火热地投入了这一轮创新,光是一个创意是不够的,《博物馆奇妙夜》最难的执行理念在于“要保真”,因为是面向青少年教育,不能胡编乱造,必须有趣味有悬疑地讲述真实的国宝故事,这样就给拍摄周期、节目构架、生产流程都提出了巨大的难题,尽管如此,团队的努力没有白费,根据央视索福瑞CSM25收视数据显示,《博物馆奇妙夜》2011年3月9日的“班簋真假之谜”首播收视份额高达7.15,全国同时段排名第2;3月16日第二期“光绪之死”收视份额再次飘红达8.22,同时段排名全国第1。2011年3月23日,《博物馆奇妙夜》收视份额竟然破10,达到10.85,排名全国第1。

《零点锋云》

最初李泓荔是想为深夜零点时段定做一个节目。当时中国电视台的零点时段基本是重播电视剧和电视购物节目。《零点锋云》呢,是苦苦思索后突然的结果,由于节目定位是“中国知识分子讨论中国话题的公共平台”,致力于反映“一次圈内人有思想性、有趣味的聊天”,节目一度想叫“零点小‘说’”,“小”字比较低姿态,得意了半天,欧阳常林台长觉得不够大气,她就想突出“交锋”感吧,负责任的知识分子都在思考这个时代真的问题,但谁能更有建设性,不止于批评指责,这就需要异见者的对话了。所以,零点,坐看思想锋云际会。

节目的形式相当简单,每期节目邀请一位有思想性的嘉宾,然后让他自己决定愿意在本栏目独家发表的观点,同时邀请一位好友围绕这一观点展开相互说服,如无合适人选,则由栏目选配聊天对象,看谁能在30分钟的时间内最大的影响到对方。简单说就是:让名人主体化,让具有推动力的思想电视化。而这个节目最初的想法,其实是给名人开电视博客,让精英的新思想通过电视进入公共领域流通。但是,让一个人对着电视独白,很明显会吓跑观众,因为他不是脱口秀。所以,早在2008年,湖南卫视就出来了一档贯彻博客精神的谈话节目,就是名人,或者叫社会精英这个阶段有主动表达的欲望,编导才会联系录制,有个异见者引导他(她)说出最新的思想心得,主动权在他们手中,但节目本身也绝不是个人的喉舌。

节目主要创新点在于:1、与以往谈话节目不同,《零点锋云》不设访谈主持人,也就是不再引导话题,而是由嘉宾自发产生话题,以保证谈话的原创性和真实性;2、节目在咖啡厅、荼馆等公共场所进行录制,打破了演播厅的常规,为博客营造了轻松开放的聊天环境,同时也有思想公共传播的理念,为节目催生更多的思想火花;3、首次在谈话中设立游戏规则,同时采用前期采访、中途采访和后期采访等真人秀形式,为谈话制造悬念,是的有真人秀元素的谈话类节目;4、谈话内容集中在各领域的新锐思想,保证原创或者是首次在电视上披露,重点是原创的价值,而不是趣味性和故事性;5、首次提出“青年思想沙龙”概念,延续文艺复兴时期的沙龙概念,人数保证在2-5人左右,保证是围绕青年话题或者保证有青年人参与,在电视上开辟一个为年轻人说话或者给年轻人话语权的平台。

《变形计》

2005年底,被广电集团选送到英国深造的李泓荔,偶然遭遇的一个英国节目激发了她沉寂多年的思考。那是在伦敦EUSTON的旅馆里,她中途观看到的一个节目。这是一个互换类真人秀节目——一个女清洁工和一个摄影模特互换,既有明星养成类节目的娱乐元素,又贯穿朴实的纪录片风格。互换类真人秀,已经是英国最流行的节目形态之一,甚至有换妻这种挑战伦理的版本。当时给她的最大震撼就是,阶层互换已经是西方世界里通行的“社会风景”,媒体的影响力重塑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电视台愿意投资制作,观众愿意追看的,都已不再是传统“在场”类的电视节目,而已变成“干预”类的电视节目。

早在2003年,中国社科院就推出了社会各阶层分析报告,震动了知识界思想界。中国近年来社会阶层在分化,这不是从偶然性里捡回来的世界,而是真真切切就在身边,无论是基于个人的生命经验,还是基于学者、媒体等外来的评价总结,真相就是这样。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由此引起的生活方式的千差万别让人群在细分中得到归属,它比现实社会更裸露逼真,更尖刻冷峻,它更多地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因为很多底层的面孔黯淡而生动。通过阶层的互换和流动,能改善这样的阶层对立和分化么?其时,李泓荔就有尝试这类互换类真人秀节目的想法。由于当时的节目性质所限,并没有实现的机会。

在2006年上半年回国之后,李泓荔开始重新审视起自己所在的《播报多看点》平台,“新闻连续剧”成为可能,一定要采用真人秀的语言方式,这就出炉了”变形计”的基本电视理念——“主旋律真人秀”——“意义+互换”。于是,她开始和团队创意骨干孙吉军、程刚、肖兴瑞等开始商量,最先想找到重大的时事背景和新闻事件,在里面寻找小人物,通过让小人物互换这样一个戏剧性的任务,折射出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大事件的“门内窗后”。比如,父亲节让父子互换,世界杯让球迷和非球迷互换,青藏铁路通车前夕,让青藏铁路工人家属和藏民互换。6月,在《播报多看点》时段内每天播出的“父子互换”引发了强烈反响。这个节目用时段40分钟的一大半讲述了一个《我是我儿子的“儿子”》的奇怪故事。在街头卖便宜服装的老熊和还在上学的儿子小熊互换了身份,开始了为期7天的换位关系。他们必须扮演对方的角色进入生活。儿子开始卖服装,父亲开始上学,并引发了一系列事故,让他们理解了彼此,也拉近了心灵。“父子互换”引发了强烈反响,播出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国内诸多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专家给予高度评价。湖南台毅然决定整合团队,把它拿到晚上19:30黄金段,设计为一周四集连播的季播节目---《变形计》。“变形”,原本被卡夫卡用作“异化”的意象,把它叫做“另类制造老百姓的故事,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影像版”。首期《网变》播出了网瘾少年魏程和青海孩子高占喜的互换,引发了全社会的积极讨论,以变形计开始的”互换沟通”活动就这样开始影响很多人的生活。

李泓荔表示,《完美释放》创办时就想“去专业化”。在国外,触及到心理层面的节目往往是小众传播,或者在专业频道播放。而作为芒果台的原创节目,就是提倡“快乐减压”。李泓荔也表示,《完美释放》是一个减压节目,不是解压节目。她说:“我们无法给你瞬间解除压力,只能给你一个缓和的方式,通过某种生活的大智慧,让你去慢慢地把它舒缓出来。我们的热心帮客和主持人在现场仅仅是给你一个指点。”李泓荔透露,下周一晚上十点,节目将播出第一季的收官之作,节目组做了一些回访,看看上过节目的嘉宾的生活状态如何。

李泓荔还介绍了“四个门”的最初创意,她说:“最初的创意第一个门是‘发泄门’,就是有压力的话,你就释放出来。第二种是‘抚慰门’,事实上我们曾经想在门上放一个红唇,发泄门就放一个拳头,第三个门就是‘挑战门’,挑战自我,跟你有关系的,给你造成压力的关系人在这个门后面藏着,第四个门就是一些意外,或者是说就像全国各地的减压达人,他跟你一样遭受同样的压力,他来跟你说一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