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西

更新时间:2023-05-29 15:43

李法西(1916-1985)教授。物理化学家与海洋化学家。是中国海洋化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祖籍福建泉州,生于菲律宾。中共党员。1937年考取中央大学,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因战事入读于厦门大学。后留学美国。1949年获美国俄勒冈大学化学硕士学位。1950年归国后,历任福州大学化工系主任,厦门大学副教授、教授、海洋系副主任,中国海洋化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从事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研究。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因国家开发海洋的需要,转向海洋化学研究。撰有《河口硅酸盐物理化学过程》系列国际河口化学研究开创性论文,主编《胶体化学》,翻译《海洋化学》。历任厦门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海洋系副主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海洋学会秘书长、中国海洋化学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海洋化学分组组长、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科学编辑委员会委员、海洋化学分支学科编写组主编、《海洋学报》副主编、《热带海洋》学术期刊编委等。

人物生平

李法西(1916—1985)教授。物理化学家与海洋化学家。是中国海洋化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祖籍福建泉州,生于菲律宾。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俄勒冈大学化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福州大学化工系主任,厦门大学副教授、教授、海洋系副主任,中国海洋化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1954年加入中国*党。从事海洋化学研究。撰有《河口硅酸盐物理化学过程》等论文,编有《胶体化学》,译有《海洋化学》。

学术带头人

李法西,又名李曦,福建省泉州市人,1916年8月24日出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市一个爱国华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同盟会早期会员。少年时代李法西读过夜校、当过学徒、办过刊物,家庭影响和“海外孤儿”的异国生涯使他产生强烈的正义感和执著的爱国心。1936年回国求学,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中央大学和厦门大学执教。1948年经卢嘉锡教授推荐赴美国俄勒冈大学化学系研修,翌年获硕士学位,并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他虽已通过博士初试,却毅然放弃学业,响应祖国号召,排除各种阻力,于1950年经香港回到祖国。回国后在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致力于胶体与表面化学的研究,先后发表了“有机蒸汽在单分子膜上的吸附”等论文,是国内颇具影响的胶体化学家。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法西是中国海洋化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58年以后,根据国家发展海洋事业的需要他开始参与中国海洋学科的草创工作:1959年在厦门大学创建了海洋化学专业;1960年在原福建海洋研究所(设于厦门大学,1962年5月改称中国科学院华东海洋研究所)创建了海洋化学研究室。1965年在李法西和其他科学家的建议和推动下,国务院设立国家海洋局,年底中国科学院华东海洋研究所的建制划归国家海洋局,改称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与此同时,李法西全身心地投入海洋化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成为中国海洋化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他根据海洋化学研究的新动向和中国海域的特点,确定了研究目标,带领研究集体运用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海洋地球化学过程进行比较定量研究。1964年发表的首篇海洋化学论文《河口硅酸盐物理化学过程研究》是中国河口化学领域开创性的研究工作。

科学热情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李法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他对祖国和事业的热爱之情丝毫不减,在身陷逆境之时仍积极投入教学科研之中。他亲自带领学生深入盐场、工厂,探索海水化学资源开发的新途径;悉心指导《海洋调查规范》的编撰;主持一系列国外海洋化学专著的翻译,为后来中国海洋化学学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1978年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直接干预下,“文革”之中加于李法西的罪名得以昭雪。旋即与国家海洋局罗钰如局长一起率“文革”后中国派出的第一个海洋科学代表团赴美考察海洋科学研究的状况。他沿着海岸线自东向西地对各重要海洋科研基地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学习,回国后就中国海洋化学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重要意见。他认为海洋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应是研究海洋中的各种化学过程,强调了“化学海洋学”的重要意义。他就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提出了若干设想:开展一些重要海区和河口港湾的综合性、区域性和专题性的深入调查,有的放矢地解决重要海区的生产建设有关问题、防治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海洋观测新技术问题。李法西提出,海洋化学工作者应该既有扎实的化学基础,又有相当的海洋学基础;还应该经常下海,积累足够的海上经验;并且要跟其他海洋学分支学科相互渗透、互相配合,以解决综合性的海洋问题。后来的实践证明李法西的这些看法和建议是很有预见性的。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断多年的研究工作得以继续,李法西焕发青春,为振兴中国海洋化学研究和培养人才而竭心尽力。他领导的研究集体在物理化学和河口化学方面的研究,受到国际同行的瞩目。他们所发表的《河口硅酸盐物理化学过程研究》、《河口硅酸盐转移机理的理论分析》等系列河口化学理论论文,曾多次在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联邦德国召开的国际海洋学术会议上交流。由于在河口化学变化过程上的独到研究,他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海洋化学家J.M.Edmond誉为国际河口化学的开拓者。

人才培养

李法西极其重视中国海洋化学人才的培养。他和同事们一起在厦门大学海洋系建立了海洋化学博士点。他摈弃门户之见,先后推荐和选派各地区、各系统数十名访问学者和研究生出国留学,为他们选择了世界第一流的海洋科学导师,希望他们能集世界一流科技之大成,熔一炉而冶之,回国后创中国海洋科学之辉煌。他们学成回国之后,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和高等教育等系统发挥了骨干作用,成为中国海洋化学学科的中坚力量。他不仅活跃于国际海洋科学舞台,还推荐多名优秀的海洋科学工作者参加相关国际组织的工作,为确立中国海洋学界的国际地位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夜以继日地工作使李法西积劳成疾,1980年开始他视力急剧下降、身体日见衰弱。为了争取时间,他多次推迟以至取消身体检查、休养和住院治疗,坚持工作。他始终以案头“春蚕到死丝未尽,好烛放光泪不流”的座右铭自勉。晚年病重期间,他作为中方的主要科学家参与了中美合作首次长江口调查的组织工作;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亲自指导研究生论文;筹建海洋化学实验室;并审定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海洋化学部分。李法西经常谆谆教导他的学生:“Life is to give,not to take”,用他的话:“一个人活着是为了贡献于人民,而不是为了攫取”。这也是李法西一生的写照。

个人简历

人物评价

李法西毕生秉持“学无涯,知无央,爱无疆”的至上追求,以“春蚕到死丝未尽,好烛放光泪不流”作为人生信条。他于国至诚、行学至实、为人至真,磊落平生、浩气长存,胸怀海洋强志,投身科学报国。沧桑正道、荜路蓝缕,他倾毕生心血于祖国的海洋科学事业,成为中国海洋科学精神的一面旗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