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08 20:29
李海山(1890,一说1885年—1969),字秀芝,蒙古族,内蒙古人。继父职,任哲里木盟左翼中旗统领兼哲盟大统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辽北蒙边骑兵第一路司令。嗣所部改编为挺进军、抗日同盟军,后任宝昌警备司令,加入东北义勇军救国军同盟。1969年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李海山,字秀芝,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清朝末年任吉林新军帮统,1911年任卓哩克图亲王府(今科尔沁右翼中旗)亲军统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成为沦陷区。李海山积极联络巡防兵统领刘震玉等有识之士,深恶痛绝日本侵略者的侵略罪行和野蛮行径。李海山决心走出王府,自行起兵,抗日救国。同年1月,国民党政府陆海空副总司令张学良将军电召李海山,“率部连夜赴平,计议抗日”。并委任他为辽北蒙边骑兵1路军司令。
1931年10月15日,李海山动员本旗壮丁5 000余人,编成中、前、左、右、后5路,每路设统领和帮统各一人,组成蒙古骑兵队伍,正式竖起抗日大旗,投入抗日斗争。11月24日,李海山率部与日军司令松井清助大佐率领的日本侵略军和伪满洲国军在肖河敖包遭遇,激战四昼夜,击毙日伪军200余人,军官10余人,初战获胜。11月27日,李海山部在蒙骑第2路刘震玉部配合下,乘胜追击,攻占舍伯吐,退守通辽。12月8日,日军司令松井清助调来装甲车、坦克,在飞机掩护下进犯通辽。日伪军围攻通辽,激战两昼夜,双方伤亡数人,通辽失守,李海山因弹药不足,突围进入开鲁境内,进行休整。
1932年2月,蒙骑第1、2路反攻日伪军,收复莫力庙、余粮堡。7月28日,李海山与刘震玉奉命联合攻打通辽,守城日伪军和外围援军在飞机轰炸支援下,李、刘两部进攻受挫折,撤出战斗。9月2日,召开军事会议,组织兵力再夺通辽。分兵两路向通辽进发,途经数战,因弹药缺乏伤亡惨重,未能如愿。李海山率部转战康平,与日伪军周旋。
1933年3月,日军出动大量飞机、坦克、装甲车清剿抗日武装。辽北蒙边骑兵李海山部奉军团总指挥之命,转战察哈尔,收复多伦。1933年8月,宋哲元赴张家口组织察哈尔省政府,李海山率部在康保、多伦、围场一带进行抗日活动。同盟军取消后,又被编为商都警备蒙古第1分队,被任命为宝昌警备副司令,至此,终止抗日活动。不久,李海山遭警备司令姚景川诬陷,被撤职关押半年。经蒙古同乡各方奔走。方得获释出狱。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1月李海山在张家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区运动联合会成立大会,当选为联合会执委会委员,投身于内蒙古民族解放事业。
1969年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