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6 12:01
李焕章(1613年-1688年),字象先,号织斋,广饶县大王镇李桥村人。明代参政李中行之子,清代学者,青州四大家之一。
李焕章,字象先,号织斋,乐安县李家桥(今广饶县大王镇李桥村)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生。明末诸生。痛心于明亡,遂弃举子业,专肆力于诗古文词,“立志坚隐,即天荒地老不复萌仕宦意。”隐入青州法庆寺内读书,时人将李焕章与寿光的安致远、诸诚的李澄中、安邱的张贞合称“青州四大家”。清康熙十八年,面对朝廷征召,赋《志不二朝》诗一首以明志:“志不二朝惟织斋,皇家爵禄视如灰(huai)白头到死披长发,甘做大明老秀才”。气节卓著,与顾炎武相善。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辞世。著有《龙湾集》《无学堂集》《老树村集》等,凡百余万言。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诸城名士李澄中合诸集而刊削之,定为《织斋集钞八卷》。《四库全书提要》存其书目,并评价其文“跌宕排夏,气机颇壮,而汪洋奔放,一泻无余”。《李董集钞》还录其遗文十四篇,与董樵遗诗二十四篇排为一卷。可惜均已遗佚。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焕章的裔孙李振甲与成象乾游于历下,遇到潍县名士张昭潜,便拿出家藏的部分文稿托其鉴定,又经潍县王曾裕等人佼 阅后,李焕章的部分遗文得以刻印。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出版,书名定为《织斋文集》。全书分八卷,订为四本,共收序、书、记、传、书后、书事、墓铭、赋、杂著等九十一篇,约十万余言,仅占原著的十分之一二。另有清代诗人王士祯校阅的《李诗集遗·遗诗织斋集》一卷传世。
李焕章(1613~1688) 字象先,号织斋,李家桥(今大王镇李桥村)人,左参政李中行之子,与兄含章、弟斐章、玉章均为名士。
李焕章少承家学,博览群书,为当时名秀才。明亡后,不复仕进。当道者曾多次致书起用,均遭严词拒绝,立誓“志不二朝披长发,甘作大明老秀才”。因而,引起州、县官吏的猜忌和不满,遂以出家为名,混迹缁流,游览名山大川,专攻古文诗词。李焕章尤其喜爱司马迁、柳宗元的文章。为文汪洋奔放,雄杰有奇气,与寿光安致远、安丘张贞、诸城李澄中齐名。当时的文坛主盟周亮工曾刊行李焕章的诗文,与商丘侯朝宗、新建陈石庄、南昌王于一相比并。李焕章与著名文人顾炎武相友善。顾炎武称赞其文章说“李先生作书,精古文辞,其传记、书序、志表、碑铭出入河东(柳宗元)、庐陵(欧阳修),小品大有眉山(苏轼)意。”
李焕章毕生从事写作,至老不衰。他在《织斋文集》自序中说:“自鼎革后无所事,徇以文字为寄托,自耳聋后,听声聆音如隔重垣,诗也文也, 愈放胆为之,年垂老而不倦。”著有《龙湾集》、《无学堂集》、《老树村集》等凡百万余言。后诸城名士李澄中订其生平所著为《织斋集抄》,清《四库全书》有目。今存《织斋文集》八卷及《织斋遗诗》一卷。
康熙七年(1668年),李焕章受聘与顾炎武、张尔岐、薛逢祚等编辑《山东通志》;另外还编辑过《青州府志》、《乐安县志》、《临淄县志》、《益都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