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筠叛乱

更新时间:2023-08-30 19:01

李筠叛乱是北宋初年由昭义军节度使李筠为反对宋太祖赵匡胤而发动的叛乱。959年,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病逝,不久,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昭义军(泽潞)节度使李筠和淮南(治所在今江苏扬州)的节度使李重进共同举起了反宋的大旗。然而,赵匡胤没多久,就平定了李筠的叛乱,李筠兵败后自焚而死。

李筠简介

李筠,生年未详,卒于北宋太相建隆元年( 960年),初名李荣,避周世宗柴荣讳,改名筠,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五代时后周大将。

李筠因为周太祖郭威建立了战功,被郭威提升为昭义军节度史、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柴荣屡次与北汉用兵。李筠驻潞州,以奇兵屡破支援晋阳(北汉)的辽军,因功加封兼待中。从显德二年到六年(955——959年),李筠连年与北汉作战,先后攻克辽州(今山西左权县)与长清寨等,俘获刺史、大将数百名。周世宗即位后,李筠因功荣进太尉。

然而,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废黜了周恭帝柴宗训,建立宋朝,遣使加兼中书令,喻示李筠入朝。李筠当时想拒绝受命,但被左右苦苦劝阻,不得已勉强下拜。等到使者升阶,排酒奏乐,李筠却突然把后周太祖的画像挂在墙上,痛哭流涕。不久,他就派遣牙将刘继冲等向北汉睿宗刘钧称臣,睿宗以蜡丸封书约李筠联合伐宋。李筠在北汉的支持下,与赵匡胤公然决裂,发动叛乱。

叛乱经过和失败原因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李筠在北汉的支持下,公然与赵匡胤决裂,发动叛乱。李筠表面归附宋朝,实际上一心准备伐宋以报答后周。不久,李筠就派人杀死宋朝泽州刺使张福,占据了泽州城(今山西晋城市)。进一步扩充了自己的实力。

李筠手下有一个从事闾丘仲卿,他这样劝谏李筠:“公孤军举事,其势甚危,虽倚河东之援,恐亦不得其力。大梁兵甲精锐,难与争锋。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怀、孟,塞虎牢,据洛邑,东向而争天下,计之上也。”意思是李筠孤军起兵,面对这赵匡胤的大军,显然李筠和赵匡胤差的太远,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正面交锋必然失败。闾丘仲卿还建议李筠西下太行山,先出兵占据孟州(今河南焦作孟州市)和怀州(今河南沁阳县),然后渡过黄河占领洛阳。占领了今天的豫西(河南西部)地区后,就可以一举虎视开封,与赵匡胤争夺天下。然而李筠刚愎自用,根本不听从闾丘仲卿的策略。

李筠叛乱后不久,赵匡胤派遣昭化军节度使慕容延钊、彰德军节度使王全斌在东线出兵,与北宋大将石守信一起讨伐李筠。不久,石守信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打败李筠。李筠派自己的儿子李守节镇守潞州(今山西长治市),而自己则转移到泽州。不久,赵匡胤命令诸路大军征讨李筠,他自己还御驾亲征,与石守信会师。宋军又在泽州以南打败李筠的三万主力部队,而宋将石守信、高怀德又大败李筠于泽州城外,生擒了伪节度使范守图,还杀了北汉的援兵数千人。李筠被迫退守泽州城中。然后,六月,宋太祖亲自督战,攻下泽州城池,李筠赴火自焚而死。李守节在父亲死后,也不为自己的父亲守节了,他被迫在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投降了赵匡胤。就这样,李筠叛乱才持续了2个月就被赵匡胤速战速决,就被平定。

李筠叛乱后不久,扬州的李重进也叛乱,李重进的叛乱也被赵匡胤平定。

李筠不听部下意见,与赵匡胤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用鸡蛋碰石头)。再加上李筠与北汉的联合也有不当之处,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历史记载

《宋史·本纪第一 太祖一》这样记载李筠叛乱:“癸巳,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叛,遣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讨之。五月己亥朔,日有食之。庚子,遣昭化军节度使慕容延钊、彰德军节度使王全斌将兵出东道,与守信会讨李筠。壬寅,窦俨上太庙舞曲名。癸卯,石守信败李筠于长平。甲辰,命诸道进讨。丙午,幸魏仁浦第视疾。己酉,西京作周六庙成,遣官奉迁。丁巳,诏亲征,以枢密使吴廷祚留守上都,都虞候光义为大内都点检,命天平军节度使韩令坤屯兵河阳。己未,发京师。丁卯,石守信、高怀德破筠众于泽州,禽伪节度范守图,杀北汉援兵之降者数千人,筠遁入泽州。戊辰,王师围之。六月癸酉,有星赤色,出心。辛未,拔泽州,筠赴火死,命埋胔骼。释河东相卫融,禁剽掠。甲申,免泽州租。有星赤色,出太微垣,历上相。乙酉,伐上党。丁亥,筠子守节以城降,赦之。上如潞。”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