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7 17:15
李红霞,女,汉族,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
1965年10月,李红霞出生于河南省。
1983年—1987年,就读于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0年,获得天津大学硕士学位。
1990年—1994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92年—1993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7年—1999年,任日本岗山陶瓷研究所研究员。
1999年起,在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工作。
2001年—2007年,任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院长。
2003年,获得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7年—2012年,任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一五”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2012年—2014年,任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材料事业部副总经理、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党委副书记。
2013年,入选河南省“中原学者”。
201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
2021年,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
李红霞创新研制重型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用高承温新型热障涂层,通过国资委评估并与沈发、中国重燃签订协议;研制的高温陶瓷隔热材料在环形F级燃气轮机挂机试验成功,填补中国国内空白;创建高温热密封材料热回弹、热泄漏评价方法及设备,为亚轨道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成功做出贡献;革新耐火材料关键物性评价方法,制定抗热震性、高温弹性模量2项国际标准,提高了中国耐火材料国际影响力;首次揭示连铸时浸入式水口及钢中Al2O3夹杂物的荷电特性,发明电化学防结瘤新技术并成功用于宝武等,改善了钢坯质量;创新低温热处理的低碳绿色滑板材料新体系,制备节能94%减碳显著,推广至钢厂提高了洁净钢冶炼效率和服役可靠性;研发新型节能材料使钢包包壁平均温降≥70℃,加热炉能效提高1.5%。
截至2023年4月,李红霞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227篇。
截至2023年4月,李红霞授权发明专利32件。
截至2023年4月,李红霞组织制定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68项。
截至2023年4月,李红霞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截至2019年7月,李红霞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30余人。
2021年,李红霞告诫天津大学硕士毕业生们要坚持学习,善于思辨,要坚持不懈,勇于创新,要胸怀家国,不忘初心,要用心做好每一次选择,用力走好每一个脚印。
李红霞为中国高温材料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洛阳日报评)
李红霞在高温材料的科研开发道路上孜孜以求,探索创新,投身到科技创新工程中,持续提高耐火材料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行业学术、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引导行业科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评)
李红霞为耐火材料行业的创新发展、为高温工业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评)
李红霞在功能耐火材料基础研究和开发、耐火材料高温模拟应用研究、节能材料研究和开发,以及结构陶瓷、先进陶瓷基础研究等方面卓有建树。(洛阳市人民政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