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12 10:26
李锡全(1919-2014),中国远征军战士。1938年,年仅19岁的李锡全在老家湖南桃源县参军,走上抗日救国之路。1943年,李锡全所在的部队编入中国远征军,开赴云南的中缅边境,收复被日军占领的腾冲。战争结束后,部队移师广东,李锡全因在战争中负伤未随大部队开拔。之后,李锡全流落缅甸密支那。 2008年10月12日,89岁的李锡全回到故乡祭祖。2014年5月在缅甸逝世。
李锡全,1919年出生,湖南桃源人。1938年,桃源青林乡成为了国民党54军14师的驻营地,部队在这里休整、训练,恰巧该师的医务所就设在了李锡全家中。李锡全是家里的老幺,想着四哥、五哥都上了战场,他对这个部队充满了好奇,19岁的李锡全参军入伍。
离家后,部队开赴广东、广西等地抗日,李锡全成为了一名医务兵,负责看护伤员。虽然没有亲身上前线打鬼子,但伤兵们身上大大小小的伤无不告诉李锡全战争的惨烈和残酷。枪声一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战友死去,李锡全心中抗日的情绪越来越浓,他再也不甘心只做一名照顾伤员的军人,他想做更多的事情。1941年,日本侵占越南,李锡全所在的部队开往云南砚山驻扎,当时,部队重新调整,3个营的医务所改成团卫生大队,不愿只当一名看护的李锡全主动去了辎重兵团,成为了一名运输兵。很快,他们便开往云南开远、弥勒、河等地,有力地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太平洋战争初期,同盟国军队连连失利,日军迅速占领菲律宾、泰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缅甸成为东南亚未被日军占领的国家,战略地位日显重要。为了保卫缅甸这一战略要地和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中英两国于1941年12月23日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遂告成立。
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李锡全所在部队也被编入远征军,成为中缅边境抗击日军的有力力量。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强渡怒江天险,向侵占滇西战略要塞腾冲达两年之久的日军发起全面攻击。李锡全所在的54军从腾冲北面包围,当时这几个部队所配备的武器简单,器械精良的日军又凭借坚固的城池死守,战争打得特别艰苦与惨烈。“白天,日本的飞机到处狂轰乱炸,我们运输兵只能晚上运送粮食、弹药。”李锡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脸上激动不已。他说,战争最激烈的时候,辎重兵团一个晚上要出动40多匹马、70多个运输兵挑着担子送补给。5月底的一个晚上,正忙着运送弹药和粮食的李锡全右腿一麻,跌倒在地,原来他们被守城的日军发现了,受到强力的火力攻击。幸运的是,李锡全只是右腿被子弹擦伤,敷药后休息了10多天就好了。同年9月14日,腾冲被收复。
1944年10月腾冲战役结束后,李锡全突然发现自己胖了不少,医官们检查后发现他是全身浮肿,难以治疗,医官建议李锡全去找当地的医生治疗。于是,李锡全请假离开部队养病,病好后,他却发现他所在的部队因战事需要已经调回广东等地,无法赶上部队的他流落到了缅甸密支那。
天缘凑巧,他在这里见到了曾经逃难腾冲的缅甸女孩,两人很快陷入爱恋,组成了家庭。这时,缅甸华人在密支那修建了华侨村,抗日有功的李锡全分到了两进房子,不懂缅语的李锡全在妻子的帮助下做起了卖柴火的小生意。日子艰难地过着,李锡全心中无时无刻不想念着远在桃源的家,他给自己买了一本中国地图随身带着,借着摸摸地图上“常德”、“桃源”来抚慰自己的思乡之情。1958年,离家20载的李锡全正准备携妻儿回国,却听到云南腾冲的老乡们说起国内的紧张政治局面,思虑再三的他,最后还是放弃了回家,没想,这一等又是50年。
李锡全在缅甸育有两儿一女,随后都成家立业。2001年,陪伴李锡全的妻子撒手人寰,留下李锡全与女儿一家相依为命。2005年教师节,中国驻缅大使馆领事给李锡全等抗日老兵送来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签名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摸着这枚纪念章,已85岁高龄的李锡全思家的念头越来越浓。
2008年10月,在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下,李锡全终于在89岁高龄的时候,回到了故乡,找到了自己的亲人,结束了远征。
2014年5月,远征军老兵李锡全在缅甸密支那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