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集镇

更新时间:2024-04-12 22:28

李集镇,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地处郓城县西北部,东接黄集乡,南与侯咽集镇、张鲁集乡为邻,西隔黄河与河南省范县相望,北隔黄河于河南省台前县相望。区域面积89.52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59367人。

历史沿革

清末,属寿张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郓北县十区。

1949年,改属郓城县十区。

1952年,归十三区、十四区。

1958年9月,成立李集公社。

1983年12月,撤社建乡时,建李集乡。

2001年2月,撤销苏阁乡,并入李集乡。

2016年,撤乡设立李集镇 。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李集镇下辖李集、李村营、张景龙、曾庄、杨府、李晓岚、张仰望、王铁炉、张庄、杨集、军李、张堂、罗楼、黄楼、刘浩、赤楼、王楼、李垓、孙垓、西韩、张店、李虎、靛池刘、贾庄、刘集、高才刘、黄垓、田河涯、杨河涯、张口、马庄、杨岗、梁楼、苑庄、李楼、薛庄、陈集、胡楼、仲崮墩、严集、后杨、前杨、刘庄、孔河涯、张楼、胡坑、胡广屯、影塘、四杰、四龙、陈庄、高楼、庞店、范庄54个村民委员会。

2020年6月,李集镇下辖35个行政村:北李楼村、薛庄村、陈集村、胡楼村、严集村、前杨集村、孔河涯村、张店村、罗楼村、梁楼村、李垓村、刘浩村、王楼村、西韩村、孙垓村、苑庄村、李集村、李晓岚村、张景龙村、陈庄村、李村营村、张楼村、胡坑村、影塘村、四杰村、杨集村、四龙村、高才刘村、黄垓村、庞店村、刘集村、杨河涯村、张堂村、张庄村、张口村,镇人民政府驻李集村。

地理环境

李集镇地处郓城县西北部,东接黄集乡,南与侯咽集镇张鲁集乡为邻,西隔黄河与河南省范县相望,北隔黄河于河南省台前县相望。区域面积89.52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55784人。

2018年,户籍人口5936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李集镇财政总收入4302万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50万元,比上年增长30%。从各种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52万元,增值税420万元企业所得税32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772元,比上年增长10%。

2018年,李集镇有工业企业3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1家。

农业

2011年,李集镇有耕地面积8.6万亩,人均1.6亩,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花生为主,农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比上年增长5.1%。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5万吨,人均896千克、其中小麦2.4万吨,玉米2.6万吨。

工业

2011年,李集镇工业生产总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31.1%。有工业企业35家,职工1865人,初步形成了以纺织、钢球、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商业

2011年末,李集镇有商业网点1438个,职工890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集贸市场6个,年成交额5亿元。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李集镇有文化站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54处,学校体育场2个,4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有线电视用户1.6万户,入户率达78%。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李集镇有标准化中心幼儿园1所,专任教师13人;小学25所,在校生4000多人,专任教师2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930万元,比上年增长20%。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30%,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李集镇有卫生院2所,卫生所12个。病床9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7张;固定资产总值63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00名,其中执业医师14人,执业助理医师26人,注册护士23人。乡村医生8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以上。

社会保障

2011年,李集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82户,人数2193人,支出197.4万元,月人均75元。医疗救助2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453人次,共支出9.1万元,比上年增长5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6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2.6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191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74人。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0.47万元,使2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基金支出合计53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46万人,参保率98%。

交通

2011年,李集镇有郓杨、郓苏、梳苏、李黄4条公路过境,沿黄公路纵横南北,李清、昆岳、苏阁三座黄河浮桥横跨鲁豫两省。

所获荣誉

2020年5月,李集镇入选2019年度山东省级耕地保护激励乡镇名单。

2020年6月,李集镇被评为山东省第三批“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街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