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钟

更新时间:2024-06-11 19:42

李鸣钟(1887—1949),字晓东,生于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西北军著名将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任新军第二十镇排长,随该镇管带冯玉祥、王金铭、施从云等举行著名的滦州起义。民国成立后,李回冯玉祥部共练新军,追随冯玉祥南征北战,逐步成为冯军集团重要将领,与张之江、鹿钟麟、刘郁芳、宋哲元并称为西北军“五虎上将”。

人物生平

李鸣钟(1887~1949年),字晓东。沈丘县人。早年投军。辛亥革命时,任新军第二十镇排长,受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随管带冯玉祥参加滦州起义。民国成立后,追随冯玉祥南征北战,逐步成为冯军集团重要将领,为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

1914年冯部改编为第十六混成旅。李任该旅模范连连长,为冯部培养了大批骨干。袁世凯称帝时,李任营长,随冯驻军四川,支持蔡锷护国军。次年李与蔡锷部旅长朱德会师泸州。后又联络蔡锷迫使四川将军陈宦宣布独立。1917年李任十六混成旅团长时,参加反对张勋复辟,率部进攻天坛,破敌获胜。1920年直皖战争后,皖系失败。北洋政府任命直系阎相文接替皖系陕西督军陈树藩,陈拒不退让。十六混成旅奉命与阎相文部入陕,李率部进抵临潼,击败陈军姜宏谟部,并配合友军夺取西安。战后,十六混成旅改编为第十一师,李升任该师二十一旅旅长。1922年4月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吴佩孚在长辛店受挫,急调冯部驰援,李率部一天一夜行军近150公里,提前到达预定地点,乘敌不备猛攻,大败奉军3万余人,对整个战局起了决定作用。吴嘉其功,以师长职挽留,李不受,回师河南。是年10月,冯调任陆军检阅使,将所部扩充为3个混成旅,李任第八混成旅旅长,驻防南苑。1923年曹锟贿选总统窃位后,吴佩孚穷兵黩武,次年秋发动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联络孙岳、胡景翼发动倒曹败吴的“北京政变”。10月19日从滦平班师,李率一旅兵力趋长辛店截断京汉铁路交通,建立战功,被授予“刚威将军”称号,获“一等嘉禾勋章”。

1925年春,李升任国民党第一军第六师师长,并调兼绥远都统。李主政绥远,得吉鸿昌、邓哲熙、李兴中等人辅佐,励精图治,团结蒙古上层人士,建立五族共和俱乐部。修桥筑路,植树造林,兴办学校,扫除文盲,多有建树。

1926年7月,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9月,冯玉祥五原誓师,命李以特派代表身份赴南方与北伐军接触,蒋介石为拉拢、利用李、冯,对李优礼相待。1927年冯玉祥进军河南后,蒋更渴望与冯晤谈,遂有是年6月的徐州会议,蒋冯的金兰结拜。于是,冯、李步入歧途。次年,各派军阀为争权夺利,矛盾激化。继1929年蒋桂、蒋冯战争之后,一场更大规模的蒋冯阎(锡山)中原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李鸣钟奔走劝阻,但各派首领皆不相让。李为避免卷入新的战祸,赴美考察农业水利。后又赴英、法、德、意等国访问。1930年冬归国,被南京军委会任命为鄂豫皖绥靖督办,令其率吉鸿昌二十二路军向大别山一带红军进攻,李借病住沪疗养,由参谋长王同生代行其职,至次年秋才赴任。在此期间吉鸿昌消极剿共,为蒋介石忌恨。李为保全西北残存实力,派人劝吉交出兵权,吉遂于8月辞职,9月被逼出国。李兼任二十二路军总指挥。“九一八”事变后,李视蒋介石不抗日军,却加紧反共,继续与红军为敌,自知难匡国事,愤而辞去本兼各职,赴北平隐居养病,读书学画。

1934年喜峰口抗日告捷,李兴奋异常,亲书“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条幅,派人送给参战的旧属赵登禹旅长。1937年北平沦陷后,李的住宅被日伪查封。北平日伪维持会长汤尔和登门亲访,请李参加汉奸政权,并许启封宅第财物,李愤慨地说:“亡国奴不如丧家犬,我决不给日本人干事!”遂乔装商人,从塘沽乘船转道烟台返豫。李还乡后于1938年春上书国民党中央政府,请缨再赴沙场。蒋唯恐西北军将领复获兵权,不予军职,仅授河南省政府委员空衔,因李在豫有影响,不久兼任省赈济委员会主任委员。1944年又受聘为黄河水利委员会顾问,1947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河南大学进步教授嵇文甫以“共党嫌疑”被捕,李鸣钟与刘积学、王幼侨等联名力保,使嵇出狱。1944年后,李投身防洪治黄,勤恳尽责。他对家乡教育尤为关注,亲任槐店颍滨中学董事长,多次捐资建校,并捐赠300亩土地为校产。

1949年春,蒋介石政权崩溃在即,国民党官员纷纷奔逃海外。李的旧部刘茂恩、孙连仲都劝李出走,并帮助提供飞机票。李说:“自古得民者昌,失民者亡,国民党已完全失去人心,到哪儿也不行。叫我离开国土,去海外做高等华人,我不干。”与家人欣然住沪,等待解放。

1949年6月29日,李鸣钟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于上海。遵其遗愿,骨灰葬于苏州灵岩山民族英雄韩世忠墓侧。

主要事迹

滦州起义

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李鸣钟所在的第一混成协与独立第一、第二团,另编为第二十镇,陈宦任统制。陈宦是位精明强干的统制,到任伊始就整饬军伍,革新除弊,举行官长考试,清除其中的腐败无能分子,选拔优秀官长。冯玉祥升任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二营营长,李鸣钟升任第三营连长。此时以冯玉祥为首的武学研究会愈加充实,并与内地革命分子开始建立联系。次年二月,陈宦去职,张绍曾继任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与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都是北洋军中杰出的维新派将领。张的继任,使二十镇维新分子的活动更趋活跃。

按照清末陆军章制,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秋操。1911年的秋操规定8月在永平府举行。由陆军第二十镇、第六镇和第二混成协等部参加。二十镇的革命分子与吴禄贞、蓝天蔚联系,拟在秋操时,暗带实弹,借机起事。时任六镇统制吴禄贞因常在东三省宣传革命,颇露锋芒,清廷对他参加秋操不放心,就不让六镇参加。廿镇各标挑选兵,合编成一个混成协,开赴滦州。正飞部队纷纷开拔之际,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爆发,秋操中途停止,除七十九标王金铭、施从云、张建功的一、二,三营驻扎滦州以外,其余各部分回原防地待命,李鸣钟又随冯玉祥回防新民府。

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纷纷响应。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10月22日湖南革命党人攻占长沙,宣布独立,次日江西九江新军起义,成立军政分府,25日陕西军政府成立,29日山西宣告独立。清廷为苦撑这摇摇欲坠的局势,于11月1日皇族内阁辞职,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企图稳住北方,进击东南,扶保清室。在全国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北方新军的革命活动也在加紧进行,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与吴禄贞,蓝天蔚曾有密约,拟以二十镇由滦州西进,吴禄贞率第六镇由保定北进,两路夹袭,蓝天蔚郁留下策应,与民军合兵,进攻北京。张绍曾虑及本镇高级将领中多半是保皇派,乃采取权宜之计,上书清廷,要求改革政治,宣布立宪,反对讨伐民军。且态度强硬,要求清廷立刻答复。清廷接此电报,虽异常震惊,却立即复电,调张绍曾任长江宣抚使,以削其兵权。11月7日袁世凯派人在石家庄刺杀了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新军革命派中失去了高级统帅,下级官长又多是保皇派,真正坚持革命的只是中下级军官,新旧两派寡众悬殊,新派颇为失利。此时,风传山东民军将在山海关秦皇岛一带登陆,第八十标由新民府调作山海关内海阳镇驻防。王石清的第一营在右,郑金声的第二营在左,冯玉祥的第三营在中央后防为预备队,炮兵营驻左翼后方,骑兵营在沙岗子右翼前方,准备迎接民军。

廿镇各标被分散监视,但其革命活动并未停止,以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郑金声,王石清等为首的营长们,再接再厉,更加紧行动起来,他们不再依赖于高级将领,而是团结下属官兵,掌握武力,并向官兵宣传革命道理和革命形势。冯玉祥命李鸣钟、张之江等油印革命消息小报,分送各部。为了表示推翻清室,走向革命的决心,冯玉祥号召全营官兵剪掉辫子。李鸣钟首先响应,自己动手剪掉象征封建残余的发辫,是全营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冯玉祥非常高兴。也让李鸣钟帮自己把辫子剪掉。冯玉祥与王金铭密议,待烟台民军一到秦皇岛登陆,滦州和海阳镇即同时行动。遂派张之江,李鸣钟赴烟台,与当地民军首领商震密约。待其由海道率兵登秦皇岛,张之江,张树声,张宪廷的骑兵亦在秦皇岛西南山嘴发动,与冯部及王石清,郑金声部共同配合,攻占山海关。再沿铁路,分别进击北京和奉天省城。白雅雨就带着北洋军政府大都督之印到了滦州,力促施从云等立即发动,滦州的大街小巷遍贴起义文书,大张旗鼓地公开宣传。人们在师范学堂商议,一致主张迎就情势,立即发动滦州起义。11月11日日晚间发出通电,以公推的大都督王金铭,总司令施从云、参谋总长冯玉祥三人署名。并定于十一月十二日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宣布独立。

起义的檄文一发,北方的革命空气大振,滦州迫处近畿,清廷大为震惊。袁世凯手忙脚乱,急令通永镇守使王怀庆到滦州镇压托慰。王怀庆佯作应允,众人拥着他进城拜印就职。中途王怀庆佯作试马,落荒逃走。王金铭等回军政府商议,决定先发制人,立即率队直袭京津。起义军乘火车行抵雷庄,王怀庆已下令拆毁铁道。两军交铮,激战至深夜,王怀庆部大败,请求停攻议和。—王金铭,施从云应邀去王部谈判,被伏兵拿获,遭杀害。其后,白雅雨、张振甲、孙谏声、戴锡九,董锡纯、熊齐贤等14人均相继殉雄。事发未几,冯玉祥便在海阳镇被监禁,后被押解回籍,积极参加筹划滦州起义的张之汀、李鸣钟,鹿钟麟等均被撒职,被逼出走。

大战长辛店

1922年春,北洋政府中直系吴佩孚与旁系军阀张作霖矛盾日趋剧烈,双方都在磨拳擦掌,积极备战。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终于爆发。战争分两路进行:东路在津浦线北段;西路在保定以北的京汉线及其以东地区。奉军东路总司令张作相驻落垡,西路总司令张景惠驻长辛店。直军东路总司令彭寿莘驻马八西路成败关系全局,因此吴佩孚,自任总司令,所部第三师在琉璃河,王承斌的第二十三师在固安。奉军擅用骑兵和炮兵;直军的步兵是久经战阵之师。

早在爆发战争之前,吴佩孚即调驻陕西的第十一师冯玉祥部出潼关助战。是时,冯玉祥任陕西督军兼第十一师师长。该师下辖两个旅:第二十一旅、第二十二旅李鸣钟、张之江分任旅长。冯憎恶奉系劝媚日误国,决定对奉军作战,并亲自率师出征。

战争开始后,西路直军屡攻长辛店不下,吴佩孚急调冯部增援。冯玉祥令李鸣钟先率第二十一旅乘火车北开,直驰保定,接受吴的指挥。开拔前,冯嘱李作战必须整旅出击,不要分散使用兵力;必须攻敌侧面,方能发挥威力。

李旅抵保定后,李鸣钟率孙良诚、赵帝聘两个团和孙连仲的一个炮兵营,疾行军三百里,经汤县、房山、坨里,迂回到北京西郊大灰厂,这里紧靠戒台寺,地处京西翠微山麓,居高临下,可以远瞰玉泉山,脚下便是长辛店。

五月二日深夜,吴佩孚率众参谋来到李鸣钟的指挥部,召集各团长面授作战命令,准备次日拂晓出击。炮兵营长孙连仲指挥炮兵,选好阵地;待天色破晓,接到攻击令,居高临下,大炮轰鸣,霎时间,长辛店奉军阵地烟尘四起,奉军骑兵方没想到侧翼会遭轰击,转眼李旅的两个步兵团好似从天而降,奉军阵地开始动摇。就在这关键时刻,奉军第十六师邹芬部又停止了战斗,牵动全线奉军大溃退。第十六师原是直系统帅冯国璋旧部,归奉军管制后,被推到第二线打直军,这是消灭异己的一种老伎俩,因而不战而退也就不奇怪了。李鸣钟旅占领长辛店后,进逼卢沟桥。四日,吴佩孚亲到丰台指挥辙乘胜追击,经黄村廊坊、落垡、杨村、北仓。同日,张作霖下了总退却令,第—次直奉哉争历时六天,就以直胜奉败而告结束。

战后,曹锟、吴佩孚都亲自接见李鸣钟及参战将领,并称:承贵军勇敢作战,挽救危局,至为感谢云云。北洋政府为表彰李鸣钟的战功,授予他“刚威将军’称号,奖“一等嘉禾勋章”。

心系和平

1929年蒋桂、蒋冯战争之后,一场更大规模的蒋、冯、阎中原大战即将爆发。李鸣钟既忠于冯,又附了蒋,更不赞成蒋、冯对战,遂向各方游走劝阻,但各方首领皆不相让。无奈之下,他选择了自费出国,赴美国考察农业水利,之后又转道赴英法德意等国访问。

1930年冬,李鸣钟归国后,被南京军委任命为豫鄂皖边区绥靖督办。蒋介石为了利用李鸣钟,把他奉为上宾,优礼相加。蒋与宋美龄结婚时,请李参加婚礼,请冯玉祥做证婚人。蒋介石还个别宴请过李鸣钟,与宋美龄一起与李合过影。他要李鸣钟率22路军进攻大别山区红军,李不愿再打内战,就以患肺病为借口长住上海疗养。

1931年冬,李鸣钟也因极度厌烦宦海险恶和政客们相互之间的倾轧,弃官从商,先后在北平、天津、郑州、开封、西安等地入股合办了谦生银号、久大盐业公司、塘沽永利碱厂、秦陇实业公司、福豫面粉公司、中原煤矿公司等,走实业救国之路。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李鸣钟的北平住宅被日伪查封。北平日伪维持会会长沙尔和,亲访李鸣钟,请他参加汉奸政权,承诺归还查封财产。李鸣钟断然回答:“亡国奴不如丧家犬。我决不给日本人干事”。他毁家纾难,化装成商人从天津塘沽乘船转道烟台返回河南老家。1938年日寇西侵,开封失守,豫东失陷。李鸣钟上书国民党中央政府,请缨再赴沙场,但是如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9月,李鸣钟携夫人关淑德至内乡居住。当时,驻军南阳的第二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得知这一消息,忙驱车前去拜访,当场聘李鸣钟为第二集团军高级军事顾问。后来孙连仲又协同张自忠,再三向蒋介石力荐,李鸣钟才被国民政府委任为河南省政府委员,不久又委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赈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开封沦陷后,蒋介石为阻日寇西侵,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结果淹豫、皖、苏三省44个县市,淹死同胞87万。兼任赈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李鸣钟,终年为救济灾民操劳,在省府会议上经常为民请命,力争赈款,甚至不惜与省主席激烈争辩。他还采用发动商户富户,捐募寒衣、捐献粮食物品与款钱的办法,尽力减轻灾民冻馁之苦。

1943年秋,重庆国民党政府水利部,委派原西北军将领赵守钰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成立“整修黄河防泛西堤工程委员会”,李鸣钟任副主任。他采用以工代赈办法,组织灾民加固堤防。1945年底,河南省政府与黄委会联合组成“黄河花园口堵口工程委员会”,赵守钰任主任,李鸣钟任顾问兼副主任。在整个施工过程,李鸣钟与赵守钰经常吃住在施工现场,日夜操劳。他曾两次因公往返开封,都没有回家过一次。

解放战争前,李鸣钟携家人迁居上海五马路、英华里(樱花里)一带。蒋介石派人送给他去台湾的飞机票,要他到台湾去。他拒绝了,决定留住上海等待解放的到来。并与旧部密议,待上海解放后,联袂北上参加革命事业。遗憾的是,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李鸣钟却因食道癌暴发,于6月29日病逝于上海虹桥中西疗养院。

后世纪念

后人纪念

原绥远都统府的参谋长、建国后任河北省副省长的李兴中,悼念李鸣钟的挽联是:

为政以德,有勇知方,缅怀儒将风流,精神不死;

起义滦州,归真沪上,历数终身行谊,大节无亏。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接见李鸣钟的朋友张之江时问:“李鸣钟先生现在哪里?”张说:“他在上海,已经病故”。总理不胜惋惜地连声说:“可惜、可惜”! 1961年10月,辛亥革命50周年之际,李鸣钟的骨灰被安葬在苏州灵岩山麓民族英雄韩世忠墓旁。1992年,其长孙李鸿程夫妇自美专程返里修坟祭祖,将其祖父衣冠与祖母合葬,并立碑纪念。9月2日,李鸣钟在京子女与鸿程夫妇等,同返项城蔡庄故土,参加在家乡举行的树碑典礼。

李鸣钟故居

李鸣钟故居位于沈丘县城内,是晚清式建筑,屹立于长安街路北,2000年9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36年,由原籍河北涿县人刘乐亭主持设计并领工建造。故居坐北朝南,主体建筑由南北相连的三进院落和后花园组成,南北长150米,东西宽60米,占地9000平方米。每进院落各有正堂5间、耳房2间,东西厢房各3间。二进院落正房西侧有西花厅3间。三进院落正房西侧有书房3间。均为青砖灰瓦硬山式建筑。大门位于东南角,门内迎面为照壁。整个建筑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其建筑构造、建筑规模及式样在全省较少见。

保护范围:自故居围墙东、西墙皮向外扩各27米,南至县府路北沿、北至北花园外栏向外扩各43米。

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外围边线向四周外扩各100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