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0 09:20
杏(Prunus armeniaca L.),是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高约5-12米,别名归勒斯、杏子、野杏树等。杏是落叶乔木,高约8-12米。树冠开阔,呈圆球形或扁球形;叶呈宽卵形或圆卵形;花单生,两性花,花瓣呈白色或带红色;果实球形,白色、黄色至黄红色;种仁味苦或甜。花期3~4月,果期6~7月。
有三个地区被认为是杏的起源中心:即中国的华北地区、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中亚中心,即从天山至克什米尔的广大区域;近东中心,即北伊朗、高加索、土耳其和亚美利亚。其中,中国是杏的原初起源驯化中心,以伊朗高原为主的近东地区是杏的次级起源驯化中心。欧洲杏是在罗马时期由阿拉伯人沿着“丝绸之路”从中亚,经由伊朗和亚美尼亚传入到欧洲的。
杏为中国驯化的一种古老的果树,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均证明了此点。在中国河南驻马店杨庄出土过夏代的杏核和山杏核,湖北荆门包山也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杏。另一方面从文字学的角度看,杏字出现很早,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杏字。另外中国关于杏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夏代农事安排的《夏小正》,此中记载:“梅、杏、杝桃则华”“囿有见杏”等。
除《夏小正》之外,述及黄河下游土地规划的《管子·地员篇》中也有杏的记述,它很早就是古人观察物候的重要物种之一,《夏小正》、西汉农书《氾胜之书》中都有根据其开花情况进行农事安排的记述。南北朝时期的农书《齐民要术》已经有栽培方法的记述。
据上述资料推断,杏很早就为中国北方民众所栽培,并逐渐成为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较早上市的水果,它在中国可能有4000多年的栽培史。魏晋时期的医书《名医别录》记载它“生晋山川谷”,说明它栽培于华北山西一带。晋代郭义恭的《广志》记载荥阳有白杏,邺中有赤杏,有黄杏,有杏,这表明河南当时已经栽培有多个品种的杏。唐代隐士卢鸿一所著的《嵩山记》记载:“嵩山有牛山,其山多杏,五月烂(灿)然黄茂。自中国丧乱,百姓饥,皆资此为命,人人充饱而杏不尽。”则表明河南可能有较大的产量。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中国一些地方还培育出性状优良的品种。
杏大约在公元前几个世纪传到波斯、亚美尼亚、希腊、罗马和地中海各国。希腊的杏大概是由亚美尼亚传入的,因此古希腊人把它叫作“亚美尼亚苹果”,这可能是瑞典博物学家林奈认为此种果树原产亚美尼亚,因此在它的学名Prunus armeniaca中,用这个地名作为它的种加词。这与早先西方人认为桃原产于波斯一样,是一种误解,实际上亚美尼亚的杏是由中国传过去的。
中国以外的国家有人将杏和李杂交,选育出所谓的“李杏”品种;杏和桃李(P. cerasifera)杂交,能产生与紫杏(P .dasycarpa)相似的黄果类型。杏在10世纪的时候传到日本,18世纪以后又逐渐传入美洲地区。它已成为当今世界温带地区的重要水果之一。
关于杏的分类,1884年,俄国植物学家马克西姆维奇(C. Maximowicz)将东亚所有的杏归为一种(即Prunus armeniaca),而将西伯利亚杏、华北普通杏的野生种与栽培种东北杏均认为是它的变种,他所定的学名为西伯利亚杏(Prunus armeniaca var. sibirica)、普通杏(野生及栽培种)(Prunus armeniaca var. tpica)、东北杏(Prunus armeniaca var. mandshurica)。
自马克西姆维奇发表杏的上述命名后,欧美植物分类学者均认为杏有上述4个变种。后来日本植物学家根据自己考察将杏分为三个独立的种,即现在的普通杏(Armenia vulgaris)、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和东北杏(Armeniaca mandshurica)。
杏是落叶乔木,高约5~8(12)米,树冠开阔,呈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
树皮纵裂,呈灰褐色;多年生枝浅褐色,皮孔大而横生,一年生枝浅红褐色,有光泽,无毛,具多数小皮孔。杏叶呈宽卵形或圆卵形,长约5~9厘米,宽4~8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呈圆形至近心形,叶缘锯齿钝圆,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腋间具柔毛;叶柄长2~3.5厘米,基部常具1~6腺体。
花单生,花冠直径约2~3厘米;先叶开放;花梗短,长1~3毫米,被短柔毛;花萼呈紫绿色,萼筒圆筒形,外面基部被短柔毛;萼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花后反折;花瓣白色或红色,呈圆形至倒卵形,具短爪;雄蕊20~45簇,稍短于花瓣;子房被短柔毛,花柱稍长或几与雄蕊等长,下部具柔毛。
果实球形,稀倒卵形,直径约2.5厘米以上,白色、黄色至黄红色,常具红晕,微被短柔毛;果肉多汁,成熟时不开裂;核卵形或椭圆形,两侧扁平,顶端圆钝,基部对称,稀不对称,表面稍粗糙或平滑,腹稜较圆,常稍钝,背稜较直,腹面具龙骨状稜;种仁味苦或甜。
杏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栽培,栽种面积较大的有土耳其、伊朗等。在中国,杏分布于全国各地,多数为栽培,尤以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种植较多,如内蒙古、甘肃、青海等省区,少数地区逸为野生。
杏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在中国新疆伊犁一带野生成纯林或与新疆野苹果林混生,海拔可达3000米。杏能在各类土壤上生长,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为适宜。
杏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寿命长,但不抗涝。其花芽休眠期短,春季萌芽及开花较早,易受晚霜危害。杏在冬季冻害的临界温度为-25~-30℃,但幼树的抗寒性较差;花蕾期的冻害临界温度大体是-1.1℃,开花期为-0.6℃,幼果期为0℃左右。杏的花期为3~4月,果期6~7月。
杏花器单生,即每芽仅开一朵花。花开放以后,花粉在授粉后两小时就可萌发进入柱头 ,五十小时进入子房,授粉后四天受精。授粉受精的健全花朵开始发育为果实,败育花或授粉受精不良的花,在花后十天左右即凋萎脱落。
杏每年开花很多,但座果率很低,开花多而座果少是果树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外界不良条件的特性,有利于传种接代。杏花雌蕊败育也是影响坐果率的一个重要原因,过高比例的退化花影响了杏树的座果。
花期温度过高会使花期提前,加速了花的发育和雌蕊退化,形成较多的败育花。但杏也易受晚霜危害,一方面直接造成花器官冻害,另一方面花期低温影响蜜蜂活动,导致传粉受精不良。
播种繁殖
使用混沙埋藏法或快速催芽法进行种子处理,前者是把杏核进行0-5℃低温处理至核裂开后播种繁育,后者是指使用热水、马粪或温水浸泡后待杏核咧嘴后进行播种。播种时施好底肥后将地搂平,灌足底水,捡出土壤中的杂物后将种子均匀地点入沟内,播完后及时进行覆土。
嫁接繁殖
嫁接宜选择每年春季。嫁接方法包括腹接、舌接、插皮接、嵌芽接等。在春季嫁接有利于嫁接伤口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削面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嫁接部位要低,近于根部含水量高,嫁接更易成活。
秋季定植的苗木应选择根系与主根无冻害或干枯、日灼、霜冻、真菌病毒危害者。将苗木弯曲全部埋入土中,使用一定浓度的硫酸钡喷洒树苗。结合灌溉,松土除草,施加有机或无机肥。
春季解冻后进行翻树盘。雨后及时中耕松土,减少水分蒸发。每年5月和7月对成活栽植施加一定量的尿素。旱地杏树应做好保水穴。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中旬和8月底分别叶面喷洒一定浓度的尿素、磷酸二氢钾。每年10月中下旬施加一定量猪圈肥。在冬季和夏季对杏树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剪,对停止生长后枝条,将所需主枝拉平,多余枝条疏除。5年生以后的杏树应多疏弱枝、重叠枝,回缩部分细弱结果枝组,改善通透条件。
防治杏叶焦边病需加强肥水,合理耕作,更新修剪,增加有机肥料。杏根腐病的防治应使用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或代森锌,且杜绝疫区苗木外运,采取不在跻地建园育苗的预防措施。防治杏叶萎蔫病应选择抗病品种,加强土壤管理和采后灌水,施用保水剂等。
防治杏桑白蚧壳虫应在早春喷洒一定浓度的石硫合剂。清除枯枝和注射桃康乳剂能够有效防治小蠹虫。
从坐果期到采收前期,使用一定浓度的化学、生物试剂对杏的果实进行保鲜技术处理,采摘后应使用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壳聚糖等保鲜剂处理并进行低温贮藏。宜选择“中熟”期而非“低熟”、”高熟“期的杏果实进行采摘。
野杏(学名:Prunus armeniaca var. ansu Maxim.),为蔷薇科李属植物杏的变种,又名山杏、合可仁—归勒斯,主要产于中国北部地区,栽培或野生,尤其在河北、山西等省区普遍野生,山东、江苏等省区也产。
野杏与杏的区别如下:
中国杏的栽培品种按用途可分为3种:食用杏类、仁用杏类和加工用杏类。食用杏类的果实大,肥厚多汁,酸甜适度,着色鲜艳;主要用于生食或加工;在华北、西北各地的栽培品种约200个。仁用杏类的果实较小、果肉较薄、种仁肥大、味甜或苦;主要用途是采集杏仁供食用或药用,有些品种的果肉可干制。加工用杏类的果肉较厚,糖分多,便于干制,一些甜仁品种可肉、仁兼用。
杏仁味苦,性微温,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等病症。杏子为杏的果实,味酸、甘,性温;归肺、心经,具有润肺定喘、生津止渴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燥咳嗽、津伤口渴等病症。
杏叶祛风利湿、明目,常用于治疗水肿、皮肤瘙痒、目疾多泪、痈疮瘰疬等病症。杏花具有活血补虚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妇女不孕、肢体痹痛、手足逆冷等病症。杏枝能够活血散瘀,主治跌打损伤。杏树皮与杏树根具有解毒的功效,主治食杏仁中毒。
杏的果肉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和磷等营养物质。杏仁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粗脂肪、糖等,还含有磷、铁、钙、钾等多种矿物质。杏仁还可榨油,出油率45%,油可食用。
杏果和杏仁除了用于食用外,还可加工成多种多样的食品,如杏干、杏脯、杏酱、杏醋、杏酒等。杏仁具有特殊的香味,加入食品中能增添其光泽、亮度,增进食欲,因此杏仁还可以作为夹心面包、糕点、糖果、冷食、冷饮及酱菜等的精点配料。杏壳还是制作活性炭的优质原料,可用于环保、医药、化工等多种工业。杏树木材坚硬,适于制作抗断和抗压的物品。杏仁油除了是优质的食用油外,还是制作高级化妆品、高级润滑油和高级塑料溶剂的原料。
杏具有观赏价值,常见的栽培供观赏的杏有垂枝杏和斑叶杏。
杏由于其抗旱、耐瘠薄、抗逆性强又易管理等特性,在”一带一路”中国段的荒山、荒地、盐碱地、戈壁、沙漠以及退化草场等非耕地上,大力营造杏等抗旱木本油料果树的经济林,建成中国粮油的新产区,可以弥补中国耕地不足的短板。杏也是中国“三北”地区重要的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树种,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杏最初象征仙家、隐士、儒生与医家等身份高雅、道义鲜明的人;宋元以后,主要将杏花的短暂、易凋零形容风尘女子,此后杏花淡出文人雅士的视线,逐渐被视为凡俗之物。
《山海经》记载:“灵山之下,其木多杏。” 皇家用杏花和燕子组合在一起,构成杏林春燕图,将其用作皇家婚俗的专用图案。在民间,杏林春燕还寓意登高及第、富贵吉祥。杏花亦称 “及第花”, 被视为科举功名的象征,也有借以寓托科第的得失或仕途沉浮。另一寓意和传说有关:三国时名医董奉为人治病不收钱而只要求病人在院中种一株杏树,数年后蔚然成林。后世人们遂用杏林春燕、杏林满园或誉满杏林等来称赞医德高尚的人。
在中国,“杏脸桃腮”是形容女子容貌秀美的一句成语,也形容美女发恕瞪眼时,会“杏眼圆睁”。此外,还对有夫之妇的失德出轨行为贬之为“红杏出墙”,细无声地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
杏坛是中国杏文化的开篇之作。“杏坛”典故源于《庄子·渔父》,作为孔子“弦歌鼓琴”、教授弟子的地点。仁宗天圣二年重修孔庙时在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周围种了许多杏树。庄子之徒不经意中创设的杏坛终于成为孔子讲学点的崇高代称,进而引申为教坛、讲台、教育界的雅称。
杏花开放的时令与农耕开始相对应,因此杏花与菖蒲一道成为农耕的提示符号,经过民俗与诗文的推助,形成“杏花耕”的文化寓意。
唐代还有一种“插花”风俗,又称簪花。唐代“簪花”主要有“杏园簪花”与“九日簪花”两种风雅。杏园插花是取得功名的象征。
杏文化的宗教内涵起源甚早,作为上古的“改火”之木,杏树是中土传统民间神性的重要载体之一,意味着祯祥之性、玄秘之功,杏树终成仙物,杏花为神仙福地的幸运花。后来关于汉末董奉种植“杏林”的传说,将杏文化的宗教意涵放大与模式化。从杏林到神仙、医药等象征意义的延伸,这种观念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
杏花是中国北方家喻户晓的报春花,深受人们青睐。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诗人庚信,有一首描写杏花的名诗流传至今:“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描绘出早春杏花绽放的芳姿,看出古人对杏花之喜爱。
在唐宋时期,诗人王维在其位于秦岭之中的辋川别墅建有“文杏馆”;诗人范成大则在其石湖宅院周边种植大面积杏林,并有多首咏杏诗为证。
在唐宋时期,关于杏的绘画作品中屡见不鲜,从现存记录来看,最早的《杏花图》作者徐熙为五代末年人,他笔下的杏花非常写实。而后,杏花由着色转为水墨。然而,因为宋后杏花在文人笔下堕入“俗格”,致使杏花入画的频率减少。宋元明清仍然有一些偏爱杏花的画家,他们的作品展示了不同时代杏花的审美趣味。
历代杏花名画有徐熙《杏花图》、北宋赵昌的《杏花图》、宋徽宗的《杏花村图》、唐寅《杏花仕女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