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虹

更新时间:2024-02-09 17:26

杜虹,女,1955年生,重庆人,作家、编辑。

生平经历

杜虹,1955年生,重庆人;她出生在书香家庭,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了农场,跟着当教师的母亲、和外婆,在几所山村小学辗转长大。中学毕业后,17岁的杜虹在一家杂货店当过售货员,1977年通过高考进了大学,可能为重庆师院的函授学员,本科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老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艺作品,后来到出版集团工作。

1987年,杜虹于重庆生下女儿张思遥;并为其在2003年出版的“作家子女三人行·中学卷”《都是往事》中留言。

诗歌作品《春之神》收录于1992年出版的《中华儿童文学作品精选(1977-1991)诗歌卷》。

1993年12月,杜虹在接力出版社出版儿童诗集《种下一个秘密》。

1995年,杜虹在散文《好丈夫是“三棱体”》中自述已告别妻子称号。

1996年,杜虹的儿童诗作《不吃雪糕》刊载于《学与玩》,1999年以《中队决议:不吃雪糕》为题在《闪光的祖国:建国50周年小学生朗诵诗集》中收录。

杜虹的幼儿园故事《顽皮妞丹丹》叙写方式充满童心,游戏话语天真烂漫。

杜虹的创作以幼儿文学(幼儿诗、儿歌、幼儿故事)为主,讲究游戏性、动作性、趣味性,句式富于音乐美、图画美。

1999年至2000年间,杜虹就自己独立创作的一篇文章《成功的律师,失败的母亲》状告孙敏剽窃,侵犯了其发表权、署名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被告拒不到庭后,重庆第一中级法院作出一审缺席判决,杜虹胜诉。

2002年,杜虹的《荷花女孩》被重庆市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评为首届重庆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一。

杜虹退休前是重庆出版社少儿读物出版中心的副编审,从2005年后,她开始到社区和图书馆、学校办青少年读书讲座,告诉家长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2007年,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旅美女作家王瑞芸,两人联合发起了“爱心书架”活动,为偏远的农村学校建起书屋。2009年6月,杜虹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在2010年的第三届重庆读书月“两评三命名”活动中,杜虹获得了“十佳读书人”的称号。1989年杜虹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2月增补为重庆市作家协会第三届全委会委员。

杜虹的很多作品如《春之神》《等客人》《中队决议:不吃雪糕》等等收入了多种儿童文学选集和幼儿园、小学教材。

杜虹是科幻小说《三体》的编审之一。

2015年5月30日,重庆市儿童文学作家杜虹去世,享年61岁。

冷冻大脑

杜虹的女儿张思遥、女婿鲁辰通过网络志愿者以及在美国的同学,辗转联系到了一个专门从事人体冰冻研究的科研机构——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英文名称Alcor)。该基金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之一。杜虹一家选择了花费12万美金(约75万元人民币)大脑冷冻。

2015年5月30日下午5时许,61岁的胰腺癌患者杜虹躺在病床上,已进入弥留阶段。

隔壁房间,两名来自美国的外科医生已经等待了8个小时,事实上,他们从5月19日开始就在为这一刻待命了。

下午5时40分,杜虹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两名美国医生第一时间向杜虹体内注射了抗凝剂、抗菌药物、抗血栓药物,防止血液凝固,并用特制设备按压心脏,保证血液继续循环。

随后,杜虹的遗体被放入装有冰块的木质棺材中,迅速转移到手术地点,耗时约1小时。接下来是灌流,由于人体细胞中含有大量水分,冰冻过程中水分凝固会形成冰晶,极易刺破细胞,造成巨大伤害,所以冰冻技术的要点是使用冰点更低、不容易结晶的保护液代替水分,达到脱水的效果。

美国医生首先用稀释过的保护液,逐步替换遗体中残留的血液。随后,使用仪器打开遗体颈部的总动脉和总静脉,形成一个液体输入的回路,输入保护液,随后开始重头戏——替换头部残留的血液。

替换过程比较漫长,医生会逐步加大保护液的浓度,从动脉输进头部。当人体内保护液浓度达到遗体保存要求后,继续监测静脉输出液体中保护液的浓度,当输出液体的保护液浓度与输入浓度一致时,表示头部水分已完全被替代。

灌流超过4个小时,整个过程需要在冰冻低温接近0摄氏度的情况下完成。此后需要将遗体进一步降温。工作人员使用-60℃的干冰对遗体逐步降温,最终将遗体保存在一个-40℃左右的冰棺当中。至此,遗体冰冻的初步流程完成。

接下来,杜虹的遗体会在冰冻状态下被送到位于美国洛杉矶的Alcor总部(全球最大的冷冻人体研究机构之一)。遗体头部将被分离保存在-196℃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工作人员将按期添加液氮,保证杜虹的头部长期保存。按Alcor科学家的乐观估计,50年后的科学技术也许就能让杜虹解冻头部、再造身体,也就是——复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