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

更新时间:2024-08-28 16:42

束之高阁(拼音:shù zhī gāo gé)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房玄龄《晋书·庾翼传》。

成语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束之高阁”。

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有一位将领名叫庾翼,他是东晋三朝元老庾亮的弟弟。庾亮死后,他就代替其兄镇守武昌,任荆州刺史,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军事,有谋略,军、政严明,以收复北方为己任。

当时东晋有两个很有名气的人。一个人名叫杜乂,是西晋名臣杜预的孙子。容貌很美,性情柔和。大书法家王羲之称赞他“肤若凝脂,眼若点漆,神仙中人也。”另一个人名叫殷浩,喜读《老子》《易》,善于清谈玄理。这两个人都名噪一时。

当时,有人在庾翼面前称赞杜乂和殷浩,推荐他们出来做官。但是,庾翼很看不起他们。他常常对人说:“对待杜乂、殷浩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是像对待那些无用的东西一样,捆束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等天下太平以后,再考虑给他们一个什么官做。”

后来的事实证明庾翼对人的观察是正确的。东晋权臣桓温掌政以后,任命殷浩都督扬、豫、徐、充、青五州军事,统率军队进取中原。他先为先秦败于许昌,后又在山桑遭到伏击,大败而归。桓温一怒之下撤销他的一切官职,把他降为老百姓。

成语寓意

事实证明,庾翼没有重用杜乂和殷浩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古诗人龚自珍的呐喊,为人们所震撼。作为将帅,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时,一定得将目光放在有能力又能体现在成果上的人身上,即使他没有较高的学历,也应该加以重用。而那些只会捧着高学历时刻不忘吹虚一把,却没有什么能力和成果的人,则没必要在他们身上浪费精力。同时,对于一些没有太大作用的人或事应该果断的“束之高阁”,不可一味的怀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心态,不但对自身毫无益处,还会变成自身的拖累。

成语运用

“束之高阁”本义是把东西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指弃之不用或置之不理。动补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宋·司马光《论风俗札子》:“读《春秋》未知十二公,已谓‘三传’可束之高阁。”

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

梁实秋《雅舍小品·搬家》:“都是朋友们的宠锡嘉贶……常常是在拜领之后就进了储藏室或是束之高阁。”

路遥《平凡的世界》七章:“麦子种完,犁铧一挂,就到了白露;这时节,锄头也就要束之高阁了。”

成语辨析

束之高阁—置之不理

“束之高阁与“置之不理”意义相近,两者都有放在一旁、不理不踩的意思。区别在于“束之高阁”偏重在不用,“置之不理”偏重在不理;“束之高阁”的对象是物,可以是具体的物,也可以是抽象的物,“置之不理”的对象是事。其次两者用法也不同。“束之高阁”前边经常用介词短语“把……”作状语,“置之不理”前边经常用介词短语“对……”“对于····”作状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