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

更新时间:2024-07-04 21:01

来安县,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安徽省东部,东邻天长市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接琅琊区、明光市,南连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北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比邻,总面积148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10月,来安县辖11个镇、1个乡。截至2022年末,来安县常住人口42.4万人。

历史沿革

来安县历史悠久。境内顿丘山遗址发现的石器、陶瓷和骨器证明,在新石器时代,县境便有人类栖息繁衍。据《太平寰宇记》:“来安水在县东三里,源出马岭山,东流至来安村为名。”

唐虞时代,属“扬州之域”。

周初,属徐国。春秋,先属后属楚,故称吴头楚尾。战国,属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置建阳县,治在今水口镇之东城埂。

西汉初,属淮南国。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复属九江郡

东汉,光武帝时,将建阳县并入全椒县,仍属九江郡。

三国,属,称全椒县,隶扬州管辖。

西晋,属扬州淮南郡,称全椒县。东晋,王导行“侨寄法”,在今县城东侨置顿丘郡,后废郡为顿丘县,属雍州秦郡

南北朝,宋,先属豫州秦郡,后属南兖州广陵郡,再属徐州新昌郡,称顿丘县,移顿丘县治于新昌城(今安徽滁州市区),为新昌郡治。齐,属北徐州新昌郡,称顿丘县。梁,属谯州新昌郡,称顿丘县,后析顿丘县置高塘郡,治在今半塔镇。东魏,属谯州新昌郡,称顿丘县。北周,废高塘郡为高塘县

隋初,高塘县并入顿丘县,改称新昌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昌县为清流县

唐初,属滁州,称清流县。景龙三年(709年),析清流县置永阳县,治今城北瓦岗,属淮南道滁州。

五代,南唐中兴元年(958年),改永阳县为来安县,属淮南军滁州。

北宋,属直隶京师滁州永阳郡军事。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来安省入清流县,绍兴十八年(1148年),复置来安县,治大雍(用)镇,即今之新安镇。

元,属江淮行省江北淮东道滁州路总管府,后改隶扬州路总管府滁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来安县并入滁州,洪武十三年(1380 年),复置,隶六部凤阳府滁州。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属京师直隶滁州。永乐元年(1403年),属南京直隶滁州。

清顺治二年(1645年),属江南行省安庐滁和道滁州。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直隶滁州。

民国元年(1912年),来安县直隶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属安徽省淮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隶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中共淮南苏皖边区委员会。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由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代管,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22日,来安县全境解放,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

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滁县专区。

1956年1月12日,属安徽省蚌埠专区

1961年4月13日,属安徽省滁县专区。

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滁县地区

1993年1月,属安徽省滁州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来安县共辖12个乡镇,分别是:新安镇半塔镇汊河镇水口镇舜山镇雷官镇施官镇大英镇张山镇独山镇三城镇杨郢乡,县政府驻地:来安县新安镇黎明路(蝴蝶公园北侧)。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滁州市东部,介于长江淮河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18°20′~118°40′,北纬32°10′~32°45′。南北最长处55千米,东西最宽处30千米。总面积1481平方千米,县境东邻天长市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接滁州市琅琊区、明光市,南连南京市浦口区,北与江苏省盱眙县比邻。

地质构造

来安县地质构造主要是燕山地壳运动以来生成的北东向凹陷和断裂。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除缺失晚元古代早期青白口系沉积外,自中元古代起,各时代地层均有发育;但大部分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出露甚少。中元古界在县复兴集和练子山以北,龙王山以南有所出露,厚度大于2135米。震旦系在县舜山以北,练子山以南和平阳水库西南有零星出露,为震旦系晚期沉积,厚度为1602米,含藻类化石。奥陶系在县平阳水库东南侧出露,为奥陶纪早期沉积。厚度在300米以上,含鹦鹉螺和腕足类化石。白垩系分布在县雷官集以南和东北、独山西北、平阳水库以西与琅琊区、南谯区交界处,厚度在300以上,仅上统赤山组有零星出露。第三系主要分布于县城至施官以北。其中下第三系在舜山集组、狗头山组、张山集组,主要为棕色泥岩、砂岩夹砾层,在炮嘴地区底部夹薄层石膏,含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叶肢类、鱼类、哺乳类及孢粉等化石,厚302米。

地形地貌

来安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丘陵、南部为岗坳相间的波状平原,缓丘零星分布;滁河、沛河、新来河两侧为较广阔的河谷平原。全县海拔高度小于220米,相对高程大于100米。境内地貌类型分为丘陵、阶地、河漫滩三种。面积分别约占全县面积的30%、40%、30%。县内丘陵分布在低山外围或居于低山两侧,呈带状,和低山组成梯状地形,分为侵蚀丘陵、玄武岩丘陵、山丘。

气候特点

来安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来安县常见的乔木有侧柏、翠柏、园柏、龙柏、塔柏、刺柏、速生柏、罗汉松、三尖杉、广玉兰、白玉兰、厚朴、鹅掌楸、香樟等;常见的灌木有千头柏、匐地柏、鹿角柏、金叶桧、绒柏、粉柏、凤尾柏、孔雀柏、线柏、紫玉兰,狭叶山胡椒、麻叶绣线菊等;常见的竹类有阔叶箬竹、紫竹、桂竹、刚竹、淡竹、人面竹等;常见的花类有白玉兰、万年青、茉莉、桂花、玫瑰、海棠、含笑、菊花、山海棠、野菊花、梅花、水仙、迎春等;草常见的有狗尾草、艾蒿、茅草、苔草、龙须草、马鞭草、凤尾草等。

动物资源

来安县常见鸟类主要有小鸊鷉、绿头鸭、豆雁、扇尾沙锥、苍鹭、环颈雉、鹌鹑;兽类主要有狼、狐狸、刺猬、蝙蝠、野兔,鼠、獐、獾、松鼠、骚狗子、灵猫、黄鼠狼。鱼类常见的有鲢鱼、草鱼、鲤鱼、鲫鱼,鲶鱼、乌鱼、鲲鱼,黄鳝、刺鳅、鳜鱼、泥鳅、花鳅;昆虫常见的有瓢虫、蝗虫、金龟子、地老虎、蚜虫、蝽象、天牛等;此外,尚有蚌、螺、龟、蟹、虾、蛤蟆(青蛙、蟾蜍)、蛇、蜥蜴(四脚蛇)、壁虎等。

矿产资源

来安县非金属矿藏储量大、品种多、品位高,主要有钾长石、膨润土玄武岩石英石等20多种,其中已探明的钾长石分布面积达80平方千米。

政治

人口

2022年末,来安县户籍人口48.1万人,比上年减少0.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2.4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8.88%,比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

经济

综述

2022年,来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2.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95.6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167.4亿元,增长1.8%。三次产业比为7.5:49.9:42.7,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5%。

2022年,来安县完成财政收入34.0亿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4亿元,增长11.4%;上划中央收入8.3亿元,下降26.0%。全年财政支出42.0亿元,增长4.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亿元,增长0.1%;公共安全支出1.8亿元,增长26.6%;教育支出7.0亿元,增长5.0%;科学技术支出0.6亿元,增长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3亿元,增长26.1%;卫生健康支出3.4亿元,增长6.7%;节能环保支出1.1亿元,增长2.0%;城乡社区支出4.4亿元,下降15.0%。全年民生方面支出36.9亿元。

截至2022年末,来安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354.4亿元,比年初增加33.3亿元,增长10.4%。住户存款余额254.1亿元,比年初增加42.9亿元,增长20.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28.6亿元,比年初增加64.3亿元,增长17.7%;其中,住户贷款177.1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51.1亿元。

截至2022年末,来安县城乡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76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3113元,增长6.2%,农村民可支配收入18612元,增长7.4%。

第一产业

2022年,来安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7858公顷,比上年增加288.7公顷,增加0.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924公顷,比上年增长18.7%;棉花种植面积14.5公顷,比上年减少40.1%;蔬菜种植面积8294公顷,比上年增长3.8%。全年粮食产量46.6万吨,比上年增产0.05%;油料产量11587.5吨,比上年增产14.0%;棉花产量11吨,比上年下降42.1%。

第二产业

2022年,来安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比上年增长16.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和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19.7%、33.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289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32.2亿元,增长36.3%;实现利润总额31.9亿元,上升55.7%,其中,利税总额39.2亿元,上升60.1%。

2018年,来安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3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5.7亿元,增长23.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9.7万平方米,增长27.8%;房屋竣工面积44.9万平方米,增长43.4%。

第三产业

2022年,来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4亿元,比上年增长4.7%。分区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9.5亿元,增长4.9%;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0亿元,增长4.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0.7亿元,增长14.0%;商品销售132.7亿元,增长3.4%。

2022年,来安县进出口总额870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4%。其中,出口总额78887万美元,增长50.2%;进口总额8157万美元,下降0.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7万美元,下降42.5%。

2022年,来安县共接待国内游客310万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26亿元,增长159.9%;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来安县幼儿园64所,在园幼儿数10794人,教职工1240人,专任教师710人;小学32所[6],在校生21856人,教职工1778人,专任教师1622人;普通中学26所,在校生16811人,教职工1955人,专任教师179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4829人,教职工207人,专任教师20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72人,教职工45人,专任教师45人。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来安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所室、村卫生室)21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个,村卫生室130个。床位数2713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4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48人,注册护士1483人。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来安县专利授权1074件,增长2.8%,其中,发明授权151件,实用新型授权861件,外观设计授权62件。

民生保障

截至2022年末,来安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0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9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3.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4.3万人。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6.0万人。城镇居民低保人数3451人,农村低保人数11740人。

自2021年12月3日起,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来安县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430(元/月)。

交通运输

来安交通便捷,宁洛高速公路在县境有两个出入口,位于南京1小时都市圈核心层,104国道连通南北,312省道横贯东西,洛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距南京市区60千米,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千米,距津浦铁路18千米,距省城合肥145千米。312省道纵穿南北与宁连高速公路衔接,内河航道汊河港距南京港20千米;县城距京沪铁路滁州北站18千米,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一个小时车程。

截至2018年末,来安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979千米,年末公交拥有量62辆,运营线路网长52千米,年客用总量691万人次。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3.53万辆,其中私人轿车拥有量2.84万辆。

历史文化

顿丘山遗址

顿丘山遗址位于来安城东村赵坝生产队,呈台形。南北长200米,东西长120米,文化层平均厚度约2.5米。因是东晋侨置的顿丘郡治所,故名顿丘山。1975年大水以后,该遗址成为居民住宅区。1972年5月,经安徽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发掘,该遗址出土一批石器、陶器、蚌器、骨器和铜镞、卜甲等珍贵文物,其中卜甲在安徽省江淮地区为首次发现。经考证,确定该遗址为殷商早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均被省博物馆运回。该遗址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井王遗址

井王遗址位于来安东22.5千米处的磁山乡井王村井王生产队,呈长方形。南北长70米,东西宽60米,遗址原有古井7口,现仅存2口。其南面为井东、井北和井王生产队的农民集居区。遗址已废为农田。1986年,县文物工作组在对该遗址进行调查时,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石器2件及汉代砖瓦、唐宋瓷片等。该遗址内涵丰富,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证。

高山县城遗址

高山县城遗址位于来安东北26千米处的王集乡高山村内的高山岗上,呈方形。长70米,宽60米。城址内散存大量碎砖瓦。旧城废于何时待考。据《汉书》记载,原高山县地秦时属东海郡,汉时属临淮郡,后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更为下邳国高山县。1985年,本县文物工作组在对该遗址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量唐宋瓷片,并在遗址附近一农民家里发现明代青花瓷瓶一件(为1983年出土)。

建阳县城遗址

建阳县城遗址位于来安南15千米处的水口镇东面,俗称东城埂。建阳县建于西汉,县城废于何时不详。遗址正南方向300米处为两汉时期墓葬群。县文物工作组在此发掘时,发现木廓墓棺木完好,随葬品有铜器、陶器和漆器等。

吴王城遗址

吴王城遗址位于来安东南35千米处的烟陈乡姜渡村姜东生产队。遗址呈方台形,古城垣尚存,边长120米。遗址内残存大量瓦砾,平均文化层厚度约80厘米。据江苏省六合县民国版县志记载,吴王城为三国东吴所建,因吴王孙权而得名。北齐瓦梁郡治所置于吴王城故墓之上,南唐时废。该遗址为县文物工作组于1985年普查文物时发现,其时遗址东部已被破坏,截面文化层参差外露。该遗址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安县旧城址

来安县旧城址位于今来安县城新安镇中心区。来安县建于五代南唐时,县城于南宋时迁至大雍镇(今新安镇)。城内地势东低西高,主要街道呈“十”字形,东西南北四方原有宾阳、庆成、迎薰、拱极四个城门,此外还有崇文小南门和耀武小西门。旧城城墙于民国27年(1938年)被拆,之后护城河被墙土填平。

来安县旧城面积不大,但建筑物颇多,有县衙署、儒学宫、开元观、大成殿、明伦堂、东壁楼(鼓楼)、城隍庙、龙王庙、观音庵、老君祠、奎光祠、洗心亭、漱芳亭等,这些建筑因兵火战乱、年久失修而先后倾圮拆除。如今城内尚存硫璃井、县署井、北门井、东门开元观井等4口古井。1984年,县文物工作组在县城东部青龙街西原八面塘(今县防疫站南墙外)附近发现新石器时期石器2件。

万山遗址

万山遗址位于来安东北25千米处的大余郢村万山生产队北,海拔130米。该山顶部平坦,面积约7万平方米。万山山势险峻,南宋时用于屯兵,山腰修有跑马道,山顶有垒石围墙。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滁州守将赵葵曾命赵必胜部驻守万山,以御金兵。万山故垒已经倾圮,除饮马塘、古井和跑马道外,别无所存。明人张维恕曾为建于万山之上的古刹龙泉寺题诗:“万山重叠吐虹光,微雨初收天外凉。聪马一鞭风色好,草虫吟处百花香。”

石固山遗址

石固山遗址位于来安北15千米处的舜山乡石固村,海拔166.7米,与对面的尖山构成县境北端门户。山呈圆台形,顶部面积约8万平方米,山腰有跑马道环绕。山势陡险,易守难攻。南宋绍兴时,居民曾在山上构筑墙垒,以御金兵。清咸丰年间,安庆棚民葛必泉、葛高培和刘万元率领的数千名义军曾踞守该山。山上的建筑后来全部毁于战火。

韩王将台遗址

韩王将台遗址位于来安东22.5千米处的磁山乡井王村井王生产队西南300米处,呈长方台形,长80米,宽30米。东南——西北走向。遗址北30米处尚存一祭台,传说韩信(一说韩世忠)曾在此点将。该遗址已废为农田。1986年,县文物工作组在文物调查中首次发现该遗址表层耕土中有大量红烧土块,继而在此采集到新石器时期红陶质和夹砂红陶质鬲足4只,以及商周时期残陶片10余种。经考证,该遗址为商周文化遗址。该遗址的下层文化有待进一步勘查。

大庵山遗址

大庵山遗址位于来安新安镇北12千米处的大庵山林场场部附近。元至正年间(1341~1367年)在此处创建尊胜禅院(后又称吉祥禅院)。禅院毁于何时不详。《红楼梦》主要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七月十六日撰写的《尊胜院碑记》,记载了该禅院的规模及兴衰过程。遗址尚存甘泉(观音泉)和桂树等自然景物。

地方特产

酥糖

酥糖,早期名为董糖,相传在一百多年前从六合县传入,主要以面粉、白糖、芝麻、饴糖四种材料制成,其味香。

雷官板鸭

雷官板鸭系选用当地麻鸭或瘦肉型樱桃谷鸭,经陈年老卤、传统配方加现代工艺精细制作而成。

复兴茶叶

复兴茶叶出产于来安县舜山镇复兴茶场,该茶场始建于是1964年,位于来安县城北10千米处,紧邻白鹭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和来安县新农村示范点林桥苗木生态园。

半塔芝麻油

来安县半塔麻油厂创建于五十年代初1950年,地处皖、苏两省四县商贸繁荣、交通发达的红色旅游基地半塔镇,该镇地处江淮分水岭的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适合芝麻生长。

来安花红

“花红”学名“林檎”,是中国最古老的水果品种之一。“花红”果皮薄而肉脆,汁多渣少,生食酸甜爽口,满口生香。花红果子不仅好吃,而且还能开胃解暑,泡酒饮用可止泻、治痢疾,是人们健身防病的营养果品。据史书记载,花红自清朝嘉庆年间便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广泛种植,并作为贡品年年向朝廷纳贡,属于来安地方特产之一。

风景名胜

截至2018年,来安县有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1个,形成了皖东烈士陵园为中心,依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二师师部、少奇楼等革命旧址。以半塔、杨郢银色风力发电为主题,依托长山东寺港风景区、龙卧寺省级森林公园、石界牌古民居、宝山千年银杏树等资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以白鹭岛度假村为重点,依托池杉湖湿地、小李庄、景华文化生态园、贾龙民族村、仰山桃文化、林桥苗木为一体的农业观光;依托尊胜禅院、孔雀寺、石固山穆桂英点将台等为一体的名胜古迹。

著名人物

古代名人:

李崇、李平、李谐吴亮丁士美张纲常道胡松、郝孔昭、王化振、赵礼、顾问、魏大用、周之冕、汤斌、周球、严治元、曹寅、伍斯瑸、王士杰、刘瓒、韩梦周、伍士超、戴宗沅、欧阳泉。

近代名人:

刘福连王教成王传友余同杰宋明武陆元九朱皖来唐笑宜武蕴藻朱寿安、董彬、郭祥刘恕赵家俊郑芳赵孝庵金启华陆子修李开亚刘景龙濮德祥陈树良曹玉模、林协、吕祖珩史宗俊唐后启杨福宗陈积中杨金槐朱焘史正富王唯、冯健、汪敏、陈帮萍、刘小妹。

荣誉称号

2019年,来安县荣获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4月14日,来安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

2020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5月25日,被公示为安徽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

2022年5月,入选安徽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

2022年5月,入选安徽省“大托管”示范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