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明

更新时间:2024-07-16 10:48

杨东明(1548年-1624年),字启昧,号晋庵,别号惜阴居士,归德府虞城县马楼村(今商丘市虞城县利民镇)人 。明朝著名理学家,有“理学的北方代表”之称。

生平简介

杨东明,字启昧,号晋庵,别号惜阴居士。生于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8年)。

据清光绪二十一年《虞城县志》记载:他生而颖秀,沉毅,敦固。他天资聪颖,遇事沉着,待人真诚,尊爱长辈,六岁开始读书,十八岁中秀才,三十岁中举人。

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杨东明庚辰科录举进士。历任中书舍人礼部给事中、刑部右给事中、太常寺少卿、光禄寺卿、南京通政使、刑部侍郎等职。

杨东明一生,大部分时间做朝廷谏官,他常出于公心犯颜直谏。任礼科、刑科给事中时,向万历皇帝上书数十次,皆切中时弊,为大政所急,因而举朝仰望,认为他“凛凛丰骨,有折槛碎阶之风”。

后因弹劾沈思孝等触怒了皇帝,被贬为陕西布政司照磨

晚年,皇帝又召他到刑部任职,官至刑部右侍郎。

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卒于家,终年七十六岁。

崇祯元年(1628年),追赠刑部尚书。

主要作品

杨东明步入仕途后,致力研究程颐周敦颐等的理学著作。他著有《性理辨异》、《金台会语》、《论性臆言》、《青琐荩言》、《兴学问答》、《京营纪事》、《晋庵论性臆言》、《饥民图说疏》等,还先后校正《性理》、《太极》、《西铭》等数百篇。他治学严谨,为官清正,为当时著名理学大家,有“理学的北方代表”之称。

《全家缢死》

图解:“这几株树木,乃是先臣马文升之林。有一起逃荒饥民,一家大小男女七口,走到林中歇息,肚饥力倦,不能前进,商量着将十五岁女儿卖了,女儿挽娘衣哭不忍舍。又要将一儿一妇卖了,儿妇跪倒地下,扯住父母痛哭不去,举家痛心抱头大哭一场,齐在树上缢死。丢下两岁孩儿,扒天扑地,声声叫娘,无人答应。”

《饿殍满路》

图解:“这暴露的尸骸,都是冻饿死的饥民,缘系流寓,无人收埋,都拉在城郭外万人坑中,鸟食狗吞,肢骸散乱,甚可痛心。今春气透发,臭秽熏人,恐蒸为厉疫,死亡更多。这都是国家的赤子,赖他以为根本,耗伤若是,可无寒心。”

轶事典故

万历年间,他负责选考的二十名进士尊他为师,他却说:“选拔人才是为了治国安邦,不允许私树桃李,只在共同商讨朝廷大事,不愧为官罢了。”

杨东明虽为官多年,却一直耿耿不忘家乡。他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兴办学校。遭贬之后,他返回故里,出地捐资在城(指虞城县老城)西郊与当地名儒创办“折柳亭”学馆。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与其弟杨东光捐资重修县儒学宫。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又建“首善书院”。他为学校聘请名师,还亲自讲学,先后教授弟子数百人。他注重教学实践,反对空谈,主张“言必行,教育者应先行”。他的座右铭是:“植万古纲常,要立定自家脚步;做两间事业,须推开物我藩篱。”他不忘为家乡谋福利。他主张置社仓,以备饥馑;设义庄,周助婚丧;隆冬施袱,颠连得所;灾疫施药,疾病赖以生;人有冤抑未伸者,必为昭雪。他看到城墙残垣断壁,与知县同倡重修城墙。城墙原为土墙砖垛,他带头捐资,带动大户、名流捐助,将土城墙修成砖墙。崇祯己亥时,流寇围攻县城数日,由于城墙坚固,流寇终不能入,城内百姓安然无恙。为了百姓利益,他曾几次率领村民抢险护堤,暴风骤雨,昼夜无间。

“众有饥者,犒之瓜饼;倦者,鼓之歌唱”,以鼓舞民众,战胜困难。为防洪水横流,殃及城池、淹田漂庐,他与知县王纳言倡议,在县城南五里处开挖沟渠,防止水患(此沟后命名为“惠民沟”,至今仍叫这个名字)。

杨东明不仅是一位著名学者,还是一位刚正不阿的政治家。他为官一生,多任朝廷谏官。他坦坦荡荡,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他在礼部给事中刑部任右给事中的二十多年间,奏请皇帝的重大上疏就有数十起,诸如《清朝疏》、《慎终疏》、《保全善良疏》、《弹劾依仗权势贪赃枉法的大百疏》等。这些疏文,切中时弊,为大政所急。当时,朝臣称赞他“凛凛风骨如日月行天,有折槛碎阶之风”。在他的著名疏文中,尤以万历二十二年的《饥民图说疏》最能反映他那“凛凛风骨”的思想品质。万历三十一年,杨东明从礼部给事中升任刑部右给事中。这年夏季,小麦将熟之际,黄河突发大水,由虞城张堤口处决口,“齐、梁、淮、徐广大地区数十县遭受大水灾”,大量土地淹没,房屋倒塌,出现“人相食,骨相枕,民死十之七八”的悲惨景象。当时,朝中许多大臣、封疆大吏及言官,为保乌纱而沉默不言。杨东明在疏中写道:“自中州被灾以来,诸当事臣所缴,惠于皇上者不啻渥矣!臣亦何容置喙哉!顾臣河南人也,离家未久,闻见颇真,欲默默无言,实戚戚在念;欲勉强言之,则洒泣而笔不能下。恐皇上览之当亦潸然出涕也!近廷臣自南来者,所传光景益恶,而其祸将不独在民己也。臣为苍赤抱痛,复为宗社怀忧,谨披沥为皇上陈之。”他对当时灾后的凄惨景象,痛心疾首,悲苦万分。于是,他接着写道:“去年五月,二麦已见垂成,忽经大雨数旬,平地水深三尺,麦禾既已朽烂,秋苗亦复残伤。且河决堤溃,冲舍漂庐,沃野变为江湖,陆地通行舟楫。水天无际,雨树含愁。民乃既无充腹之资,又鲜安身之地。于是,扶老携幼,东走西奔,饥饿不前,流离万状。夫妻不能相顾,割爱离分;母子不能两全,绝裙抛弃。老羸方行而辄仆,顷刻身亡;弱婴在抱忽遗,伶仃待毙。跋涉千里,苦旅舍之难容;匍匐归来,叹故园之无倚。投河者葬身鱼腹,自缢者弃国园林。凡此,皆臣居乡时闻且见者也。迨至今日,更不忍言。断草莱以聊生,刮树皮以充腹。枯容黧面,人人俱是鬼形;恨天怨地,个个求归阴路。向言犹卖儿女,今则割儿女之尸体;昔也但弃亲身,今则食亡亲之骨肉。道路警急,行旅戒严,村落萧条,烟火断绝。难支岁月,乃相约以捐生;无耐饥寒,遂结聚而为盗。昼则揭竿城市,横抢货财;夜则举火郊原,强掠子女。据此,汹汹靡宁之势,已有岌岌起变之势。此臣近日所闻甚于昔日所见,过此又不知何如也!”这段疏文,感情切切,言辞沉痛,把灾民的穷饥流离之状,写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  为了更具体形象地说明灾区情况,杨东明随疏又绘制饥民图十四幅,有《水淹禾稼》、《河冲房屋》、《饥民逃荒》、《夫奔妻追》、《卖儿活命》、《弃子逃生》、《人食草木》、《全家缢死》、《刮食人肉》、《饿殍满路》、《杀二岁女》、《盗贼夜火》、《子丐母溺》等。每幅图都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形象,并配有简洁文字说明,这种文图并在的上疏,在当今看来,或许只是一种幼稚伎俩,可在四百多年前,不只是独有的,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杨东明不仅如实地反映了灾区的悲惨状况,而且对皇帝、臣僚以及官府提出了严厉的指责。他在冒死为民请赈。他在疏中说:“臣闻,君为民之父母,民为君之赤子。今赤子既已无聊矣,而君父何忍坐视哉!……今蠲租之令不下,则有司之催科犹严;内帑之金不施,则下民之仰望顿失。催科严,则有刑罚以驱之叛;仰望失,则无恩德以结其心。以无所可怀之德,迫于有所可畏之刑,即慈母不能保其子,而国家能以有其民宁!”   “……故论君民一体之情,则不忍不蠲,不忍不赈;论利害相关之事,则不可不蠲,不可不赈。”接下去,杨东明又说道:“盖古者,乐岁相仍,犹然用一缓二,今也生民相食,何忍剥髓敲骨……早一日则多活数千万之生,迟一日则多毙数千万之命,臣望皇上速留意焉。”这些从形势及君民关系上充分说明了赈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疏的结尾部分,杨东明还建议:“臣冒死请于户、工二部各发十万余金。盖户部本钱粮之府,而苦于连岁之用兵;工曹非赈贷之官,而宜念生民之孔急。况目前无所营建,积蓄方在赢余,谓宜挪借一时,不妨后日还补。臣又思,此二十万金,聚则为重大之惠,散则惟涓滴之仁。欲固嗷嗷民心,还须洋洋德意。”最后又说:“伏乞敕下该部,速议施行。万民死生之关,邦家安危之本在此举也。”为了切实做好灾民的救济工作,他推荐秉公办事的光禄寺寺丞钟化民前往河南灾区施赈

杨东明的疏与图,确实震惊朝野上下。神宗皇帝看后,惊恐惶惧,被迫蠲免租税,拨款赈济,并派钟化民着以原官兼河南道监察御史,前往料理。从而,拯救了千万灾民的生命,使国家也得到安定。

这件事充分显示出杨东明刚正不阿的凛凛风骨。

人物评价

他虽是忠于皇帝的臣子,但他居官正直,不畏权势,尤其是体察民情,敢于为民请命之举,不仅堪称封建士大夫的楷模,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值得万民称道的。

墓葬

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杨东明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卒于家,葬于城(虞城县老城)西北两里路北。四年后,崇祯皇帝追赠他为“刑部尚书”,其墓地始称“杨陵”。该墓地约六千六百七十平方米,墓高二点五米,周长三十二米。坟前有墓碑,中刻篆额“谕祭”碑文,正书“诰赠刑部尚书晋庵杨公暨元配淑人范氏之墓”。碑前设供台,长二点四米,宽零点九七米,厚零点二九米。上面正中深刻浮雕二龙戏珠,两侧雕双狮滚绣球。正面还有深浮雕三幅:西为楼阁式牌坊,中为祭殿,东是陵丘,云树连接其间,台下两侧并有屋宇花鸟、石人、石马、石羊、石狮等。民国期间称“晋庵公园”,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县重点保护文物。几百年来,前往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后人有诗感曰:“司寇富蕴折槛风,风骨凛凛见青松。怒惩奸小京师震,笑见国家纲纪清。冒死为民图奏上,开启仁帝救危功。高人屡屡促善事,民众年年缅鹤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