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6 21:28
杨光华(1923-2006),男,汉族,,1923年生于湖南浏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53年参加北京石油学院筹建工作,历任石油及天然气工学教研室主任、炼制系主任。1965年起任北京石油学院副院长。1969年之后,历任华东石油学院副院长、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研究生部党委书记、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期间被选为党的十大代表。1988年至1992年任石油大学校长,此后任石油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等职。
杨光华(1923年4月10日—2006年11月11日),男,汉族,湖南浏阳人。1953年2月加入民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石油大学校长、教授,著名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我国石油加工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两个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我国石油高等教育重要开创者和建设者。
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后留校任助教。1947年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留学,1951年获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同年5月回国,先后任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1953年参加筹建北京石油学院,历任石油及天然气工学教研室主任、炼制系主任、副院长等职,其间1956年至1958年在莫斯科石油学院访问、进修。1969年起历任华东石油学院副院长、院长、北京研究生部党委书记、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88年学院更名为石油大学,历任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等职。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理事等职。
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石油化工专家,原石油大学校长杨光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6年11月11日在北京逝世。
求学报国
1923年,杨光华出生于湖南浏阳一个偏僻山村的旧知识分子家庭。当时时局动荡,杨光华随家人颠沛流离,他就读的小学先后换了5所,后来进入浏阳县立中学学习,之后随父亲来到长沙,入读长郡中学。
1941年秋,杨光华被浙江大学录取,只身一人到浙江大学战时所在地的贵州遵义求学。求学途中,杨光华所搭乘的货车出了事故,他受伤严重。等他伤势稍有好转赶到浙江大学报到时,新生报到已截止多日。校方同情他的遭遇破例让他注册入学。
杨光华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刻苦攻读,赢得了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尊敬。
1947年,品学兼优的杨光华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化工系深造。在民族危亡、祖国多难之秋,他抱着“科学救国”的信念,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筑牢学术功底。
求学期间,聪明、勤奋的杨光华得到威斯康辛大学化工系豪根教授的赏识,在豪根教授的亲切关怀下,杨光华更加奋发努力地学习。他和豪根教授合著了一篇论文——《气体催化反应的机理的决定》,这篇文章在国际上被广泛引用,被誉为化学反应工程发展中的经典性论文。
杨光华并不满足于个人在科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他非常关心大洋彼岸的祖国,留心美国传媒报道中国的消息。留美期间,杨光华阅读了大量的科学社会主义书籍,这为他后来工作中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杨光华无比兴奋,他的内心坚定了一种声音:回到祖国,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1年5月的一天,杨光华上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下午就风尘仆仆踏上了归国的旅途。还没等拿到博士学位证书,这位在美国化工界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响应祖国召唤,回国为新中国建设效力。
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回到祖国怀抱的杨光华在石油化工领域开始了艰苦探究,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1951年,杨光华执教北京大学,受聘为化工系副教授,开展了石油学科方面的教学。1952年9月,清华大学石油系成立,杨光华调入清华大学,与化学工程学家武迟一起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石油及天然气工学专业,并编写了第一部教材《石油天然气工艺学》。后来,他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石油炼制工艺学》,主持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炼制专业教学实验室。
1956年,杨光华被派往苏联进修,在那里出色地完成了裂化催化剂上结焦动力学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潘钦可夫—杨”结焦方程。
杨光华一直认为,科研工作要与祖国的需要紧密结合。秉承这一理念,杨光华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60年代,为适应中国航空航天和国防事业对高能燃料的需求,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组建了特种燃料研究室,杨光华主持研制成功“新凝油剂合成工艺及其使用配方”,正式装备部队,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
70年代以来,杨光华认识到催化裂化过程必将在炼油工业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决定把该过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鉴于此后该项研究工作卓有成效,1983年以他为首的科研组参加了第一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的研究工作,并负责该项目其中一个专题“裂化催化剂再生反应动力学规律”,该项目于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80年代初,杨光华预见重质油加工技术发展将会是石油加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提出并组建了重质油研究室。1987年,他审时度势,将重质油研究室和与石油加工相关的科研组联合建立为重质油加工实验室,并申报成立“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此20多年来,该重点实验室在重质油加工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重质油及渣油加工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一书,是他古稀之年在总结长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中英文逐字逐句亲笔撰写的力作,是他睿智和研究思想的结晶。
杨光华还是一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他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一贯十分重视培养中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自1951年任教以来,他先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培养了我校第一批博士生,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科技、教育和管理领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他所领导的有机化工学科是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在培养中国石油和石化科技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建设的开拓者
杨光华从北京石油学院初创开始,经历了学校从蓬勃发展、迁校磨难到恢复重建、再创辉煌的历程,是从北京石油学院到华东石油学院再到石油大学,在校领导岗位上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老校长,是石大历史上功勋卓著的开拓者。
1952年,北京石油学院筹备建设,1953年10月1日,北京石油学院正式成立。在此期间,杨光华积极投身于学校的筹建工作,学院成立后担任石油工学教研室主任,通过艰苦努力,使该学科专业在短期内基本建成并达到石油炼制专业教学要求,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毕业生。
1965年,杨光华担任北京石油学院副院长,成为校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成员。1969年,北京石油学院整体迁往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所在地,改名为华东石油学院。在学校因被迫搬迁东营而元气大伤、办学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了维系濒临中断的石油高等教育事业,他勇挑重担,以对石油工业和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著追求,以坚强的毅力和勤奋的工作,在荒芜的盐碱滩上和全院师生员工一起同甘共苦、艰苦创业,为重新建校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在岗位上奋战了20多年,不断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环境条件。
1979年,学校刚从“文革”后恢复,杨光华常讲“学校的恢复不能停,我们再也耽误不起”。他在任期间,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推动学校各项改革,使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84年,为了扭转石油大学在东营办学人才凝聚力不强、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的不利局面,杨光华积极奔走,寻求政策,最终学校获准在北京成立研究生部,杨光华兼任研究生部第一任党委书记。建立北京研究生部成了石大办学史上的一次重要的转折点,有效地发挥了学校作为石油石化人才摇篮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