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29 15:25
杨凤翔(1840—1900)清末抗俄将领。又名锡凤,字集延。汉军镶黄旗。吉林永吉人。初任笔帖式,后任蓝翎骁骑校,镶红旗汉军佐领,五常堡协领,吉林协领和吉林鸟枪营参领。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凤翔随吉林将军长顺赴辽宁参加抗倭,负责军械和粮饷的供应,以功获赏头品顶戴。后赴珲春帮办边务,并在吉林机器局和永衡官帖局的创建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2月杨凤翔调补黑龙江(瑷珲)副都统帮办镇边军大臣。整顿边务,鼓励开垦,兴办官学,开发建设和保卫边疆。1900年7月,沙俄为镇压东北义和团运动,数万俄军大举入侵黑龙江地区,向瑷珲古城发动进攻。杨凤翔率军民英勇抵抗。瑷珲失守后,又率仅有的三千清军,在北大岭阻击俄军。8月13日,俄军以优势兵力,向北大岭发动攻势,杨凤翔指挥作战,多次率兵冲入战阵,给侵略者以重创,在奋勇作战中,杨凤翔右臂左足两受弹伤,三次落马,又跨鞍力战。最后因伤势过重,呕血而死。享年61岁。
杨凤翔系北宋杨业第35代孙,祖籍山西,1840年生于永吉州克勤社前五家屯。杨凤翔曾随吉林将军长顺赴辽宁参加抗倭,并为吉林机器局和永衡官帖局的创建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杨凤翔将军曾任黑龙江副都统,驻防“东国屏藩,北国锁钥”之称的瑷珲。
1900年,驻守在黑龙江左岸的俄将毕乃托尔来瑷珲要求中国军队撤防让路,放俄军沿黑龙江向下进发。面对蛮横傲慢的俄将,老将军断然拒绝。后来沙俄军队开始屠杀大批居住在河边的中国人,将他们赶至江中溺死,为救同胞,杨凤翔一声令下,炮声隆隆,枪声大作。不甘失败的沙俄军队轮番组织冲锋,岭上军民奋勇冲入敌阵,敌人死伤无数。已是花甲之年的杨凤翔横刀跃马,奋勇当先,威风凛凛地在敌营中左劈右杀。在激烈的战斗中,将军身上多处受伤,3次从战马上跌下来,又3次跃上马背继续指挥军民作战。最后,杨凤翔终因伤势过重再次跌下马来,流干鲜血而死。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沙俄谈判期间,以他怂恿拳匪作乱等借口宣布革去其副都统职务,并追究其“罪责”。
1904年4月,清政府追授杨凤翔为光禄大夫、一品建威将军,在吉林府克勤社前五家子屯为其造墓树碑。同时,清帝为杨凤翔后人抬入八旗第一旗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