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春

更新时间:2024-07-08 14:07

杨向春,云洱人(今云南),字体仁,号野崖,又号孔道人,世称杨野崖,野崖先生,明朝嘉靖时人,为《了凡四训》书中的孔先生。杨向春是明朝有名的易学家、术数大师,著有《皇极经世心易发微》和《大定新编》、《格物论》等著作。

人物记载

杨向春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史》。《明史·卷九十八·志第七十四·艺文三》对杨向春和他的《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作了记载。成书于光绪年间的《云南县志》对杨向春则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据《光绪云南县志》载:“杨向春,字野崖,邑痒生,博涉经史,好性命之学,得邵子先天皇极数颇有前知,常隐县之九峰山,李中溪,杨升庵,屡有诗访,后修白岩井孔仙桥,更号孔道人,以数理灵奇,行功救济,著有《心易发微》诸书。”《新篡云南通志》中记载“向春,字体元,号野崖,云南县人”。

皇极经世心易发微·野崖先生传》中对杨向春的事迹有详细的记载:“邑中灵气所钟,代有伟人,而以向春先生为冠。先生少而颖悟,志在道德,不慕声华。为邑曾广生源,潜心易学,上绍五圣心传,近接尧夫正派。盖先后天之数固已得之,心悟而非言说所能尽矣。极深研几,言必中,然人尤未之奇也。”是说,杨向春年轻时,聪明颖悟,胸怀大志,他注重其自身品行和道德修养,不爱慕虚名不追求声色的享受。为邑曾广生源而潜心研习邵雍易学,且“极深研”,最终学有所成,他推算的许多事情,最终往往都能被他料中。他感叹道:“能推算前知固然是好事,但推算太多,谁有知道其中是福是祸呢?”在此之后,杨向春便不再轻易给人卜算了。杨向春年事益高,又因得益于修习邵子易术,晚年的杨向春看起来容貌修髯,飘飘若仙。在举家搬迁到姚安之后,他便辞别家人,云游四海去了。在途中,他遇到了即将去姚安赴任姚安知府的大思想家李卓吾,李卓吾在与杨向春谈论的过程中,发现杨向春博学广闻,学究天人,因此很敬重他。李卓吾问杨向春在姚安府还有没有家属,杨向春答道:“我留有一封书信,交予我儿,到时我儿会来找你,无论早晚,你都要见他,能免去你一场祸事。”李卓吾将杨向春的话牢牢记下。杨向春留给儿子的书信密封严实,只在信封上写有“某年月日时投书始验”这一句话。不知过了多久,到了杨向春在信封上所写的日期,于是,杨向春的儿子便去李卓吾府上投书。当时,李卓吾正在“坐晚衙”,听闻杨向春的儿子来见他给他信件,他连忙起身,离开座椅。忽然只听得一声巨响,原来是衙门的中梁断了,塌了下来,把他刚才坐的椅子砸得粉碎。李卓吾打开杨向春给他的信件,只见信上赫然写道:“我救君倒梁之厄,君惜我孤苦之儿”。这也是杨向春推算,最为神奇的地方。后来,杨向春因修白盐井路孔仙桥而更名孔道人,隐居于慈云寺,于慈云寺中遇到了了凡先生——袁黄。据袁黄《了凡四训》的记载:“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 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这段文字记录的是袁黄和杨向春在慈云寺的初次相遇的情景,篇幅不大,但是可以确定,那位自称来自云南得邵雍皇极易数真传“修髯伟貌,飘飘若仙”的老者,就是晚年隐居慈云寺的杨向春。后面发生的事,讲的是杨向春给袁黄“起数”、卜算的事,《了凡四训》有详细的记载。

个人作品

杨向春著有《皇极经世心易发微》八卷、《格物篇》、《大定新编》三部著作,但除《皇极经世心易发微》八卷有详细记录外,《格物篇》和《大定新编》两部著作均残缺,《皇极经世心易发微》其书原稿早已散佚,今存之钞本,并非原本,且卷次散乱,内容参差不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