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明

更新时间:2024-05-15 17:37

杨学明,1962年10月11日出生于浙江德清,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讲席教授。

人物经历

1962年10月11日, 杨学明出生于浙江省德清县下舍镇群益村。

1982年7月,从浙江师范学院(现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6年1月,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毕业,师从张存浩教授、朱清时教授,获得硕士学位。

1991年8月,从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CSB)毕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91年—1995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5年—2001年,担任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终身职研究员(2000年晋升)。

2001年—201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4年,入选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

2013年,入选国家首批万人计划

2015年—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

2017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讲席教授。

2018年5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主任(兼)。

2021年9月,任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兼理学院院长,讲席教授。

2021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理学院院长、科研部部长(2021.12)。

2023年7月28日,担任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杨学明自行设计研制和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仪器, 并利用这些先进科学仪器在化学反应动力学领域取得了系列性的重要研究成果,他在化学反应量子过渡态以及共振态的系列性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杨学明利用新发展的表面科学仪器开展了在单分子水平上表面光解水分子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成果,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光催化分子动力学模型。杨学明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先进光源技术,他领导的团队成功研制了中国首个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国际独特且领先的实验科学究平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肖春雷研究员实验团队联合张东辉院士、张兆军副研究员理论团队通过控制分子化学键方向 ,实现了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相关成果2023年1月13日以长文的形式发表于《科学》杂志。

2024年2月16日,杨学明院士实验团队等共同完成证实分子高激发态存在漫游反应的重要研究,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

根据2021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网站显示,杨学明先后发表包括12篇《科学(Science)》、1篇《自然(Nature)》等在内的340多篇研究论文。

根据2021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网站显示,杨学明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中心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专项等20余项科技项目。

根据2021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网站显示,杨学明的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先后获得两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2014年)。

人才培养

杨学明认为科研素质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兴趣,一是创新能力。所以,他建议青年学生要寻找自己的兴趣,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不要被人逼着做事情,而是要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根据2021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网站显示,杨学明先后培养了一批博士研究生,其中有7人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杨学明在反应过渡态动力学以及非绝热动力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评)

杨学明解决了反应动力学领域一些国际公认难题、为中国化学动力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光明日报》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