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瓒

更新时间:2023-09-05 18:51

杨文瓒(?—1648年),字玄石,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鄞县人。明末抗清义士。与杨文琦屠献宸董德钦董志宁并称为“宁波五君子”。他年少好学,有气略,先补生员,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举人弘光元年(1645年),鲁王朱以海授其贵州道御史,前往浙西谋划抗清,因叛徒谢三宾出卖,事败被捕。鲁监国三年(1648年),英勇就义。

家庭情况

杨文瓒出身名门,为“一门五进士,父子三尚书”之称的宁波巨室杨家之后。其先杨守陈杨守随、杨守址皆明朝尚书。

主要事迹

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陷落。父亲杨秉鼐率杨家兄弟四人皆投鲁监国军中效力。杨文瓒得授贵州道御史之职。当时,隆武帝已于福建登基,鲁监国政权与隆武政权之间因此产生嫌隙。隆武帝派遣兵科给事中刘中藻为使者,前来绍兴颁诏,称浙闽两家无分彼此,令鲁王镇守浙东;并赐鲁王诸臣敕命,加以官爵,鲁监国朝臣可以到隆武朝廷担任同等官职,与隆武朝臣一视同仁,这等于是与鲁王摊牌。是承认隆武政权的正统地位,还是拒不承认,事关抗清大计,也关系到鲁王的进退和鲁监国政权的前途,这实在非同小可,面对隆武帝开出的这道难题,在鲁监国政权内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杨文瓒当时具疏请求陛见面陈时事,当时鲁监国身体不适,正卧榻休息。文瓒入拜榻下,极力陈言,力言闽、浙宜合而不宜分,文瓒主张鲁监国称皇侄,遵奉隆武正朔,即使主上屈节于隆武,将来也无损于齐天功业。鲁王为之动容,并将文瓒奏疏交付群臣讨论,遭到张国维的反对。张煌言当时年轻气盛,也出具揭帖抨击杨文瓒。杨文瓒受到抨击,心中颇为不快,两人都因此事而耿耿于怀,以后竟然形同水火。文瓒不安于鲁,于是自请使闽,要使隆武政权与鲁监国政权互为唇齿。至福京,文瓒力言闽、浙应当同仇敌忾,不应当开启争端,隆武帝颇以为然,并将文瓒留在福建为官。

鲁监国元年(1646年),绍兴、宁波相继沦陷。杨文琦、杨文瓒兄弟又从福建奔还。兄弟抱头痛哭,欲自杀。其父劝说道:“鲁王在舟山,人心未忘明,奈何寻死?”遂从父命入舟山,谒见鲁监国,一道潜回浙西谋划抗清,后来因为叛徒谢三宾出卖,事败被捕,壮烈殉国。其妻张氏,名玉如,闻讯在家自刭死。兄杨文琦、嫂沈氏贞莲,已先殉国,可谓满门忠烈,不堕家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