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0 12:56
杨梅科(Myricaceae)是被子植物门下杨梅目(Myricales)下的一个科,本科均属常绿或落叶乔木或灌木,本科模式属是杨梅属(Myrica Linn.)全科共有2属50余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只有杨梅属1属。
本科植物均具有芳香,被有圆形而盾状着生的树脂质腺体;芽小,具芽鳞。
单叶互生,具叶柄,具羽状脉,边缘全缘或有锯齿或不规则牙齿,或成浅裂,稀成羽状中裂;托叶不存在或存在(北美洲产的一属Comptonia Banks ex Gaertn.具托叶)。
花通常单性,风媒,无花被,无梗,生于穗状花序上;雌雄异株或同株,若同株则雌雄异枝或偶为雌雄同序,稀具两性花而成杂性同株;穗状花序单一或分枝,常直立或向上倾斜,或稍俯垂;雄花序常着生于去年生枝条的叶腋内或新枝基部,单生或簇生,或者复合成圆锥状花序;雌雄同序者则穗状花序的下端为雄花,上端为雌花;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有时较雄花序为短,有切工作时较长,常着生于叶腋。
雄花单生于苞片腋内,不具或具2-4小苞片;雄蕊2至多数(多至20,通常4-8枚),着生于贴附在苞片基部的花托上;花丝短,离生或稍稍合生;花药直立,卵形,2药室分离,并行,外向纵缝裂开;药隔不显著;有时存在钻形的退化子房。
雌花在每一苞片腋内单生或稀2-4个集生,通常具2-4小苞片;雌蕊由2枚心皮合生而成,无柄,子房1室,具1直生胚珠;胚珠无柄,生于子房室基底或近基底处,具1层珠被,珠孔向上;花柱极短或几乎无花柱,具2(稀1或3)细长的丝状或薄片状的柱头,其内面具乳头状的凸起的柱头面。
核果小坚果状,具薄而疏松的或坚硬的果皮,或为球状或椭圆状的较大核果,外表布满略成规则排列的乳头状凸起,有时被有毛茸或一层白色而厚的蜡质,外果皮或多或少肉质,富于液汁及树脂,内果皮坚硬。
种子直立,具膜质种皮,无胚乳或胚乳极贫乏(仅由1层细胞组成);胚伸直,胚根短,向上,子叶向下,肉质,肥厚,平凸透镜状。
2属约50余种,主要分布于两半球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其中1属Comptonia Banks ex Gaertn.为单种属,产北美洲,以叶具托叶、羽状中裂不同于杨梅属Myrica L.;中国产杨梅属。
1.产地分布:产长江以南各省区,以浙江栽培最多;日本、朝鲜及菲律宾也有分布。
2.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高达12米,树冠圆球形。树皮灰黑色,老时浅纵裂。小枝较粗壮,幼枝皮孔明显,无毛。幼枝、叶背具黄色小油腺点。单叶互生,厚革质,倒披针形或矩圆卵形,叶面深绿色,叶背色稍淡。雌雄异株,3~4月开粉红色花,雄花序圆柱形,雌花序长圆卵状。核果球形,6~7月成熟,有深红、紫红、白等色。
3.生长习性:中性树,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环境,不甚耐寒。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沙质土壤,略带碱性的土壤亦可栽培。根部具菌根,萌芽力强。
4.园林用途:枝繁叶茂,树冠圆整,初夏又有红果累累,十分可爱,是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孤植、丛植于草坪、庭园,或列植于路边都很适合;若采用密植方式用来分隔空间或起遮蔽作用也很理想。自然长成整齐的球形,四季翠绿,又适于半阴条件,是增加园林景观层次的好树种。
5.繁殖培育:繁殖可用播种、压条及嫁接等法。 播种法于7月初采种,洗净果肉后随即播种,或把种子低温沙藏层积到翌年3月播种,每亩播种量月40kg,幼苗要适当遮荫, 压条在3、4月间进行,也可采用高压法,以生产果实为目的者需行嫁接法,砧木用2~3年生的实生苗,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切接或皮下接。栽植宜选择低山丘陵北坡,若在阳坡应与其它树间植, 同时因是雌雄异株,应适当配植雄株,以利授粉。 移栽时间以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宜,并需带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