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3-31 19:12
杨沐(1946年6月4日至2018年6月6日),男,江苏苏州人,196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工作。
杨沐教授,1946年6月4日出生于江苏苏州,196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1年,获得比利时鲁汶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1992年,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他曾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工作。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经济研究系列英文丛书(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主编。
杨沐教授1988年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整版文章《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执行外向发展战略》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从2015年起杨沐教授开始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的执行院长,他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倾尽心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方向:东亚经济整合、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中国产业竞争力、中国企业海外购并。
主要成果(RESEARCH)
杨沐:“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东南亚的互通互联”,《隆道观察》,2015年第3期,新加坡,2015年6月。
杨沐:“中国和日本高铁在东南亚竞争的三方演义”,《联合早报》,2015年4月25日。
杨沐:“中国如何让世界接受一带一路?”,《凤凰周刊》,2014年第33期,香港,2014年11月25日。
杨沐:“中国和东盟互联互通合作的进展和向西开放”,林文勋,郑永年主编:《中国向西开放:历史与现实的考察—第四届西南论坛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14年11月。
杨沐:“新加坡的物流业和高端物流”,吕元礼,陈家喜主编:《新加坡研究2013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14年1月。
杨沐:“东亚经济整合中的合纵与连横”,郑永年,林文勋主编:《21世纪的中国边疆治理与发展—第二届西南论坛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13年1月。
杨沐:“从二桃杀三士看两岛乱三国”,《联合早报》,2012年11月2日。
杨沐:“亚洲经济新增长点”,《资本(CAPITAL ASIA)》, 2012年1月,第11期。Malaysia, Indonesia, Singapore, Brunei, Hong Kong, Vietnam。
杨沐:“2011年新加坡大选就是分水岭?”,《国际关系研究月刊GSJ》, 香港,2011年,第4期。 杨沐:“李光耀和朴正熙的治国思想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7月,第4期。
杨沐:“页岩气革命能让美国经济回春吗?”,《联合早报》,2011年6月18日。
杨沐,张秀琼:“新加坡是怎样建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观察》,广州,中国,2011年第一期。
杨沐:“共同维护南中国海的和平和发展”,《联合早报》,2010年9月8日。
杨沐:“是腾笼换鸟还是换笼养鸟?--如何看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代工”企业的升级换代”,《联合早报》,2010年6月12日。
杨沐:“东亚发展模式中的学习和治理及其相关性”,《深圳大学学报》第27卷第3期,深圳,2010年5月。
杨沐:“形成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的良性循环”,《联合早报》,2010年1月12日。
杨沐:“从雷曼迷你债案例看新加坡多突发事件的治理”,吕元礼主编:《新加坡研究》,第1卷,重庆出版社,2009年11月。
杨沐:“新加坡的人民协会和社区建设”,吕元礼主编:《新加坡研究》,第1卷,重庆出版社,2009年11月。
杨沐:“加快东亚的海洋合作刻不容缓”,《联合早报》,2009年10月14日。
杨沐:“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年的反思”,《联合早报》,2009年9月25日。 杨沐:“世界经济复苏和东亚经济合作新时期”,《联合早报》,2009年9月2日。
杨沐:“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发展模式”,《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 杨沐:“警惕世界所面临的美元陷阱”,《联合早报》,2009年6月17日。
杨沐:“金融危机催生东亚货币基金”,《联合早报》,2009年6月5日。
杨沐:“切莫低估中国内需市场的增长潜力”,《联合早报》,2009年5月28日。
杨沐,盛思鑫:“探寻新形势下澳门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机构的优化与公共财政的保障》, 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出版,2009年。
杨沐:“世界的中国时代和新加坡品牌”,《联合早报》,2009年5月14日。
杨沐:“谈增加就业要靠企业家”,《联合早报》,2009年4月29日。
杨沐:“中国上市公司的报表可信吗?”,《联合早报》,2009年4月23日。
杨沐:“降低中国的外汇储备风险可从哪儿开始?”,《联合早报》,2009年4月16日。
杨沐:“从雷曼迷你债案例看新加坡对突发事件的治理”,《经济和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二期,2009年3月25日,北京。
杨沐:“美国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下跌之最终根源”,《联合早报》,2009年3月6日。
杨沐:“警惕美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黑洞”,《联合早报》,2009年2月25日。
杨沐:“东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合作之路”,《联合早报》,2009年2月19日。 杨沐:“农民工再就业的主要出路在大都市”,《联合早报》,2009年2月12日。
杨沐:“别让微笑曲线哭泣”,《联合早报》,2009年1月22日。
杨沐:“中国正在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联合早报》,2009年1月15日。
黄朝翰,杨沐:“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急剧下降的风险”,《联合早报》,2009年1月9日。
杨沐:“人民币区域化和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联合早报》,2009年1月7日。
杨沐:“毒奶粉事件和中国的奶制品产业政策”,郑永年,潘国驹主编:《中国奶粉事件与治理危机》,八方文化创作室,2009年1月,新加坡,
黄朝翰,杨沐: 《EAI WOKING PAPER》 No. 67: 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急剧下降的危机, 2009年1月22日。
杨沐:“哪个国家更有钱?”,《联合早报》,2008年12月24日,新加坡
杨沐:“人民币汇率该升还是该降?”,《联合早报》,2008年12月16日,新加坡
杨沐:“中国在国际油价跌声中的机会”,《联合早报》,2008年12月11日,新加坡
杨沐:“北京奥运后的中国股市会大跌吗?”,《EAI Bulletin》, April 2008, Singapore。转载于《联合早报》,2008年3月18日,新加坡
杨沐:“东亚发展的雁行模式:从经济起飞到民主政治”。《二十一世纪》,2008年2月号,香港
黄朝翰,杨沐:“2008年的中国经济:高增长是骑虎难下”,《联合早报》,2008年1月23日(一),1月24日(二),新加坡
杨沐:“开征奢侈消费税,专项用于扶贫”,林双林,刘怡,钱立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北京
杨沐:“给百姓以财富创造财富的权利—十七大报告首提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EAI Bulletin》, December 2007, Singapore
杨沐:“新加坡的动态管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十一月,郑州 黄朝翰,杨沐: “关注高速运行的中国经济列车”。《同舟共济》,2007年第5 期,广州
黄朝翰,杨沐:“关于对泛北部湾经济协作方案的评论 (内部报告)”。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秘书处,2007年5月25日,北京
黄朝翰,杨沐:“关于对泛北部湾经济协作的可行性报告的建议(内部报告)”。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秘书处,2007年6月15日,北京
黄朝翰,杨沐: “知识吸收与东亚文明的兴起”。《二十一世纪》,2007年四月号,香港
黄朝翰,杨沐:“2006年的中国经济:改善宏观管理,实现持续增长”。《联合早报》,2007年1月29日,新加坡
黄朝翰,杨沐:“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的三农问题”。中国中信出版社《比较》杂志,2006年第七期,北京
黄朝翰,杨沐:“2005:促使中国思考经济转型的一年”。《联合早报》,2006年1月27日和28日,新加坡 “全球化带给中国的新机会”,《中国营销传布网》28-06-2005 北京
《如何在全球成功开展业务》,翻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北京
《开发人的潜能的新方法》,翻译,经济 管理出版社,2004 北京
《建立有效的客户服务管理》,翻译,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北京
《企业领袖的生命周期》,翻译,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北京
《China’s Rural Entrepreneurs》, Coauthor with Prof. John Wong, Ma Rong, Time Academic Press, 1995 Singapore
“China Tackles Problem of State Companies”, UBS International, 1995 Zurick “More High Inflation and High Growth for China”, Business Time, 03-02-1995, Singapore “COSCO Investment Ltd”, Equity Study, UBS, 03-01-1995,Singapore
“Singapore’s Investment in China”, Equity Study, UBS, 04-11-1994, Singapore “中国乡镇企业的奇迹—30个乡镇企业调查的综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辑刊》,15-11-1994,香港
“新加坡的新战略:国际经济合作的中间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四期,1994,北京
“Opportunity for Investors in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ES Journal, July 1994, Singapore “A New Opportunity for Foreign Investors—the Sale of SOEs in China”, IEAPE paper, July 1994, Singapore “东南亚与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的竞争与合作”,《亚太经济》,94.1, 福州
“新加坡的国有企业为什么能不亏损”,《环球企业家》,93.11,北京
“朱容基的大刀阔斧与中国金融的并发症“,《21工程》,93.9,新加坡
“Is Beijing Losing Its Grip on Provinces”, Business Time, 29-09-1993, Singapore
“Reforming China’s Tax System Problems & Prospects”, IEAPE Background Brief, No.60, 30-08-1003, Singapore
“Have Triagular Debts Been Cleared in China”, IEAPE Background Brief No.58, 22-07-1993, Singapore
“The Stock-Buying Fever in China and Its Background”, IEAPE China News Analysis No.8, 20-08-1992, Singapore
《产业政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4。上海
“关于发展我国轻工产品出口的几点思考”,《工业经济管理丛刊》,1988.8,北京
“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执行外向发展战略”, 和季崇威合作,《人民日报》,1988.7.18, 北京 (获1988年度孙冶方经济学奖) “对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战略的再思考”,和祝维沙合作,《工业经济管理丛刊》,1988.6,北京
“马萨诸塞州的经济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88.4,北京
《国外产业政策研究》,周叔莲,杨沐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4
“企业法人制度和国有企业模式的再造”,和刘纪鹏合作,《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8.2,北京
“二十一世纪中国工业的前景”,《未来与发展》,1988.1,北京
《产业政策问题探索》,周叔莲,杨沐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12,北京
“广东经济外向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业经济管理丛刊》,1987.8,北京
“尽快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法人企业”,和唐丰义合作,《经济研究》,1987.7,北京
“各国产业政策比较”,《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7.4。 北京
“美国梦,日本热,英国病及其它”,《读书》,1987.1。 北京
“论企业的经济人行为”,《南京大学学报》,1986年增刊,南京
“中国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未来投资重点的选择”,《中青年经济论坛》,1986.5。天津
“对我国七五时期船舶需求的几点看法”,《船舶工业》,1986.4,北京
《企业家的战略头脑》,日本大前研一著,杨沐等译,三联书店出版,1986,1。北京
“产业结构政策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6.3。北京
“需求管理应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经济研究》,1986.3。 北京
“对朝阳工业和夕阳工业的再认识”,《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6.1。北京
“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读书》,1985.12。北京
“关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的探讨”,《中国汽车报》,1985.12.2,北京
“发展战略和体制改革”,《光明日报》,1985。7。13。 北京
“工业发展速度和工业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1985.7。北京
“选择的大门”, 《读书》,1985.4。北京
“论影响工业发展速度的因素”,《中青年经济论坛》,1985.5,天津
“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工业的技术进步”,《经济研究》, 1984.9。 北京
“寻求适度的增长”,《读书》,1984.8。北京
“关于对策的断想—读新产业革命著作之二”,《读书》,1984.3。 北京
“一个值得重视的信息—读新产业革命著作之一”,《读书》,1984.2。 北京
2018年6月6日6时27分,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家杨沐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72岁。
为沉痛悼念杨沐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杨沐教授治丧办公室于2018年6月10日早上9点在上海市西宝兴路833号3楼古园厅举行告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