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治良

更新时间:2024-02-19 00:37

杨治良(1938年10月-2024年2月12日),男,江苏江阴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副主任、心理系主任。

人物经历

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

主要成就

学术研究

杨治良一直致力于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各种具有应用价值的前沿问题。

1979~1980年,他借助于各种心理物理学的方法,探讨医学界争论颇多的针刺麻醉法。

1991年,他率先将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引进国内,开启了内隐记忆研究的高潮。

1996年,他与国外同步开创了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提出内隐攻击性的概念,曾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誉为“是对下个世纪防止民族冲突和战争的贡献”。

2003年,他提出了心理加工过程的意识-无意识权衡观,为培养记忆能力提供具体方案。

2005年,他将前瞻记忆纳入对老年抑郁症的诊断和测量中,为抑郁症的诊断提供参考。

成就及荣誉

杨治良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主要包括:“国家理科基地《心理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汉字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第一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论文二等奖,1996;“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8;“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主持的“心理学仪器研制”获得第二届亚非心理学大会二等奖,1992。

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2007年任中国心理学会会士,2011年被授予“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02年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主持了《实验心理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其带领和培育的实验心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杨治良先生还研制十余种心理学仪器,出任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研制技术委员会委员,为我国心理学仪器研制作出突出贡献。杨治良先生在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记忆心理学等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党的教育事业和我国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付出了毕生心血。

社会任职

1961年以来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育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

1990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科学》杂志主编、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学科带头人。

人物逝世

2024年2月12日,杨治良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兹定于2月18日9时30分,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银河厅举行杨治良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出版图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