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5 10:36
1958-1963年,山东工学院内燃机系学生;
1963-1971年,青岛劳动局技校教员;
1971-1979年,青岛压铸厂技术员;
1983-1984年,青岛家电公司高级工程师;
1984-1993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副厂长;
1991年-2000年06月,海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裁;
1993年7月,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3年6月,杨绵绵正式卸下A股上市公司青岛海尔董事长和香港上市公司海尔电器行政总裁职务。
2001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602亿元,出口创汇4.2亿美元,上缴税收22亿元。她个人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全国优秀管理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人才等荣誉称号,被推选为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4年的故事
其实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不要让项目黄了
从1984年开始,“利勃海尔”,一个赶大潮的“项目”引进青岛后,之后的20年中就再也没有停歇过,一路奔跑,长成了中国第一品牌,世界品牌百强:海尔。
她的真诚感动了别人,德国人的认真震撼了我
杨绵绵称:张瑞敏副经理,力主“企业要想改善命运的话,就必须走引进项目的道路”,“利勃海尔”这个项目,又是他费劲周折到轻工部、到省里争取,最后,很多人是被张瑞敏说动了、感动了,敢于决策来投这个风险项目。他这个人做事是非常认真、非常真诚、非常用心的,比如说,到北京去批引进项目的时候,冬天,天寒地冻的,坐火车就是站着也要去,为了节约一些体力,就带着马扎上车,在马路上买点花生米什么的带着,为一个完全没有名气的集体小厂批引进项目,真是完全要靠自己去说服,反复讲这个引进项目的远景,这个项目将怎样改变整个青岛市轻工业状态。
杨绵绵说:这个引进播下了一粒种子,也是这个开放的种子,促使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个人从这个引进中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那么认真工作过,德国一个普通的做果菜盒的操作工人,注塑出来一个果菜盒,他就欣赏一下,他的动作应该称为检查,但我从他的眼光里看到的是一种欣赏,对自己这种劳动成果的欣赏,欣赏之后,他就在这个机器周围一通忙活,让他下一个干得更好。这种精神感动了我,我一下子看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认真负责的人。这个工人让我感动了很久,给了我灵魂上的震撼。我想我们也应该这么做,要想改善自己,先从认真做事开始。 这种精神在做整个海尔的事业当中,影响非常大:工作就要像他们那样,把每一件产品都做成自己的一个精心作品,自己欣赏起来也高兴。所以,高起点引进了利勃海尔技术,我们又干得特别快,当年就干了1万台,马上就见效了,当年就见效益了。
可持续发展
杨绵绵称:海尔的认识是“国门之内无品牌”,当然也应首先从国内做起!青岛的改革开放紧跟国家的步伐,这给海尔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海尔的成功,给同城的企业以很大的自信心,有的企业认为,同样是青岛的企业,海尔能搞好,我们也一定行。 另外比如说操作层面的企业情报,同城的企业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批国内品牌被带动了起来,共同促使青岛成了全国有名的品牌城。
杨绵绵还说:企业要不断发展,目标越来越高,在目标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中,社会对你这个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你的美誉度越来越高,你的产品变成了别人的需要了,你做的事情社会需要,就有了社会价值,就会刺激你要干得更好,新的目标就又产生了。后来“海尔”超越“利勃海尔”,“利勃海尔”说,因为你们心里有梦,这个梦想就是不断进取的目标,海尔能够超越“利勃海尔”就是靠不断的进取,认真听用户的需求并满足他们。这样的发展和超越是一种“瘾”。
58岁学开车
“和杨总裁一起工作,你会变得更年轻,因为她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在采访中,很多和杨绵绵共过事的海尔员工开场白出人意料,没有人想得起杨绵绵是上世纪40年代初出生的人。
1999年,已经58岁的杨绵绵学会了开车。像学习开车一样,她对一些新事物、新知识,也都充满好奇,有学习的冲动。每周,她要工作70多个小时,但从没放弃过学习。对一切新鲜而又想了解的东西,她总是虚心向人请教。虽然年纪已过花甲,她还在学习电脑、了解网络、如饥似渴地读书,甚至还拿起了英语课本。
对于这种不同寻常的勤奋,杨绵绵认为是来自对工作的享受心态。“我在德国看到过一个普通做果菜盒的操作工人,他每注塑出一个果菜盒,就欣赏一下。其实他的这个动作应该称为检查,但我从他的眼光里看到的是一种欣赏,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欣赏。欣赏之后,他就在这个机器周围一通忙活,让下一个做得更好,先从享受工作开始。”
活力的标志
爱笑,是杨绵绵保持活力的一个标志。不管是在公众面前,还是在车间里,只要有她在场,总是笑声不断。“她这人平时就喜欢和我们开玩笑,没有一丁点总裁的架子。”一位基层的海尔员工说。
创业海尔
张瑞敏曾经回忆过自己创业时的这个选择:“当年力邀杨总裁一同创业,就是觉得她和别人不同,在她的同龄人还在利用上班时间买菜、织衣、洗衣服的时候,她在认真地读书学习。”
她那时还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规划:“那时候,真的我都没有想过,这个冰箱厂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海尔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当时我想,张首席也就最多干两年吧,他回去了,我也就回去了,结果一做就做了这么多年。”
领导者“三商”
在海尔,杨绵绵无疑是一个将帅级的人物,对于管理艺术,她有这样一套理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三商”,即智商——能准确地理解事情;情商——心理素质要好,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韧商——要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摔倒了再爬起来。“对于一个领导者而言,光有情商和智商还不行,关键还是要有韧商即韧性,这条最难达到。”
张瑞敏在中国名气很大,他到处宣讲海尔成功背后的管理之道,比如他倡导的“市场链模式”。这个模式的实施者就是杨绵绵。
尽管杨绵绵身为公司的“二把手”,但她自认是个不折不扣的“终端者”。她说:“我比较善于到终端去,只有到终端我才有灵性,才能碰出火花来。”整整20年,杨绵绵的每一天都和海尔联系在一起,而且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在她的工作日程表上,几乎没有节假日。她还常说:“只有到现场才能发现问题,正因为商家对海尔产品很重视,所以我们更应该而且必须把工作做得更好。”
经营两个家庭
杨绵绵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上有年近九旬的婆婆,下有两个已婚的女儿,她自己还在1997年成了外祖母。杨绵绵和爱人是大学同学,几年前爱人从总工程师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从此有了一个主要任务:照顾好家庭,给妻子营造稳固的大后方。
有人说,事业和家庭是对立的,杨绵绵却说:“家庭服从事业,事业上的成就可以使家庭生活更幸福。”但不管怎样说,在杨绵绵的人生中,毕竟还是海尔这个大家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外界常常感到疑惑的地方:你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和你差不多大的人早就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你还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杨绵绵回答:“发展是一种瘾,我欲罢不能。”
卸任董事长
2013年3月21日,在A股上市的青岛海尔发布公告,宣布由梁海山接替杨绵绵出任公司董事长。而在2013年3月18日,在港上市的海尔电器已宣布由周云杰接替杨绵绵出任公司行政总裁。
一前一后两则人事变动公告,透露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品牌海尔第一代创始人与第二代掌舵者之间的交接班已经开始。
在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副厂长期间,协助厂长主抓生产、技术、科研开发、质量管理等工作,使一个濒临倒闭、亏损147万元的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
1988年获青岛市劳动模范;
1988年获青岛市女企业家称号;
1989年授予省“三八”红旗手;
1989年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
1990年获省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0年获全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奖;
1994年授予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1994年获国务院突出贡献人才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获全国发明展览会巾帼发明奖;
1995年获省“齐鲁巾帼十杰”称号;
1995年获国家科技成果奖;
1995年获青岛市贡献突出科技人才称号;
1995年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1995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女企业家称号;
1997年获美国国际优秀企业家贡献奖;
2008年获得“青岛市十大杰出经济女性”称号。
杨绵绵在2006年至2008年连续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是唯一连续三年上榜的中国女性。在美国《财富》杂志2011年发布的“全球50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性”(美国以外世界50位商界女强人)中,杨绵绵也领衔中国女性企业家,这也是她第七次入选该榜单。
2001年,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和全国妇联将“杰出创业女性”称号及“巾帼建功标兵”两项。
2004年,《华尔街日报》首次发布“全球最值得关注的50位商界女性”,杨绵绵获此殊荣。
2005年再次荣获中国优秀女企业家称号,并再次当选为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
2009年,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09年度全球50大商界女强人,杨绵绵位列第17位,在6位上榜华人女总裁梯队中领衔。
2011年,入选全球50大女强人,杨绵绵位列第26位,在10位上榜华人女总裁对中排名第四。
1997年10月在《信息技术与标准化》,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促进国际贸易,创世界级名牌企业。
1998年11月在《科技与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基础走向全球竞争。
1998年11月在《Management of Technology》,以技术创新为基础走向全球竞争。
1995年10月在《International CFC and HALON Alternatives Conference and Exhibttion》,Latest Developments on CFC substitution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