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08 16:17
杨赓笙(1869——1955)号咽冰。江西湖口人。1915年11月22日由雷铁厓介绍入社,入社书编号571。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长期任孙中山秘书。1913年任江西讨袁军总司令部秘书长。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后赴南洋建立南洋支部,创办《光华报》等。1916年筹募经费支援蔡锷云南起义。1926年北伐时,任赣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兼参谋长。1949年1月,组织江西和平促进会,主张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西省政协委员。
1杨赓笙(1869——1955),号咽冰,江西省湖口县人。与高蓬夫,蔡艺圃并称“湖口三老”。
18岁时在九江学使试院考中秀才,后入白鹿书院就读,嗣被选拔入京师国子监。不久,因见清廷腐败,放弃功名,投身民主革命活动。经徐秀钧(号子鸿,九江人)介绍,结识孙中山,转入江西大学堂学新学,并与堂弟秉笙及张华飞、沈戡时等人加入同盟会。是同盟会江西省最早的一批会员。辛亥革命胜利后,李烈钧出任江西省都督,杨为江西省都督府高级顾问兼省议员。
1913年“二次革命”前夕,孙中山在上海召集国民党要员开会,商量讨袁事宜。李烈钧应邀参加会议,力主武力讨伐,得到孙中山的赞许。在这之前,李烈钧已派杨赓笙回故里湖口作发难准备。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由沪到湖口。省议会开会推举李烈钧为江西省讨袁军总司令,即日成立江西省讨袁军总司令部,并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众推杨赓笙为秘书长。负责撰写讨袁檄文。杨移时立就,其文日:“民国肇造以来,凡吾国民莫不欲达真正共和目的,袁世凯乘时窃柄、帝制自为。绝灭人道,而暗杀元勋;弁髦约法,而擅借巨款。金钱有灵,即舆论公道可收买;禄位无限,任腹心爪牙之把持。近复盛暑兴师,蹂躏赣省,以兵威劫天下,视吾民若寇仇,实属有负国民之委托。我国民宜亟起自卫,与天下共击之。”旋又草拟《江西讨袁军对外通电》及《江西讨袁军对党团公启》二文,均义正词严、气势磅礴,具有号召力和战斗力。这一“湖口起义”,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艰苦支持两个多月,终告失败。袁世凯悬赏五万银元张榜捉拿杨赓笙。杨在群众掩护下两次脱险。逃离湖口县境时沉石于江,起誓说:“沉石于江,意志如钢。不灭袁贼,永不返乡。“
杨赓笙秘密到日本,在头山满家会见孙中山,并报告了“湖口起义”的情况。孙中山一再勉慰,要他留在东京协助改组国民党。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在东京精养轩召开大会,成立中华革命党。杨赓笙参加大会,并加入中华革命党。在宣誓书上按捺五个指模,以示誓灭袁贼,紧跟孙中山革命到底的决心。
1914年10月,杨赓笙受孙中山派遣,至南洋群岛从事革命活动,组建了中华革命党南洋支部,亲任支部书记;又创办《光华报》和《苏门答腊报》,向华侨宣传革命。还以柳茹雪的笔名发表长篇小说《双心史》,揭露袁世凯的罪行。同时筹募革命军费。1916年1月,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杨赓笙将在南洋募集之巨款亲自交给护国军政府,蔡锷等深表感激。
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杨赓笙由沪返穗,充总统府咨议、大元帅府参议等职。1924年10月,随孙中山北上与段祺瑞共商国是。翌年3月12日,孙中山弥留之际,杨亦在侧,后又参与筹办孙中山的葬礼事宜。
1926年北伐军进入江西后,杨赓笙先后任省民政厅长,代省主席,前后约3年。在民政厅长任内,呈准创设吏治训练所、训政养成所、警政犬员训练所等,育储县政人才。为了杜裙带,谢请托。他在家设“焚书处”,凡请托求迁书札,均付之一炬。有王某想当县长。送去4大篓南丰蜜桔。内藏金条。杨发现后,火速派人送还,并回8个字“君为王密,我守四知”。
1928年2月1日,杨赓笙曾以民政厅长名义签署过一个文件:《函总指挥部金军长,据弋阳县县长史通呈报共匪猖獗情形及刘指导员通匪请核办由》。其时又营救红军赣东北第一游击大队队长周赓年(湖口人).
1929年秋,江西省政府改组,杨引退,任中央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
抗日战争期间,杨赓笙避难辗转黎川,被国立江西中学公推为校长,任职7年,周济了许多从沦陷区逃出来的青年学生。他忧国忧民,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十分愤慨,在冯(玉祥)将军歌里写道:“……屈指兰年所失地,茫茫数十万方里,鲸吞蚕食两无妨,口中谬说长期抵,男儿相见痛无涯,不抵仇人抵自家,刚叹甲师枪缺弹,旋闻乙部米量沙。……不知当轴果何心。大好河山赠别人。……”
汪精卫在叛国降日前夕,曾信邀杨一起倒蒋,杨将汪书转寄重庆国民政府,并写诗八首揭露汪的阴谋。重庆国史馆邀请他参与国史编修,又因不愿为蒋介石树碑立传而辞其事。
1940年,兼任湖口县临时参议会会长。
解放战争时期。杨赓笙力主国共合作,和平建国,反对内战。1949年1月,组织江西和平促进委员会,任主任委员,主张和平解放江西。
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江西文史馆馆员,直到1955年在南昌病逝。
杨赓笙一生诗文颇多,都收集在《伏枥轩五种诗钞》和《幸草山庄》中。柳亚子评其诗为“半是香山半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