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10 11:52
杨键生于1967年,安徽马鞍山人,曾当工人,信仰佛教,自1986年起专心习诗,现居安徽马鞍山,长年守于乡村山林,世人皆匆匆求进步,他独向往“无”的文明源头。
其代表诗作有《一座被废弃的文庙》《母羊和母牛》《在报国寺度过1999年冬至》《冬日》《暮晚》《上坟》《古桥头》等,杨键被为数不多的评论家认为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诗人。
2003年,“年代诗丛”第二辑收入十部作品,杨键的《暮晚》位列该诗丛的首位。
2006年,《九十年代以后——当代汉语诗歌论丛》一书编入杨键的传记,李少君写道:“比如杨键,每月领着300元的下岗工资,和老母亲一起生活,并且抚养亡兄留下的儿子,十多年吃素,长期默默写诗,诗写得非常好——这样的人,又有多少会进入人们的视野呢?”
杨键那隔世的苦行僧般生活,虽属个人选择,但他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书写了“无”与“有”的不等式。他的诗作,有古朴人性、天籁自然的回音,他对生命苦楚的艺术表述,与当下那些苦难的美声唱法远远拉开了距离。
2006年12月29日,杨键获得首届宇龙诗歌奖。授奖辞称,“他的诗忧伤,古朴,孤绝,清远,有如空谷足音,令我们重返人性和语言的最柔软部分。他诗歌立场的极端来自他对自身的忠实,来自对一种正在消亡的文明和美的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