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

更新时间:2023-11-20 10: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二级学院,致力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出版与移动多媒体产业建设,服务于文创产品的内容编创、创意设计、数字复制与传播、产品信息传达及其增值服务,着力于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俱佳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

学院环境

学院实力雄厚,有校特聘教授1人、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10人;有数字媒体技术、人机工程学2个硕士点,数字媒体技术、传播学、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印刷工程、包装工程6个本科专业;有14个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专业实验室,其中“绿色包装材料及包装安全实验室”与“印刷包装数字化技术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

学院开门办学,与北京印刷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互派交换生,与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大型国企开展联动式培养。同时,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开展学术交流、校际互访以及“2+2”、“3+1”、“4+1”等合作办学项目。

学院学风优异,学生在世界“包装之星”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省多媒体设计大赛、省工业设计大赛等摘金夺银,并多次入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赛。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拥有良好的社会美誉度,一批创业的校友也成就斐然。

专业设置

传播学

(新媒体传播)

专业前景

本专业依托中国数字新媒体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及其人才需求,追踪新媒体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技术,以“文化与科技融合、艺术与技术结合”为突破点,培养掌握传播学基础理论、新媒体内容策划与创意知识,能够实现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数字化采集、组织、编辑、策划、设计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比较优势

专业特色:是全国率先以“新媒体传播”命名并定位的系所,并拥有“数字媒体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理念,能够涵盖新闻学、广告学、计算机等专业与信息传播相关知识精华。

学科竞赛:“挑战杯”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浙江省多媒体设计大赛及各类视频和网页设计大赛。

校际合作:与英国中央兰开夏(Central Lancashire)大学开展2+2合作办学;与台湾世新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合作开展交换生访问学习。

校企合作:主要实践基地和合作单位有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北京北大方正、浙江在线、杭州网、浙江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等。

未来发展

面向网络新媒体和移动媒体、传统媒体、媒介服务、策划与广告产业、以及政府部门和新闻出版机构就业,毕业生获得百度、网易、搜狐、阿里巴巴、杭州日报、湖南卫视的高度认可,多名学生考取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研究生,发展前景广,成长空间大。

画外心声:

刘彩声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该专业的设立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在媒介融合浪潮中,广播电视行业同样需要掌握新媒体策划与技术的人才。

姚飞飞 2008级 毕业生 百度上海研发中心高级研发工程师 :

老师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几乎每学期都带领我们参加技术实践,从中我不断自我完善,最终收到了百度、淘宝、新浪微博、网易等互联网巨头伸出的橄榄枝。

鲍南 2011级 毕业生 院学生会主席:

新媒体传播是一门“复合型”学科,专业分管理和技术两个方向,涉及新闻传播、视觉传播、商业传播、跨文化传播等。别担心,一定有条路能指引你走进你的“罗马城”!

数字媒体技术

专业前景

数字媒体行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其高速发展使每年人才需求增长20%、薪资增长30%。本专业学习以技术为主,兼顾艺术设计,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图像图形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为社会提供数字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比较优势

专业特色:本专业设置“游戏开发和视景仿真”、“动画设计与影视后期处理”两个培养方向。前者侧重培养编程、游戏产品开发流程、策划制作等能力,后者侧重培养数字媒体设计、数字媒体作品制作等能力。

实践教学:以科研竞赛为抓手,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ACM程序设计竞赛、省多媒体设计大赛等大型赛事,并取得亚洲赛铜奖、省一等奖等优异成绩。同时创立教师工作室,安排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

先进设施:设有“数字全媒体教学中心”和“产品数字造型设计实验室”两个教学实验室。正在申报“人机交互技术实验室”和“三维动作捕捉实验室”。

本硕贯通:拥有数字媒体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

未来发展

毕业生主要从事IT行业及影视、娱乐游戏、广告设计等文化媒体行业。就业的国内知名企业有: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汉唐影视等。升学去向为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出国人数近年稳中有升,为美国纽约电影学院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加拿大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英国伯恩茅斯大学等。

画外心声:

张倩 ACG国际艺术教育副总裁:

数字媒体专业更看重学生的创意能力.需要学生把握三要素:创造力、独特见解和表达方式。

夏云 2010级 毕业生 上海震旦集团:

读书的时候,没有深入接触微电影,毕业论文以这为主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还是蛮有趣的。

姜嘉璐 2010级 毕业生 AIESEC国际志愿者,参与印度援助乡村发展项目:

你可能爱看电影,爱画画,爱动漫,爱琢磨游戏,那么选择数媒专业就是给了自己一个从欣赏者华丽转身为创造者的机会。

包装工程

专业前景

包装产业是长三角发展迅速的集群产业,产业规模巨大,专业人才奇缺。本专业以包装信息化为依托,学生在掌握现代包装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具备包装结构的设计、包装材料的选型、包装工艺的设计、包装造型与装潢设计等能力。

比较优势

业特色:在RFID系统制造、包装信息化等方向国内先进,省内领先。采用导师制及团队式育人,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在ESKO包装大赛、包装创意设计大赛、包装结构设计大赛等全国性专业技能大赛中屡有斩获。

交流合作:与北京印刷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等业内权威院校互派交换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与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大型国企开展校企联动式人才培养。同时,与港台、国外高校的交流项目也达到10余项。

未来发展

可在包装企业、包装装潢设计公司、新闻媒体、广告公司、出版社、印刷企业就业,毕业生供职的国内外大型公司有:SML Group、雅图仕集团、上海安全印务、爱迪尔包装集团、新华印刷集团、顶正包装有限公司、上峰SALFO、中粮美特包装集团公司、中瑞思创股份有限公司等。在2012届毕业生调查中,学生就业满意度排全校第四。同时,每年均有学生顺利考取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研究生。

画外心声:

王鑫炎爱迪尔包装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梅杨 2008级 毕业生 SML group(跨国企业500强):

感谢老师,给予我鱼跃龙门的勇气,给予我展翅翱翔的信心。希望学弟学妹抓住在校期间的大好时光,精通每一门专业课,迈向大好前程。

汪杰俊 2011级 毕业生 ESKO全国包装设计大赛三等奖:

学好每一门课程,多与老师沟通,多参加专业竞赛,多培养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必将会给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印刷工程

本专业结合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重点发展基于数字内容的纸媒体、网络媒体融合的现代媒体传播技术,培养熟悉纸媒体、网络媒体及移动媒体等不同媒体,具有跨媒体页面产品设计、开发与发布的能力,跨媒体复制与传播行业的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能够分析和控制基于数字内容的媒体产品质量,建立数字化应用解决方案,实现页面产品深度链接及交互性体验的全媒体编创与制作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字摄影、色彩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成像原理、数字印前原理、交互式版面设计、移动多媒体设计、数字出版技术、色彩管理、印刷质量检测与评价、现代印刷管理与营运等。

专业特色:在艺术品典藏复制、印刷过程数字化控制、印刷标准化等方向的教学科研水平处于国内先进地位。采取导师制及团队式育人,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就业去向:在国家机关、大中型单位宣传部门从事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的开发制作,在IT企业从事数字图文传播方向的软件开发,在印刷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用人单位有省政府文印中心、市政府文印中心、省新华书店集团、浙江日报印务公司、康师傅集团等。

交流合作:与北京印刷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等业内权威院校互派交换生进行访问学习,与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大型国企开展校企联动式人才培养。同时,与港台、国外高校的交流项目也达到10余项。

艺术设计系

(产品设计、工业设计)

专业剖析

艺术设计系下设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两个专业。产品设计专业(艺术类招生)和工业设计专业(工科类招生)依托长三角经济发达、产业兴旺的区位优势,借助我校多学科交叉优势进行整合创新,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教学研究体系。专业以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设计方法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具有技术与艺术双重素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创新型、复合型设计人才。

比较优势

本系有校级重点专业,建有工业产品设计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拥有“人机工程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专业教学注重实践育人,通过官产学研合作,建有多个教学实习基地。注重学科竞赛,学生参赛作品在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工业设计大赛、多媒体设计大赛、“市长杯”创意杭州大赛等设计赛事中屡获佳绩。注重设计成果转化和保护,本专业师生专利申请数在高校排名中为浙江省第一、全国第二。拥有良好的师资队伍,教师团队85%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学源背景多样化,来自于国内外著名设计学府。专业在3C产品、文化创意产品、家居用品、小家电产品开发、品牌商业性策划、交互与服务设计、系统设计等领域具有较高教学研究水平。

对外交流

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长期开展多形式的国内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近年来与北京印刷学院、天津科技大学互派交换生,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美国设计创意学院、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等设计名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外,学生还可通过国际创新设计营、设计名师系列讲座等,掌握前沿资讯及最新技能。

未来发展

主要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政府管理部门等从事新产品的创新设计与研发、交互设计、用户研究、展示、包装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如北京微软研究中心、瑞德设计、阿里巴巴、腾讯、淘宝、老板电器、鸿雁电器、九阳家电等。部分学生入读浙江大学、江南大学、东华大学等国内知名设计院校深造;部分学生赴海外留学,如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艺术学院、丹麦南丹麦大学美国纽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部分学生选择直接创业,开办设计服务机构并颇有创益。

画外心声:

艺术设计业界全体人士:

我们身边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目的的观察世界,用一双眼睛去思考,就会发现周围的事物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意义。

褚志华 06级校友 杭州未末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是一门很“酷”的专业,会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体验创意生活,设计艺术人生。不管未来路向何方,它独有的创新思维会一直影响你今后的人生。

吴焱焱 2010级 毕业生 在校生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

一开始因为喜欢设计而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选择了这个专业而更加感到欢喜。设计的过程,就是狠狠的摔倒和不断的奔跑。

师资力量

学院下设印刷工程系、包装工程系、新媒体传播系和艺术设计系四个系,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0人,其中特聘教授1人,教授10人,副教授10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或已攻读博士学位的29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十余人,硕士生导师8人。

硕士导师

王强,国际知名媒体技术专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院长、教育部印刷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印刷教学指导分会委员,国际G7认证专家、天津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印刷学院兼职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大连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亚洲印刷大奖赛独立评审专家、中华印制大奖赛评审专家,金光印艺大奖赛资深评审专家。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余篇,指导研究生80余人,2011获亚洲印刷终身成就奖

主要研究方向:媒体信息可视化、媒体色彩高保真复现

王毅刚,博士,教授。1971年5月生。主要从事虚拟现实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近50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的论文近20余篇。曾在德国国家信息技术研究中心GMD(现为Fraunhofer)作虚拟现实方面研究的博士后三年。近几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人才基金、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和玉环县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为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形图像学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委员。是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工作简历:

2012.7 –,

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工作,科研副院长。

2002.7 – 2012.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任教,为图形图像研究所所长。

1999.5 – 2002.7

在德国的国家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现合并为Fraunhofer研究机构)作博士后,是媒体通信所的虚拟现实研究组的成员。在这三年期间主要从事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研究和软件开发,参加了重大项目VRGeo,并同时主持多分辨率曲面可视化项目,开发了多分辨率工具软件。

1995.9–1999.4

在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图像压缩,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等。

胡更生,男,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印刷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观察员、中国包装联合会培训专家委员会专家、浙江省轻工纺织食品类专业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从事印刷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二十多年,主持或参与部(省)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两项获省部级三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或教材7部,获得专利十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媒体信息传播与内容管理。

吴龙奇,男,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食品及包装分会会员。长期从事包装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主要从事防伪包装和绿色包装材料方面的研究。迄今,以第一负责人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业著作4部。

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包装,包装机械及材料

刘彩凤,教授,博士,浙江省智能识别重点创新团队成员,长期从事RFID智能识别技术的研究。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有:财政部包装行业高新技术研发资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包装总公司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项目等,并承担了香港中华商务RFID研发中心、杭州中瑞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美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RFID系统技术改造项目。拥有“一种检测无源RFID电子标签谐振频率的装置”、“双界面卡”等国家发明专利2项;“一种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天线”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科研成果“无源射频识别系统一位应答器EAS智能识别的制造系统研究”获得中国包装总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微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和材料、RFID智能识别技术

王松,博士,副教授,新媒体传播系主任,研究方向为媒介管理与创新管理,已完成或正在主持的课题包括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广电总局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浙江省社科基金课题等。

1、部分课题列举如下:

201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不确定环境下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开放度与集群绩效研究”,课题主持人;

201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CoPS创新风险的生成机理与控制研究:利益相关者网络视角”,主要参与人;

2009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移动新媒体的公共管理机制研究”,课题主持人。

201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不确定环境下集群创新网络与集群绩效:基于合作度与开放度视角”课题主持人

201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基金“移动新媒体的舆论管理与引导研究”课题主持人

2、部分论文与专著

王松等,2011年,加强移动新媒体管理与引导、打造绿色安全的移动互联网,浙江省政协十届4次会议提案,浙江省委领导批示采纳。

王松,2011年,手机传播态势及其治理与引导,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CSSCI收录。

王松,中国一级大城市媒介影响力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

王松等,信息传播大变局-新媒体传播管理与数字技术,专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王松等,不确定环境下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开放度与集群增长绩效研究,科研管理,2013

王松,企业创新的外部联系制度的实证研究-来自英国的实践,科研管理,2008

王松参编,中国电视收视年鉴,华夏出版社,2005

王松参编,传播学教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王松参编,广告学教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余节约,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数字媒本与艺术设计学院印刷与包装系主任,主要从事印刷过程数字化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主要涉及色彩学、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工程、印刷工程等多领域。主持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以及宁波报业印刷等多个企业委托项目。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部,发明专利2项。

黄爱宾,男,37岁,1977年生。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于武汉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并于2009年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8篇。参与及主持纵向及横向项目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

媒体信息传播与内容管理

具体研究方向为不同媒体介质内容智能标记与自动检索技术;多媒介媒体内容挖掘与提取技术;物联网前端技术及其在不同信息媒介中的应用。

张显斗,男,1980年9月出生,副教授。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学部光电信息工程学系颜色与影像科学实验室,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参与国家科级支撑计划及企业科技合作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 收录5篇,EI 收录8 篇,国际学术会议3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

研究方向:颜色定量化描述,艺术品高保真跨媒体复现,机器视觉,多光谱技术。

陈梅,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博士学历。1991年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企业管理专业,从事印刷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二十多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主持并完成多个省部级、厅局级项目、校高教所等十余项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或教材3部。发明专利1项。主要研究方向:印刷媒体技术与经营管理、企业信息化集成管理。

特聘教授

王强,国际知名媒体技术专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院长、教育部印刷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印刷教学指导分会委员,国际G7认证专家、天津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印刷学院兼职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大连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亚洲印刷大奖赛独立评审专家、中华印制大奖赛评审专家,金光印艺大奖赛资深评审专家。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余篇,指导研究生80余人,2011获亚洲印刷终身成就奖。

主要研究方向:媒体信息可视化、媒体色彩高保真复现

机构设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